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cat930
是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的话, 1.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调整分录)。 (1)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对于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如果不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则不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2)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对于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除了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外,还应当根据母公司为该子公司设置的备查簿的记录,以记录的该子公司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使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反映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第一年 ①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 贷:资本公积 ; ②计提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 借:管理费用 ,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 第二年 ,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资本公积,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 , 借:管理费用,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 2.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调整分录),按照权益法调整为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1)第一年,①对于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借:提取盈余公积 , 贷:盈余公积,按照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 对于第2笔调整盈余公积的分录,教材上没有提及,但在连续编制的情况下,教材中调整了盈余公积,因此在当年应该也是要调整的。 ②对于当期子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 借:投资收益 , 贷:长期股权投资, 借:盈余公积, 贷:提取盈余公积 ; ③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母公司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2)第二年, ①对于应享有子公司上期实现净利润及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盈余公积-年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②对于当期子公司实现净利润、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母公司享有或承担的份额的处理与上年类似, ③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母公司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做与上年类似的处理。 3.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的项目(抵销分录), (1)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股本)(子公司) ,资本公积-年初(子公司)-本年(子公司) ,盈余公积-年初(子公司),-本年(子公司),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 ,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大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少数股东持股比例),营业外收入(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小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2)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前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处理。,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当年提取的盈余公积),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子公司当年宣告股利),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 (3)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 ①初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 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应付账款 ,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 贷:资产减值损失或: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等的抵销,比照上述方法处理。对于其他内部债权债务项目的抵销,应当比照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相关规定处理。 (4)应付债券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抵销。 借:应付债券(期末摊余成本)财务费用(借方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投资收益(贷方差额) , 借:投资收益(期末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 贷:财务费用, 借:应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应收利息 。 (5)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①当期内部购进商品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收入 ,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 贷:存货 ,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 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收入 , 贷:营业成本 , 借:营业成本 , 贷:存货 ,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 贷:资产减值损失,或做相反的抵销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贷:所得税费用。 (6)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①当期内部交易的管理用固定资产(假设销售方作为商品出售)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固定资产-原价 ,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贷:管理费用;当期内部交易的管理用固定资产(假设销售方作为固定资产出售)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外收入 ,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贷:管理费用。(拓展)当期内部交易的管理用无形资产(假设销售方作为无形资产出售)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外收入, 贷:无形资产-原价,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管理费用; 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贷:管理费用; ③内部交易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未满提前进行清理时的抵销处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贷:管理费用。
blue-taste
1、企业集团中母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各自仍为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单独编制着各自的会计报表,作为企业集团还应对外公开报告集团整体的财务信息,以便报表使用者及时了解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但企业集团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内部会计事项,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合并会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导致了合并会计报表信息的失真,对于报表的提供者,就要对这些内部会计事项进行处理,剔除影响合并会计报表真实性的因素,为报表使用者提供 (一)对子公司拥有全部股权的情况下,母公司投资收益的抵消 在全资子公司中,子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全部为母公司的投资收益。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实际上是将母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等利润表项目与子公司相应项目进行合并,即将子公司的净利润还原为合并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等,为了消除子公司净利润重复计入母公司净利润中,应将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子公司当年实现的利润予以抵消。因子公司的净利润和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构成了子公司本期全部可供分配的利润,其转化为提取盈余公积,应付给母公司的利润和期末未分配的利润,这样抵消分录变为 借:“投资收益”(母公司本年增加的投资价值);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中相当于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的金额)。 贷:“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子公司本年度分配利润); 贷:“年末未分配利润”(子公司年末未分配利润余额)。 (二)对子公司拥有部分股权的情况下,母公司投资收益的抵消 新准则规定在非全资子公司中,子公司的本期净利润分别属于母公司和少数股东,属于母公司的部分为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称为少数股东收益,母公司本期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收益和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构成了子公司本期可供分配的利润。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进行抵消处理时,要同时将少数股东本期收益部分抵消。应编制 借:“投资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收益”。 贷:“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年末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抵消分录。 2、集团内部债权性投资收益的抵消处理 当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相互持有对方发行的债券时,债权方企业到期收到的利息作为投资收益或冲减财务费用列示在利润表中,债务方企业将利息支出作财务费用列示在利润表中,但从企业集团整体方面看,集团内部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相互持有对方债券只不过是资金内部的转移,这既不会增加企业集团的投资收益,也不会增加企业集团的财务费用,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将企业集团内部债权投资收益与相应的利息费用抵消, 编制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的抵消分录。 3、集团内部投资收益的抵消应注意的问题 (1)按照权益法追溯调整,对于子公司实现的利润,母公司同时又确认了投资收益,对于集团来说,子公司实现的利润是实实在在的话,那么母公司同时确认的投资收益就是重复确认了。那么既然要调整,笔者认为这里的关键还不是因为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问题,而是权益法调整中对于投资收益的重复确认问题。之所以用权益法做追溯调整原因就是在新准则之前,控制的情况都是按照权益法来调整的,而只有权益法才能体现控制的关系。 (2)在抵销处理中,抵销分录可以从子公司的利润分配来理解。借方反映的是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来源(即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其他转入=可供分配利润);贷方反映的是利润分配的去向,即提取盈余公积、应付投资者利润和年末未分配利润;注意:年末未分配利润也必须理解为利润分配的一个去向。可供利润分配的来源必然等于利润分配的去向,如果存在少数股权,则子公司净利润要按照股权比例分解为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少数股东收益,反映在借方。 (3)抵消分录并不是母公司或子公司账上的正式分录,它仅仅是为了编制合并报表所做的一部分草稿,将其列示于合并工作底表中,主要是抵消个别公司栏目所列示的数额,使其不出现在合并栏目中。抵销分录用的是报表项目,如上述抵销分录贷方的应付利润,并不是会计科目“应付利润”,也不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项目如应付股利,而是利润分配表中的应付利润项目,相当于会计科目“利润分配-应付利润”,这一点是一定要注意的。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