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50

寻找茉莉花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账面原值和账面原价区别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无忧快乐起

已采纳

2019注册会计师会计如何区分账面余额、账面净值、账面价值?

中级会计账面原值和账面原价区别

285 评论(14)

暴脾气媛媛

固定资产原值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1、固定资产未进行折旧时,二者是一样的。

2、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后,二者是不同的。

固定资产原值是“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简称,亦称“固定资产原始成本”、“原始购置成本”或“历史成本”。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作为不扣除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扩展资料:

主要意义

固定资产原值的主要意义在于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以及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固定资产的原值同累计折旧的数据共同反映出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和固定资产的更新规模和速度。

同时,固定资产原值还是计算多项固定资产的动态指标、静态指标、效益指标等内容不可缺少的依据。

因此,在会计核算中必须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值。

通过会计核算对固定资产原值的准确记载,客观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规模,以及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磨损程度,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固定资产原值

120 评论(9)

辛巴在深圳

账面原值是指你购进固定资产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价值,一般指你的购买价。账面价值是指购进固定资产经过计提折旧、减值准备后的价值,一般指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258 评论(9)

小嘉菜菜子

对固定资产来讲: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入账价值等于入账原值就是指的计入到该科目的金额,可以理解为账面余额。

310 评论(12)

大大的蚂蚁啊

固定资产的原值和账面价值是不一样的 原值是购买是的价款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资产价值准备的还有一个是账面余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203 评论(15)

A+黎明前的黑暗

1、账面原值是指你购进固定资产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价值,一般指你的购买价。

2、账面价值是指购进固定资产经过计提折旧、减值准备后的价值,一般指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1.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长,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

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有以下特点:

1.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2.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3.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214 评论(15)

三鲜豆皮皮

账面原值一般是指初始入账价值。账面净值是针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而言的,账面净值就等于成本减去计提的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金额。账面余额是指某个会计科目所有明细科目的汇总,如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就要包括成本、损益调整和其他权益变动等明细科目,而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因为其没有明细科目分类,账面余额就是其入账成本;而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后的余额,这里的备抵科目,一般是指减值准备、坏账准备等。对固定资产来讲: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对无形资产来讲:账面价值=无形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摊销;账面余额=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对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价=账面余额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

94 评论(13)

盖碗茶136

账面价值,账面净值,账面余额和账面原值的区别:

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后的余额,这里的备抵科目,一般是指减值准备,坏账准备等。对固定资产来讲: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来讲:账面余额=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账面价值=无形资产的原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摊销。

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来讲:账面原价=账面余额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以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由于不计提折旧,摊销,不计提减值准备,所以其账面价值=账面余额。

其他资产:账面原价=账面余额,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

账面净值:是针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而言的,账面净值就等于成本减去计提的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金额。

账面余额:是指某个会计科目所有明细科目的汇总,如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就要包括成本,损益调整和其他权益变动等明细科目,而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因为其没有明细科目分类,账面余额就是其入账成本。

账面原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为资产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是会计核算中账面记载的资产价值。这种估价方法不考虑现时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也不考虑资产的收益状况,因而是一种静态的估价标准。

扩展资料:

账面价值:

是指按照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反映计量的企业价值。《国际评估准则》指出,企业的账面价值,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企业全部资产(扣除折旧、损耗和摊销)与企业全部负债之间的差额,与账面资产、净值和股东权益是同义的。

账面净值是指(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股份公司来讲:账面价值又称股票净值。

对固定资产来讲: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净额);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与此相关的还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净额”。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企业其他的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债券账面价值是:指债券持有人的实际投资额,等于价格扣除应计息票收入,即债券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所以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是:账面余额扣减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账面价值

18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