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1

闪灯背后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管理会计主体举例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机智小百合

已采纳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工作侧重点不同,财务会计侧重点在于为企业外界相关集团提供会计信息服务,主要是提供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属于报告型财务。管理会计侧重企业会计的内部管理,主要是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职能,属于经营型会计。信息特征也不同,财务会计的信息大多过去时态,管理会计的信息则跨越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态。财务会计主体以企业内部各层级的责任单位主体。管理会计的主体则更加具体。

管理会计主体举例

201 评论(12)

苏潇若之苏苏

设置财务岗位时有几个原则需要注意。(一)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是老板最为关注的,财务岗位的健全、财务分工职责明确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公司的成长与发展,不断演进的。(1)初成立的企业规模小,甚至不招聘会计,会计账会交给代理记账公司处理。(2)随着企业规模扩张,老板会招聘一个会计人员,这个会计会身兼出纳、账务、税务诸多工作,甚至身兼人事、行政、库管等非财务工作。(3)等到企业初具规模后,企业会成立财务部,设有会计、出纳岗,财务人员开始有明确分工。(二)岗位不相容原则这是公司内控的基本要求,即不相容岗位职责不能有一个人占着。如管钱的出纳和管账的会计要分开,这两个岗位不分开,一旦作假就很难被发现。不相容岗位不分离,缺点是有问题不易被发现。(三)独立性原则当企业已经成长到一定规模时,财务和业务要相对独立,财务需要起到对业务的监督作用,财务人员要确保会计数据真实可靠。这几个原则的侧重点与企业发展阶段息息相关。初创企业首先要生存,更加侧重成本效益原则;发展中企业开始对公司内控提出要求,要求各岗位各司其职,职责分离,相互制约,这时更加侧重岗位不相容原则;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时,财务工作就不仅仅是账务处理,还需要涉及业务监控,这时,独立性就很重要了。二、与企业发展阶段匹配财务岗位设置既不能滞后,也不宜超前。滞后影响企业管理,超前加重公司运营成本。(一)小微企业财务岗位规划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通常具备五大特点:这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常态。这种现状下,财务往往难以做到职责分离,甚至就只有一个财务人员,由老板的亲属做会计的情形并不鲜见。会计相当于公司的大内主管,既要管财务,还要管人事、行政,偶尔也当老板的参谋助手。

312 评论(11)

食品监督所

我只知道四个:1.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信息。2.制定计划,编制预算。3.指导经营,实施控制。4.成本确定和成本计算。

25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