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陌时光
税务会计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财税分离”模式、“财税合一”模式及“财税协调”模式。(1)“财税分离”模式“财税分离”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以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其基本的做法是,会计主体建立会计信息和税收信息两套账务系统,依据各自的规则编制和提供相应的信息。其中,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投资人,而税收信息主要服务于政府的税收征缴和监管。(2)“财税合一”模式“财税合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其基本的做法是,不允许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被认为是面向税务的会计,税务当局是法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税法对会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要求一致,企业对会计事项的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3)“财税协调”模式“财税协调”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亚洲的日本。其基本的做法是,允许会计规范和税收规范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必须在纳税时根据税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整。也就是说,“财税协调”模式下,税务会计是以财务会计系统为基础.并按照税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整的结果。2.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1)客观环境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的作用。我国企业的组织形式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主,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 地位,资本市场尚处在发育、发展阶段,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缺乏理性,市场融资 功能不足,缺乏足够的资源配置能力。因而,资本市场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发挥 作用。(2)法律体制性质 我国所处的会计环境更接近于法国、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政府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控是直接的,财政部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及并行存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在报表的格式、项目的分类和排列上统一,并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统一性,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强制性。(3)会计职业界的力量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水平普遍不高,会计人员的数量虽然不少,但是素质参差不齐,这一方面影响财务信息的供给能力,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也使会计职业队伍没有能力像美国那样依靠会计职业组织自我规范和监督,只能依靠国家对会计进行管理。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有助于提高会计职业界从业人员的水平。(4)会计核算规范管理形式 我国政府在会计规范的制定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改革正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靠近,实现与国际惯例的趋同。新会计准则以市场为导向,其核心思想是“决策有用观”,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更强调会计信息要真实公允她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使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正在逐渐扩大。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为税务会计的完全独立提供了外部动力。
素颜~红太狼
发点网上的理论性的~~ 1.目前的税务会计模式 目前,世界各国关于税务会计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财税分离”模式、“财税合一”模式及“财税协调”模式。 (1)“财税分离”模式 “财税分离”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以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其基本的做法是,会计主体建立会计信息和税收信息两套账务系统,依据各自的规则编制和提供相应的信息。其中,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投资人,而税收信息主要服务于政府的税收征缴和监管。 (2)“财税合一”模式 “财税合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其基本的做法是,不允许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被认为是面向税务的会计,税务当局是法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税法对会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要求一致,企业对会计事项的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 (3)“财税协调”模式 “财税协调”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亚洲的日本。其基本的做法是,允许会计规范和税收规范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必须在纳税时根据税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整。也就是说,“财税协调”模式下,税务会计是以财务会计系统为基础.并按照税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整的结果。 2.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在构建我国税务会计模式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客观环境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的作用。我国企业的组织形式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主,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 地位,资本市场尚处在发育、发展阶段,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缺乏理性,市场融资 功能不足,缺乏足够的资源配置能力。因而,资本市场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发挥 作用。 (2)法律体制性质 我国所处的会计环境更接近于法国、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政府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控是直接的,财政部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及并行存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在报表的格式、项目的分类和排列上统一,并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统一性,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3)会计职业界的力量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水平普遍不高,会计人员的数量虽然不少,但是素质参差不齐,这一方面影响财务信息的供给能力,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也使会计职业队伍没有能力像美国那样依靠会计职业组织自我规范和监督,只能依靠国家对会计进行管理。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有助于提高会计职业界从业人员的水平。 (4)会计核算规范管理形式 我国政府在会计规范的制定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改革正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靠近,实现与国际惯例的趋同。新会计准则以市场为导向,其核心思想是“决策有用观”,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更强调会计信息要真实公允她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使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正在逐渐扩大。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为税务会计的完全独立提供了外部动力。 3.我国目前应选择财税混合税务会计模式 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税务会计环境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的经济体制、法律制度、企业形式等客观条件与日本比较接近,而与美国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证券市场相距甚远。税务会计模式必须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所以我国目前税务会计模式应当选择以日本为代表的“财税协调型”税务会计模式,并且更倾向于英美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适当分离。在认可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一定差异的基础上互相吸收彼此的合理内核,互相借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促进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互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证券市场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融资渠道都将会得到完善和发展,逐渐向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看齐。同时经济全球化也要求不同国家的企业披露的信息具有可比性,促使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从长远来看,我国税务会计必然向“财税分离”税务会计模式发展。
极夜北极光
从我国目前的税收和会计法律环境分析,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较接近于大陆法系国家的状态,而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则较接近于英美法系国家的状态,这是目前两者存在大量差异的根本原因。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我国最近几年的税制改革相对滞后于会计改革,基于我国已加入WTO的现实要求,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改革无疑会继续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因而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只能决定于税收制度改革的走向。概括地说,大体上有3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一是税收法律法规大幅度接受或承认现行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方法,大量消除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税务会计可选择从属型模式,使我国的税务会计“既不同于英美的完全独立模式、也不同于法德的完全统一模式”而自成一体。二是税收法律法规有选择地部分接受或承认现行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方法,保持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适度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税务会计可选择结合型模式,使税务会计核算既相对独立,又简便易行。三是税收法律法规继续保持现有的特点,大量排斥或不承认现行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方法,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存在更多的差异甚至彻底分离。在这种情况下,税务会计宜选择独立型模式,并在条件许可时,借助于信息化手段进行核算,使我国的税务会计在所得税核算方面类似于英美模式,在流转税核算方面独树一帜。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