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2

TTTTTTTT醬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抽样与技术区别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薰妍maggiel

已采纳

(1)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是指按照数理统计知识进行样本设计和实施抽样的技术。(2)非统计抽样非统计抽样是指按照职业判断进行样本设计和实施抽样的技术。需要明确的是,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选用只会影响样本的选取,包括如何选以及选多少,而不会影响已被选出来的样本推断总体特征的可靠性,因此,只要运用得当,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都可以获得充分、适当的证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运用不恰当,比如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未能发现重点审计领域,导致职业判断发生偏差,进而在抽样测试时未能恰当运用抽样技术,这就会影响抽样结果推断的总体特征的可靠性。其次,需要明确的是,统计抽样是建立在科学的数理统计模型基础上,有助于衡量已获得证据的充分性,从而有助于提高依据样本结果推断的总体特征的可靠性;非统计抽样是主要依据职业判断进行的抽样,主观性较强,而且不能保证抽样具有完全随机性,通常注册会计师很难做到依据客观情况进行样本设计,从而最终影响其总体特征的可靠性。通常来说,统计抽样比非统计抽样更具有科学性,依据抽样结果推断的总体特征也具有可靠性。

会计抽样与技术区别

299 评论(11)

怀疑本身

所谓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所谓详细审计,又称账项基础审计,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比较简单,包括检查支持凭证,评估报告资产的价值(通常是成本),确定受托责任人对存货购买和发出核算的正确性。当时的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约四分之三的时间花费在合计和过账上。

抽样审计和详细审计的区别在于统计抽样审计利用概率法则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抽取的样本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总体的特征,即可信赖程度)

而判断抽样审计是利用经验法则和主观标准

两者联系:①都需合理运用专业判断;

1.在审计抽样构成中,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判断抽样,也不论决策者是否具备设计和使用有效抽样方案的能力,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2、在统计抽样全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均需运用专业判断

3、往往把统计抽样和判断抽样结合起来运用,审计效果更好.

②只要两种技术运用的得当,都可以提供审计所要求的充分且适当的证据;

③都存在某种程度的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④不影响审计程序的选择;

⑤不影响获取单个证据的适当性;

⑥不影响对样本错误的反应;

314 评论(8)

别做慈善家

统计抽样:是在统计了的情况下再进行的抽样调查 。 非统计抽样:是大范围的抽样,范围要大些。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区别:一、统计抽样的优点和非统计抽样的优点:(一)统计抽样的优点:1.客观的计量和精确地控制抽样风险。2.高效设计样本。3.计量已获得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4.能定量评价样本的结果。(二)非统计抽样的优点:1.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2.适合定性分析。二、统计抽样的缺点和非统计抽样的缺点:(一)统计抽样的缺点:1.需要特殊的专业技能,增加培训注册会计师的成本。2.单个样本项目需要符合统计要求,增加了额外的费用。(二)非统计抽样的缺点:无法量化抽样风险。

230 评论(8)

爱美食的飘飘

统计抽样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利用随机方法选择样本(2)依据概率论推断总体。不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均属于非统计抽样。一、相同点1、都是通过样本中发现的错报或偏差率推断总体的特征。2、运用得当都可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也就是导读中提到的非统计抽样运用好了一样能达到与统计抽样相同的效果)3、通过扩大样本量来降低抽样风险。二、不同点1、统计抽样可以量化风险,而非统计抽样不能量化风险,只能通过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定性评价。2、选取样本的方法不同。统计抽样只能采用随机数表法和系统选样法选取样本(都是随机,总体中每个抽样单元在被抽取时不但都有机会被选中,而且机会均等),而非统计除了可以采用上述两种选取样本方法外还可以采用随意选样。3、推断总体结论不同。(1)统计抽样①属性抽样如果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可以接受;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不能接受,从而说明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则应扩大样本规模,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则要谨慎做决定,考虑是否需要扩大样本量。②变量抽样如果总体错报上限不小于可容忍错报,不接受总体;如果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接受总体。(2)非统计抽样非统计抽样由于不能量化风险,故它要比统计抽样谨慎很多。①属性抽样如果样本偏差率不低于或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不接受总体;如果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考虑扩大样本规模,进一步收集证据;如果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接受总体。②变量抽样总体错报点估计不低于、低于但接近可容忍错报,不接受总体;如果总体错报点估计虽小于可容忍错报,但差距既不很小又不很大,考虑扩大细节测试范围,获取进一步证据后再谨慎决策;如果总体错报点估计远远小于可容忍错报,接受总体。

13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