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0

闪闪惹人爱ii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分类债权投资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是丽香

已采纳

一、分类债权投资与其他债权投资债权投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与其他债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初始计量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但是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进行处理。2、后续计量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收入。实际利率法,是指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以及将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分摊计入各会计期间的方法。(1)摊余成本。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应当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确定: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溢价或折价)③扣除累计计提的损失准备(仅适用于金融资产)。账面余额=初始成本-①±②摊余成本=初始成本-①±②-③(2)利息收入计算方法。①金融资产未发生减值、金融资产发生减值且属于第一或第二阶段利息收入=金融资产期初账面余额×实际利率②金融资产发生减值且属于第三阶段利息收入=金融资产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3)债权投资:无分录其他债权投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所产生的所有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或利得(可以转回)和汇兑损益(财务费用)之外,均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直至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或被重分类。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当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3、账务处理(1)取得债券投资时:①债权投资:借:债权投资——成本 [面值]——利息调整 [差额,或贷方]应收利息 [购买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金额]②其他债权投资: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面值]——利息调整 [差额,或贷方]应收利息 [购买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金额](2)期末计息:①债权投资: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摊销额,或借方]实际收到利息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利息②其他债权投资: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中级会计分类债权投资

140 评论(10)

多多121015

您好,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金融工具由以前的四分类调整为三分类。其中债权投资核算的是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不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的的金融资产,类似于旧金融资产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故以摊余成本进行会计处理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或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款项)

2.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债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

①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②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③利息调整摊销=①-②(挤)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应当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确定: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三)扣除累计计提的损失准备(仅适用于金融资产)。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收回的本金-(收到的利息-投资收益)-减值损失

期末计息并摊销利息调整:

借:应收利息(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或在借方)

债券持有至到期,收回本金及利息:

借:银行存款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或借记)(计算)

应收利息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最后挤出来)

对于金融资产的运用,收益和损益一般都是通过“投资收益”进行核算。您说的“利息收入”应该是“财务费用”的下级科目,我们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在涉及摊余成本计量时运用到”财务费用“:

196 评论(8)

甜心小葡萄499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不需要计提折旧减值,直接以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作为该项资产的当期损益,进入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科目,影响公司当期利润表。

公允价值持有期间产生的收益或损失,税务局不认。

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产生的费用,作为当期费用,从利润表扣除。

持有期间产生的利息或分红,作为投资收益,加进利润里。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般是各类债券

每年按照债券约定利率该收的利息,直接放进利润表“投资收益”科目。

需要警惕的情况

1)进行大额减值

2)减值的转回

债权类的减值,当减值迹象消失后,是可以转回的。债权类的减值,当减值迹象消失后,是可以转回的。对以往减值的转回,可能是减值测试错误估计了形式,也可能代表企业对当期利润的操作意图。

3) 重分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买入成本加交易费用当做初始成本。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企业当期利润,而是计入权益科目下的资产公积的变动,影响净资产,不影响净利润。

持有期间发生的减值损失 进入利润表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外汇汇兑损益,进入利润表“汇兑损益”科目;

影响净利润

持有期间,宣告的股权分红或应得的债券利息,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影响利润表。

卖出时,卖价与买价差额计入利润表,同时从资本公积开么去掉该项资产历年累积的资本公积。

影藏的金矿或地雷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实质为抵押借款。

交易的对象通常为票据、证券、贷款等。

主要应用对象:银行

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

持股对象宣布的分红,对公司利润表产生影响

权益法

经营盈亏按照持股比例算进A公司当期利润表

持股期间,因非经营因素导致被投资对象的净资产发生了变化

若持股比例没变,被投资公司净资产变化对应比例部分,计入上市公司的资本公积,不影响利润。

若持股比例变了,视为出售部分权。将新持股比例对应的净资产增加额与被出售部分股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算作投资收益,计入利润表。

但凡交易各方处于同一控制下,监管部门禁止交易产生“利润”。

无论是否同一控制,股权购买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审计、法律、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均直接计入费用,从当期利润里扣除。

不同控制下的,会影响利润。因此,确认是不是同一控制,是监管者和利益方之间永远的猫鼠游戏。

投资性房地产

可以选择成本模式计量,也可以选择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但只能二选一,不能并存。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允许改为成本模式。选择成本模式计量的,可以改为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就不再计提折旧和摊销,直接将其当期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科目,影响当期净利润。

成本模式计量

和普通的存货或固定资产没区别。按时计提折旧,并将当期收到租金计入利润表的其他业务收入即可,这属于比较谨慎的会计政策

自己做的学习笔记,希望能有理解上的帮助。

282 评论(9)

奥迪风度

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金融工具由以前的四分类调整为三分类。其中债权投资核算的是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不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的的金融资产,类似于旧金融资产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故以摊余成本进行会计处理。

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计入应收利息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款项)

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债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

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利息计提

期末,企业应按实际利率法计提利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实际利率法,是按照金融资产(含一组金融资产)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是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债权性投资

8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