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67

Incana1992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苏州强生应收会计经历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饕餮飨宴

已采纳

看自己吧,我觉得也是可以学到专业知识的,不用太心急,能把应收会计做好了也可以的应收会计,主要负责的就是,核对公司往来款,核对公司应收账款,核对增值税发票,查账等等可以先做着等全部学会了之后再考虑换

苏州强生应收会计经历

143 评论(12)

荷兰小乳牛

应收会计主要负责应收账款的管理,说通俗点主要就是负责催钱,你的供应商所欠的货款到期了,你要负责催一下,一般的供应商都是能拖则拖的。应收会计与出纳,那个有前途,要自己衡量一下,别人也说不准。

227 评论(11)

洁博利郑少波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经济活动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因为应收账款直接与企业的现金流量相关,会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的进行,同时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资产,有坏账成本、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等,所以,除了按正常指标分析应收账款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外,额外关注应收账款也非常有必要。表面上看,应收账款会计只要做到核对并确认客户每一笔回款,及时将对帐资料归集存档,每月提供上月客户回款计划执行情况及本月回款计划统计表,对应收帐款金额较大、帐龄较长的客户进行重点跟踪,包括及时与客户对帐,查明原因,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及时向部门主管领导汇报。这些看上去是蛮无聊的,但是要做到好,就要用分析的理念做应收账款帐。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它用来衡量一定期间内企业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公式(1)为: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人÷平均应收账款。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称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称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公式(2)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在实务中,对“赊销收入”,对“平均应收账款”其实大有文章可做。这就是做应收账款会计的重要性。下面的例子,就很贴切地向您展示出,同样的公式,同样的数据,完全可以算出不同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或者说,管理者想报出什么样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都能报出(1)公式中的销售收入,应为利澜表中的销售收人,即包含了现销收入和赊销收入。这样处理的理由,一是数据易于取得,具有客观性;二是避免了对当期现销收入或赊销收入的逐笔估算带来的麻烦和人为误差。过去,有的书籍将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公式的分子写为“赊销收入净额”,即公式的分子=销售收入一现销收入一销售退回、折让与折扣,从理论上讲,这样是更精确,但其实不便于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直接计算、复核该指标。而且,逐笔统计现销收入带来不必要的工作量。在实务中,将现销收入理解为当日的赊销收入,至于销售退回、折旧与折扣已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销售收入中抵减,无需再单独列示。所以,上述甲同学的计算过程中,将销售收入减去了现金收入,其答案肯定不正确。(2)公式中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包括“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科目核算的全部赊销账款。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赊销业务产生的债权,一般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长期应收款”等。因此,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能仅仅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的数值作为计算依据,而应正确理解为销售业务中的债权资金周转率。因此上述乙同学的答案,不考虑“应收票据”的做法也不正确。再来看看丙同学的计算,他在计算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时,虽然考虑到“应收票据”,却将应收账款余额与应收账款账而价值混淆。而报表列示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余额一相应的坏账准备),是净额,这应该作为一个常识记住。所以,正确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20000÷{[(990 +1040 +10)+(455+850+5)]1÷2=40000÷3350=1}94(次),相应的周转天数=360÷11. 94= 30. 15(天)。实务中确有不少企业采用丙同学的计算方法,直接以报袁项目的账面价值代替账面余额,忽略坏账准备的影响。注意:在坏账准备金额较小时,两种方法计算的周转率差异较小,也可忽略不计。(3)实务中如果应收账款余额的波动性较大,应尽可能使用更详尽的计算资料,如按每月的应收账款余额计算其平均占用额。同时,应注意公式中分子、分母数据时间的对应性,公式中销售收入一般按年汁算,不足一年的要换算成一年的数据,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一般指的是一年内的周转次数。所以,想要在企业有发展,就要有扎实的根底,从最基础的做起。

301 评论(10)

群群群群超爱吃

出纳是最基本的工作,就收会计是管应收款项的,主要是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当然还可能有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等。比出纳可能会好些,但只干应收也不行的,你要全面学,才有发展。

231 评论(11)

小宇宙可劲儿造

简介: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于2006年成立,为强生在华的独资公司,选择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基于其优秀的基础建设,高技能的劳动力和充裕的人力资源, 以及便捷的国内国际物流通道。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被设计为多元化业务定位的产业园模式。园内目前包括制造工厂,共享服务中心, 研发中心并为多家强生公司提供供应商鉴别和信息技术支持。DePuy是进驻强生苏州产业园的第一个品牌,总投资1亿美元,在工厂内生产关节手术(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植入物,脊柱手术产品等,计划将成为DePuy全球最大的工厂之一。DePuy骨科手术医疗器材的设计、制造、生产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其产品获准在超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强生全球财务共享中心亚太区(苏州)中心于2008年10月开始运营,拥有一个约170名财务人员的专业团队,面向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等提供应付账款,应收账款,和总账会计等领域的财务业务服务。强生医疗亚太研发中心于2010年进驻强生苏州产业园,于2011年6月正式开业,将专注于医疗产品的开发,全力支持技术创新,满足亚太区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患者和顾客的独特需求。此外,强生苏州产业园还包括区域采购与供应商鉴别管理,信息技术服务等多个运营品牌。在未来几年里,强生其他品牌及项目将陆续进驻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其总面积278,000平方米的土地将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展。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目前拥有约600名员工,营造了一个以《我们的信条》为基础的企业文化。未来的发展,是我们的机会,秉持创新、合作、专注、专业和高效的团队精神,在强生苏州工作的年轻员工们,接受着良好的培训、发展和激励,一起努力超越各种困难与挑战,达成业务目标,与公司一同成长与进步。法定代表人:ERIC STANLEY MONZON成立日期:2006-07-14注册资本:4700万美元所属地区:江苏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594789949255X经营状态:在业所属行业:制造业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英文名:Johnson & Johnson Medical (Suzhou) Ltd.人员规模: 500-999人企业地址:苏州工业园区长阳街299号经营范围:设计、研究、开发、测试、制造医疗器材、相关零部件和半成品等相关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设计、研究、开发、测试微创外科和介入治疗装备及器械、创伤外科、脊椎、颅面材料及制品,销售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提供相关技术贸易;提供自产及外购产品和零部件的保修及其他售后服务;以上领域本公司生产产品的同类商品的批发及进出口业务;提供代理记账及相关财务信息咨询服务;为关联企业提供生产计划、存货管理、仓储等相关服务;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软硬件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自有多余厂房和办公楼的租赁(非主营业务,出租对象仅限于关联企业和业务伙伴);商务咨询,企业管理咨询,供应链管理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147 评论(9)

余文文214

垃圾公司,领导之间勾心斗角,员工之间天天都,特别是女的

349 评论(11)

panrongdong

强生苏州分为三块:工厂,财务中心,研发。如果不是像人事、行政等共享部门,相互间基本没有联系。首先声明:我只了解工厂这一块。我在那里待了三年多,不能说知道全部情况,基本也能算全面了。先说工资待遇,这完全是靠个人谈的。你入职的时候谈的好,接下去几年哪怕业绩一般,在一个好的基础(起薪)上,收入也有了保证。入职的时候没好意思要,或者没有坚持,那进去后无论你业绩多好,也就在那个基础上慢慢熬吧。还有,强生总体是付市场平均价的,太大希望也别指望。再加上总有人能谈得比较高,为控制成本,你不好好谈,自然是低于平均价的那个水平。再说公司氛围,基本上就是内斗。老老实实干活的人没有出头机会,还要经常背黑锅,时间一长,走的走,剩下的也没有了积极性,就混混日子。那些勾心斗角的能往上走,走上去后继续斗,还唆使下属斗,以彰显中国传统的领导力:下面不团结,上面才坐得稳。比如工厂的一把手W,就是典型的这样一个人,每天唯恐大家互相建立起信任。之前还有一个强势人物ZH(ZH斗的水平远不如W,不过业务能力突出)能制衡他。最近ZH也走了,接下去只会越来越黑。最后说个人发展。如果你想发展,就别来浪费时间了。本来就是大公司,分工细,每人只能做自己的一小块。再加上要把精力花在内斗上(你不想斗,别人要来斗你啊,处处防备也要时间的啊),能把工作做好就不错了,没有时间多学点什么的。所谓的培训是不少,但基本上就是让你在网上读文件,严重脱离实际。升职机会也渺茫,基本上不培养自己人,有了空缺就从外面招。

221 评论(8)

乖乖小猫侠

苏州强生医疗就是名声在外,其实里面的管理和台湾厂一样的,没人性,现在招了一些从台湾厂出来的人在管理,千万别进去。在招人的时侯还故弄玄虚,让别人以为很难进去,其实里面操作工的工资还没有一些电子厂的高,做事还很累,8个小时从上班干到下班,吃饭的时间很少。上个洗手间都要急急忙忙的,时间稍微长点的话,里面的管理人员就要到处找你了,

168 评论(8)

yyh心随我动

①在大型企业做会计,财务人员多,分工细,每个会计人员只能接触到很小一块业务;只有业务能力强、综合能力强,逐步成长为财务经理,才有可能了解全盘业务。但大型企业一定是工资福利待遇相对稳定。②在小型企业做会计,一个会计人员要完成所有业务,才有可能做全盘账,短期内成长很快。但是长期来看,缺乏大型企业的无限上升空间。如果选择,在于你自己的全盘职业规划。

8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