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21

注册不太麻烦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预算材料会计分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终极尐壊疍

已采纳

企业支付材料价款和运杂费等时, 按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科目。

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现金”、“其他货币资金”、“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科目.

小规模纳税人等不能抵扣增值税的,购入材料按应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购入材料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如分期付款购买材料),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按应付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预算材料会计分录

172 评论(11)

侯总大大

1)如果是2015年已经收到这笔钱,借:国库存款 80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 80000 2)如果是在决算清理期收到属于上年度2015年的预算收入80000元,2015年, 借:在途款 80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 80000 2016年,借:国库存款 80000贷:在途款 80000

139 评论(12)

那份噯隻許伱甡

属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内容,广义上来讲一般预算收入涉及的分录比较多,最典型的是: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贷:一般预算收入

342 评论(12)

Pistachio陆

这个网址可供参考.

172 评论(8)

little1208

企业预支采购人员材料采购费,会计分录为:借:其他应收款——员工姓名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等科目)待采购人员采购对应款项,进行费用报销时,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其他应收款——员工姓名企业预支采购人员材料采购费,应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主要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存出保证金以及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等。

265 评论(13)

中暑山庄产橘子

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材料时,购入材料时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或)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节约成本差异时:

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异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这里和实际成本法来对比一下,商业企业和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存货的工业企业,购入但尚未入库的材料时:

借: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贷: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由此可以得出,“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核算的内容是相同的,都是企业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只是分别在不同的核算方法下使用而已。

计划成本(Planned Cost):是指根据计划期内的各种消耗定额和费用预算以及有关资料预先计算的成本。它反映计划期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标准,是计划期在成本方面的努力目标。计划成本与定额成本是不同的,计划成本是按计划期内平均定额水平计算的,而定额成本是按现行定额计算的;计划成本反映平均水平,定额成本反映当时应达到的水平。

计划成本的组成项目及其内容应与实际成本相一致。购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是根据各项原材料的进价以及供应地点远近等因素,按组成原材料的实际成本项目计算的。通过它与实际成本比较,可以提示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节约超支。

产品的计划成本是根据计划期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的消耗定额,工时定额,费用预算等资料,按规定成本项目计算确定的。它反映了计划期内应达到的平均成本水平,是降低成本的努力目标,通过它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便能了解和掌握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完成程序,寻找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

指计划期内预计达到的产品成本、材料采购成本、工程项目成本等。它是根据计划期内的工时定额、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消耗定额和当期的费用预算,以及有关资料,在分析上期实际达到的成本水平,考虑到计划期各种影响生产成本因素的变化及经济措施预计效果等情况的基础上,测算本期应达到的水平面制定的。

17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