•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2

恋慕耐受不良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苹果2017春季招聘会计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泡沫之殇y

已采纳

有可能是因为抖音或者快手一些短视频的推崇,让它很火。

苹果2017春季招聘会计

252 评论(15)

左家庄与特8

第一,45岁以上财务人员不轻易辞职,他们在单位服务多年,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业务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工作轻松,不像年轻时那样,做得跌跌碰碰,对单位有一定责献,单位也很重视他们。

第二,财务会计行业阴盛阳衰,女同志偏多,就算干到55岁,也只有几年的时间;而且,干到45岁,一般签有长期合同,有保障,所以一般不辞职,干到退休。

第三,辞职了,只能到没有年龄限制的企业打工,如代办代账公司等;也有些转行,做仓库管理、收银员、生产一线工人、环卫…… ,甚至赋闲在家,还有几年就退休了,干什么也没所谓。

本人52岁,50岁以工人身份退休,现在高新技术企业,做财务部长,已经做了2年

现在普遍存在的是“35岁职场危机”,题主所述的45岁界限足以让很多行业羡慕不已。

“财务”,可能是最不易失业,也是最不怕失业的专业之一,无论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民企,银行、事务所等等都需要财务人员,甚至严格意义来说,一个家庭,如果没有好的“财务人员”把关,也容易失控,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必须要感谢老婆在家管钱。

理论上,财务人员可以“不吃青春饭、越老越吃香”。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倾向于招聘年轻的财务人员?这个不能一概而论,简单通俗地来说,可能有下面几个“差别”原因。

一、岗位上的差别。 一些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企业,所谓的“财务”说白了就是记帐会计,拥有这项技能的“满大街都是”,所以国家干脆于2017年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相比之下,年轻一点的财务人员还能兼顾着做点其他事情,比如跑跑腿、打打杂、联系政府部门处处感情之类,相对“大叔大婶”占据相对优势。

二、能力上的差别。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设置财务总监、CFO,这样岗位的“财务人员”必须要具备与现代化企业相适应的财务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虽然这些能力需要“充分阅历、丰富经验”作支撑,但更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作助力,我们不能忽视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不到35岁就足以胜任企业财务总监的大有人在。既然有选择,老板为什么不首先选年轻、有活力的员工呢?

三、待遇上的差别。 由于财务人员掌握了企业的核心机密,有时还掌握着老板、合伙人、高管的“小九九”,一般不会被辞退,所以职业生涯相对较长,薪水也增长较快,会与其他管理人员拉开“可怕”距离,对有些企业来说,成本支出上“太肉疼”是小事,薪酬管理上“搞不定”是大事,容易造成管理层和员工的不平衡,影响凝聚力。加上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几乎都是“越老越狡猾”,十分不好控制,所以如果不是能力上特别有优势,老板一般还是倾向于选择年轻人。

当然,尽管45岁以上财务人员在招聘中有一定劣势,但优势也很明显,光阅历这一块就是一笔巨大财富,只要不断学习、放宽心态、保持活力,更好地融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是不愁没有好职位的,最“差”去多个企业兼职挣点外块,也比普通劳动者挣得多。

以上都是个人想法,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询问“为什么招聘都需要45岁以下的财务人员”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很多老板的真实想法是:“我就想招年轻漂亮一点的,肿么啦?”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试着回答一下啊。

我觉得,财会工作年龄到不是什么问题,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这个跟中医差不多,不用

赘述。倒是在性别上,真的有不小的歧视。这个受歧视的,通常不是女性而是男性。

讲个真实的故事:

有这么一年,我30岁,还算是帅小伙,在一家基金会当出纳。一日,来了一位专家学者来我处报销费

用。通常,寒暄几句,办完公事,人一般就走了。可这位老专家(男士),咦!,你们这儿的出纳怎么是

男的?我说,不才,本人是出纳,是男的!为了,不影响单位的形象,我没再说什么。可那位专家说

了,出纳不是一般都招女的吗?我说,老师,虽然当出纳员的确实女士较多,整个财会专业,学财会的

女士也远远超过了男士,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单位的出纳是男士,真的值得您这位专家一

而再再而三的质疑和推敲吗?呵呵!那位专家,拿走钱,拍拍屁股走了!

闲话不多说,年轻的确实好点,至少好管理,但如果单位真的比较有规模,通常这个45岁应该不能成为选择人才的障碍,毕竟经验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当然,最为男士,最好还是把自己的财会水平拔的高点,签完别停留在出纳的水平上,要不然越老越尴尬哦!你懂得!

谢谢看我回答!

这个年龄一般不轻易离职,在稳定的单位里熬着

本人会计,再有几天都51周岁了,工资太低,不到1500元,元旦从单位回家,先休息几日吧。目前很迷茫,不知道干啥?目前有一个工作,老年中心,工资待遇2000元.时间自由。思考中。

年纪40多了,做基层会计的少了,一般做到一定的职位,那么这群人不会轻易跳槽;另外有些人脉比较好的都有兼职。

职场年轻化,这是一个趋势。

作为面试官,我经常参加第三方专家面试,很多企业经理以上的管理岗位基本上都在35岁左右。40岁以上的候选人已经很少纳入企业考虑范围。

今天说的45岁财务人员,这已经是非常“高龄”的岗位了。我们要打破传统意义上对财务人员的理解,过去财务岗更像老中医,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现在财税规章及政策,更加互联网化,信息透明,对财务人员的能力也更综合,不是传统意义上会做账就是好财务。

关注抖音的朋友们,会发现抖音也出现一大批年纪大的财务主播,他们也会分享一些财务方面的干货。这是专业与平台一次结合,也是新尝试。

我觉得45岁财务人员也好,扩展到年纪大的很多岗位也好,都是要顺势而为。顺应大环境,同时将能力最大化的展示。

同时,企业也分不同的行业领域,也有规模大小,45岁一样也有用武之地。只不过大家关注不到那么细而已。

谢谢,欢迎关注,分享职场更多信息

财务人员是越老越值钱,不愁找不到工作。很多大龄的会计都同时兼任几家企业的会计,也有很多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

大龄财务人员,要么工作稳定,不辞职。要么重新找工作。重新找工作确实不好找,迫于生活压力只能转岗,降低要求,做做其他工作。

我也好焦虑啊!我父母那一辈,要么工作稳定到退休,要么下岗当家庭主妇。我们这一代人好难啊!

274 评论(12)

漂萍过客123

虽然被吐槽,但是苹果的人工智能还是很牛逼的。

318 评论(10)

xiaotingzi

十多年前,当乔布斯从文件袋中取出惊艳全场的第一代 MacBook Air 时,世界为之疯狂。

苹果公司失去创新力了吗?

第一代 MacBook Air

MacBook 可以说是真正重新定义了笔记本电脑。时至今日,你会发现,一个 MacBook 的设计,居然可以延用十年之久。更可怕的是,即便今天再看十年前发布的 MacBook Air,它的设计、外观与质感仍然领先于时代。

同一件事情,可以解读出不同的角度。有人认为这正是乔布斯、苹果设计的天才之处。也有人认为,十年间的产品都是一个壳子,不正代表苹果公司十年间没有半点创新吗?

如果你有关注从 iPhone 6S 以后的每届苹果秋季发布会,你会发现:几乎每届发布会结束以后,网络上都是同样铺天盖地的批评:苹果不行了,一点创新都没有。这个风头,尤以最近两年为甚,去年的 iPhone XR/Xs 和今年的 iPhone 11/Pro。

去年最大的“创新”是什么?增加了“双卡双待”功能。今年最大的“创新”是什么?价格居然 12 年来首次没有上涨。

可什么才叫“创新”呢?根据百科定义,创新一指创立或创造新的,二指首先。

让我们回看一下,坊间所有人和媒体,对于苹果没有创新的 Diss 聚焦在哪方面?

我想,应该是指的“硬件方面”:

如果是从这个维度去看,也许苹果公司的确失去了创新力。但如果换个角度,看法也许会有不同。

《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据说是乔布斯生前极少数推荐的书目中的一本。这本书讲述了为什么那些大企业、成熟企业对于新兴市场视而不见,从而坐失良机甚至直接走向衰败。作者总结了两种推动进步的技术:

顾名思义,所谓延续性技术,就是以前已经出现过的技术,此后的技术都是在其基础上做优化、提升。许多大企业都在延续性技术上做得很好,甚至这些技术直接就是他们自己创造的。比如说谷歌的搜索技术,所有对搜索速度的优化、索引量的提升、 PageRank 调优等等,都是延续性技术的体现。

所谓破坏性技术,则是一种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技术革新。代表者正是乔布斯带领的苹果公司创造并投入量产的 MacBook 和 iPhone 系列。MacBook 的投产,直接导致了 IBM 的 PC 电脑受到巨大冲击,从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电脑巨头,到最后卖掉整个个人电脑部门。iPhone 的出现,直接导致了诺基亚、黑莓等手机厂商的陨落。破坏性技术的出现,可以直接导致此前最优秀的品牌与企业,在短短几年间迅速衰落。

这是苹果公司能迅速从硅谷浩如烟海的创业公司中崛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破坏性技术带来的,是根本上的变革,是最大程度上的创新。所以在长久的时间跨度里,苹果公司一直是创新的代表,也一直自诩为创新者。甚至在乔布斯故去多年后,苹果公司修建苹果乐园时,仍旧把它描述成:

所有这些,不管是果粉也好,路人也好,都有所耳闻,甚至如数家珍。但为何现在的苹果公司,会被诟病不够创新不够酷呢?

究其根本,我认为是:苹果公司自己也遇到了创新者的窘境。MacBook、iPhone 系列正因为是破坏性的技术,超越了时代,也引起了整个行业的效仿、追随,导致了后续的多年时间,苹果公司没有拿出更加重磅的产品。

当破坏性的技术变成了延续性的技术,创新也就少了,变革的速度也就慢了。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苹果公司失去创新力了。

如果你看看苹果秋季发布会,你会知道,虽然硬件产品如 MacBook、iPhone、iWatch 等是重头戏,但苹果公司提供的软件、服务产品所占的分量却也越来越多。

苹果公司失去创新力了吗?

苹果 2017 年招聘岗位分类

苹果公司是一家硬件产品公司吗?是。

苹果公司只是一家硬件产品公司吗?当然不是。

根据苹果公司 2017 年的招聘数据显示,7000 多个公开招聘列表中,硬件工程招聘岗位占比 34%,软件工程招聘岗位占比 28%,两者的招聘占比超过整体岗位数量的 6 成。

你可以看到,硬件工程师仍是苹果招聘的主流,但软件工程师的招聘占比已经不比前者低多少了。

事实上,苹果公司在 AI 、无人驾驶、智能医疗、 5G 芯片等方面,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创新之处,观者可能经常忽略:

一家“只做硬件”、“没有创新”、“十年如一日”的科技公司,能做到全球市值第一,甚至一度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吗?答案显然不可能。

去年苹果曾宣布,在新的财年,将启动针对总体产品和总体服务的营收与销售成本报告,不再单独提供 iPhone、iPad、和 Mac 的单位销售数据,试图将市场对财报的焦点,从设备销量转移到服务业务增速和硬件毛利率上来。

苹果公司失去创新力了吗?

图片来源:ICphoto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苹果公司已经启动了转型。

智能硬件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最近一两个季度,几乎所有品牌手机的出货量都在下降,除了华为这个 Bug。当市场已经从蓝海转变为红海,硬件上的创新不再是收割市场的利器。未来的竞争,一定是软件化、服务化的,我相信这也是苹果公司选择转型的原因。

320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