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9

粉色小恶魔yiyi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核算模拟实验教程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Spapergirl

已采纳

《会计模拟实验》课程运用实验系统模拟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学生被定义为公司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分析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完成编写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登记总账、期末结转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通过实验,学生模拟企业财会活动的一般过程,使学生了解出纳、会计、财务经理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明确其工作环节在整个会计循环过程中的顺序和位置,掌握具体业务操作方法。 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业务的真实性:经济业务发生的种类、顺序及业务数据均模拟现实企业的财会活动合理配置。 2.票据的仿真性:系统中各票据均模仿真实票据制作,与现实情况紧密结合。 3.教练策略应用:系统导航栏中的“教师指导”充当教练的角色,始终监控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给出及时准确的指导。 4.学习效果跟踪:系统工具中的工作日志记录学生参与实验过程,详细罗列出错信息,为学生全面了解学习情况提供依据。 5.界面美观、友好:本系统使用大量动画和语音讲解,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6.交互便捷及时:系统提供聊天室,供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

会计核算模拟实验教程

360 评论(8)

迷茫的前途

会计管理模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会计管理模拟实验 会计管理模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实验,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际操作能力。把学到的会计管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会计实务工作中去。 二、实验内容 根据给定材料,运用购买法对某某企业集团进行会计管理核算。 购买法顾名思义,即视合并企业以购买行为取得被并企业的净资产或股权,如同购买机器设备、存货一样将被并企业视作整体资产进行购买。2004年3月31日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将购买法定义为:购买法从被认定为购买方的参与合并主体的角度看待企业合并,购买方购买净资产并确认取得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及或有负债,包括那些被购方以前未予确认的部分。在采用购买法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购买方的确认、购买日的确定、购买成本的确定、可辩认资产的确认及其公允价值的计量、商誉的计量及其会计处理等。 (一)、购买方的确认 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首先要确定进行会计处理的主体,辨别谁是真正的购买方企业。认定购买方,是采用购买法的第一步。事实上,在所有的企业合并中,几乎总有一个参与合并的企业能够控制其他参与合并的企业,从而能够辩论出哪个是购买方。按照新准则的定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在购买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购买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购买方。因为购买法是从购买方的角度看待企业合并,所以购买假定交易的一方可以被认定为购买方。一般来说,仅通过支付现金或者其他资产,或者仅通过承担负责方式实施的企业合并中,支付现金或者其他资产、承担负债的企业通常作为购买方。如果企业合并是通过股权交换方式实施的,那么发行股票的实体通常状况下作为购买方。 (二)、购买日的确定 购买日的确定,是确定资产公允价值和购买成本的时间依据,是进行购买账务处理的基础。因为在实际操作中,购买不一定是一次性完成的,所以以哪一时点作为确认公允价值的基准日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合并按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首先必须计算在购买日购买方所支付的成本是多少,就是确定购买日所支付给被购买方各项目的公允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在合并交易中,购买方并不一定对被购买方的资产进行一体化,而主要是获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因此,购买日是被购买企业的净资产和经营控制权实质上转移给购买方企业的日期,也是购买法开始应用的日期。新准则规定,购买日是指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随后的应用指南又明确指出,当控制权实现了转移时就可以确定为购买日。 (三)、购买成本的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以 企业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具体来讲,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在购买日支付的以下费用合计:作为合并对价的现金及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因企业合并发生或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当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中提供了视未来或有事项的发生而对合并成本进行调整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确认的支出也应作为企业合并成本的一部分;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发生的与企业合并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为进行合并而发生的会计审核费用、法律服务费用、咨询费用等,不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发行权益性债券或发行债券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 三、实验结果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实际上是采用购买法进行处理,它对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企业相关财务状况的影响十分显著。 (一)、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在权益结合法下,被并企业的资产、负债仍按原账面价值反映,计价基础保持不变相比,购买法下,购买方要按照公允价值对被购企业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重新计量,产生了新的计价基础。一般情况下,被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要高于其账面价值。因此,购买法企业合并后的资产往往要高于单纯性账面价值加计后的资产。假设A公司和B公司通过协商后决定,由A公司以发行股票对B公司合并,购买法下的A公司合并后资产总会比账面上的资产有增值。在很多情况下,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价格来反映的。在通货膨胀下,资产中尤其是像土地、建筑物等升值的幅度很大,容易造成资产增值的假象,而这些增值的资产在以后年度将会转化成折旧费用,从而影响企业的收益。 在购买法下,被并企业的留存收益不能并入资产负债表。与权益结合法相比,合并后企业未来弥补亏损的可能性减弱,也不会为股东带来更多可供分配的留存收益。 (二)、对合并利润表的影响 购买法要求将购买日后,被并企业实现的利润纳入利润表内。假设合并日是在2009年7月31日,假设2009年B公司实现利润100000元,其中8月1日到12月31日实现利润60000元。按照新准则,A公司只能将购买日8月1日后的利润60000元纳入利润表中,这部分纳入的利润是由合并后被并企业的经营行为所产生的。而不是由合并方式所引起。因此,购买法下不会产生权益结合法下虚高的利润。 购买法下,购买方要按照被购方企业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予以合并,而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会有些差异,这会引起合并后某些资产摊销、折旧费用的调整,从而导致合并利润的变动。例如B公司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净增值10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 因素,折旧年限以10年为限,则合并后,A公司的折旧费用要增加1000元。 (三)、对纳税的影响 1,合并后企业的留存收益可能会因合并而减少。例如,为合并而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将抵减权益性证券的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的,调整留存收益。留存收益的减少,意味着用未来税前利润弥补亏损的可能性增大,从而加大了潜在的节税作用。 2,购买法下,被并企业的资产、负债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因此,合并企业在通常情况下资产价值总额提高,从而提高了资产未来的折旧摊销额,加大了资产未来的税收挡板作用。 3,购买法确认合并商誉,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当商誉存在减值的情况时,就会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企业利润,从而实现节税的目的。 (四)、对股权结构的影响 购买法下,购买方采用现金、债券或是股票作为合并的支付手段,取得对合并后企业的控制权,其结果都是对被合并企业股东权益的剥夺或削弱。在合并后的企业中,取得控制权企业的原股东权益得到维护甚至有所增强,即使是在用股票支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为原合并企业的股东在不追加加的情况下所控制的资产数额增加了。所以,合并后企业股权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动。 (五)、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实证研究指出,如果将商雀按10年摊销,同时取消权益结合法,公司只能采用购买法进行合并会计处理,则净资产收益率会下降。每股收益也会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购买法下商誉的摊销,导致主并公司收益降低。如果按照新准则,商誉每年不再进行摊销,而是在每个期末按照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进行减值测试,以初始确认后的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商誉发生重大减值,对主并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降低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购买法对主并企业的财务状况负面影响十分显著。 四、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模拟实验,使我们增加了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提高会计业务综合处理能力,使我们系统地掌握了解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在理论和实训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们毕业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89 评论(14)

Bulabula789

填制凭证—填写特种日记账、三栏账等账本——编制科目汇总表——编制试算平衡表——编制会计报表(基本脉络) 在学校用一个学期来学的哦,详细点建议买书学学。

119 评论(9)

Rita泱泱

成本会计是根据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原则,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成本会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是企业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成本会计核算的理论和方法,还要求学生具备解决成本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因此,成本会计实验是会计学专业必不可少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成本会计实验是一种理论结合实际,重在培养学生成本会计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形式。这种形式是让学生在模拟的生产经营环境中,通过教师的指导,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地完成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系统地训练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对企业成本核算全过程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达到对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的目的,为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尽快地胜任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成本会计实验教程》一书包括成本会计分模块实验和成本会计综合实验。通过本教材的教学与实验,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践相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内容全面、系统,针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专门方法做了全面归纳,可作为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专业成本会计课程的实验教材。本书由石家庄铁道学院李志远、长春工业大学陈晓园、程腊梅共同编著。其中,李志远撰写了第一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陈晓园撰写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程腊梅撰写了第五章。周渺、董学晨等参与了部分答案的计算和编写。

35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