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来匆匆走
总的来说是三个方面 通识课+专业课学习;企业实习;科研活动(这个可能我们学校比较多,北师大偏学术研究)。
通识课方面,我们北师大的会计专业学生通过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理论的熏陶,受到会计与审计方面的专业思维培养与执业技能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审计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我们要掌握
然后就是企业实习和科研吧,就我而言就是从大三开始实习了,外企财务,四大,券商研究所都有了,现在想往投行和咨询量化努努力;论文和科研也做得还行吧;也在考雅思和GRE,总之是想多一条路子走吧。
会计专业日常也没有什么,就是秃头吧。
好运吧大家!我们都会有光明的前途!
dp24044979
我是21级的一名大学生,我们学校设有会计学专业,平常在学校中也能够接触到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和老师,所以对会计学专业也有一定的认识。
会计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会计学说实话对数学以及理科思维要求挺高的,而且,会计学需要考取很多证书,各种各样的证书,而且这些证书还比较难考,对于我这种数学小白来说就学不懂。
每个学校的培养方案也有不同,比如我们学校就设置会计学专业用来主要培养一些策划人才,所以侧重点与其它设有相同专业的院校也有所不同。在报考之前你也需要自己去了解一下你想要报考的学校的侧重点。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等,其实各方面大类都比较连贯。
需要报考的同学建议看看自己是否感兴趣,以及是否适合自己,自己能不能够爱上这个专业,这是一件影响终生的事情,需要慎重考虑。如果有自己擅长并且喜欢的内容,那么这个专业也是非常不错的!
薇儿的悲伤
杨时展教授是我国会计学界的一代宗师,他的突出地位,具体表现在:它既是一位学贯中西、卓然有成的大学问家,同时又是一位振聋发聩、站在时代前列的大思想家!士林楷模,当之无愧!哲人虽逝,而杨老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是学术创新和道德情操等方面)都足以启迪今人、传之后世,而永放灿烂光华--余绪缨:杨时展教授遗著《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读后感言 《财会通讯》1998年第7期 伟大的人格,卓越的贡献杨时展教授是中国著名会计学家、会计思想家和会计教育家。先生人格高尚,学识渊博,为士者之楷模。一生正气,两袖清风,为世人之典范。先生五十余年一贯,忠诚于中国的会计教育事业,培育英才,传道授业,尽职尽责。诚信处世,刚正修身,为人师表。2007年10月10日,是杨时展教授逝世十周年纪念日,回顾老人家辉煌人生,追忆吾师之英容笑貌,缅怀他为中国的会计事业所做出的粲然卓异的贡献,神往崇敬之心油然而生,深深怀念之情回荡于天地之间,老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以及会计、审计等方面均有着深厚的功底。在会计学研究方面,先生既立足于中国,而又兼顾国外,以洋为中用为目的。在会计学术立论方面,既采众长,兼及数家,采撷各派之精华,而又立足于创新,坚持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确立一家之言。先生常常谆谆告诫我们,教书与著文都要严谨务实,严肃认真,做到深入浅出,博中求精。要为学生负责,为读者负责,为整个社会负责。先生认为,写史要有史德,重考证,讲证据;教学要有师德,先正己,后正人;写文章也要与道德统一起来,讲创新、讲诚信,讲有益于学术发展,有益于社会。先生平生锦文宏论甚丰,华章灿然似锦。可谓万里追索探源流,皓首穷经话沧桑。挥毫泼墨钟神秀,文采飘逸走龙神。综观先生论著,其主要学术贡献可大体上归纳为如下八个方面:(1)依据中外政府和企业经济与会计控制的历史运行规律,创立了“受托责任学说”。该学说已成为会计控制理论建立的一大支柱,影响到中外会计学术发展,影响到中外会计理论发展与改革实践;(2)通过揭示现代会计本质,创立了“现代会计控制学说”,其理论阐发既提高了对现代会计工作的系统要求,也从最根本的方面确立了现代会计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地位;(3)审计民主学说。先生认为审计工作代表人民,审计学说要研究如何代表人民进行审计。他认为,审计要民主首先便要把审计结果公开,让人民去评价审计的结果是否公平、公正。要把审计监督与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密切结合起来。该学说对于推动当代审计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经济效益学说。先生认为会计控制工作要为实现经济效益服务,无论微观与宏观经济效益的实现,还是综合经济效益的实现,乃至社会效益的实现,都要落实到会计与审计控制工作这个基础之上,如果不严肃认真对待这个工作基础,轻则会造成经济效益低下,重则便会导致经济效益落空。先生的这一学说无论对于指引国有企业会计改革,还是引导资本市场会计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能动“节用学说”。先生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节用或节约观念,既与历史上的节用观念是根本不同的,也与计划经济下的节用或节约观是不同的。当代的节用或节约观是积极的、能动的,首先要考虑到增产、增资、增利润,其次再筹划好节用或节约问题。能动的节用绝非产品经济下的“双增双节”,而是市场经济下的“三增三节”。如果把先生以上学说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便可以发现先生的会计学说具有系统性,它体现为会计观念上、理论上的一次变革,对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会计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6)成本控制学说。先生认为成本控制是会计控制的中心工作,是落实经济效益的关键,作为企业家一定要明确成本会计的任务,正确确立成本控制的目标;把成本控制落实到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面。应当讲,先生的《成本会计的任务》、《效益十策》与《微观效益基本》等都是这方面学说的经典之作;(7)关于管理会计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结合应用的杰出贡献。先生是最早把管理会计翻译引进中国的教授,并且他在国内大学里最早给研究生开设了这门课。先生强调管理会计须切实在中国企业得到应用,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先生认为,我国的企业应把内部控制与来自外部的控制有机统一起来,形成财务会计学与管理成本会计学的科学控制体系,为现代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创造最基本的条件。先生的这一观点一直影响至今;(8)唯物主义的会计历史观。先生精辟地指出:史实充分表明“天下未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先生精通史学、古文字学与古汉语,谙熟历史,洞察古今。这句至理名言可谓史家之绝唱,文豪之妙笔。其语言精美,用意精当,哲理深邃,含义包容高远。故这句话在海内外大量被引用,成为会计界最为响亮的名人名言。论及知识分子如何做人与做学问,先生曾对“知识分子”做了精辟的诠释。先生讲,如果一个知识分子丧失了人格与道德,丢掉了高风亮节的骨气,那么便不是知识分子,而只能是识字分子。“会计上,资不抵债要破产”,一个知识分子“如果奉献不抵享受,恐怕也只能算是一个破了产的没有价值的人。”这是先生的金玉良言,它使我们终生受用。我们一定要以先生为楷模,做好人、做好事、做好知识分子,永远永远成为先生所要求、所期待的学生。--郭道扬
爱心小猪
我是魔都某高校会计专业的大四学生,成绩排名靠前,去企业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实习过,在校期间也考取了大量证书。通过与同专业同学的交流,会计学学生的日常主要是:专业课学习、考证以及企业实习。
首先是专业课学习。会计是有一套成体系的东西在的,就我的专业安排的培养计划来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一路学的专业课程是逐级递进的:从初级财务会计,到高级财务会计;从初级财务管理到高级财务管理,这是成体系的过程,一边学一边巩固。
其次是考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现已取消)、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CMA)、ACCA、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大四毕业才能考)等。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是学习课堂内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想要成为行业翘楚,一定需要高含金量的证书傍身,尤其是中国注册会计师(CPA),在事务所和企业都很看重。如果有了这些证书无疑会极大地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因此会计学学生的日常就是:不是在考证,就是在考证的路上。
最后是企业实习。会计是一个重实务的学科,体系比较庞大,在具体运用时也很灵活,需要你对具体业务比较熟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在大学期间要努力去企业实习,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清晨小雨818
大学舍友是会计学专业的,怎么说呢,就挺忙的吧!看这课程表!
会计学专业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一个专业,会计专业比较还是比较容易就业的,而且会计专业比较实用,学到手是一门技术,是能做一辈子的工作,不用担心没饭碗。
会计专业是好的,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转行了,就是因为会计专业需要考会计证,但是那部分学生没考下来,专业知识又一塌糊涂,在行业内不知道该干什么,也没有掌握到专业的会计学知识,当时舍友在专业课和考证的生活里十分繁忙。
会计专业是一个比较吃香的专业,但是相关证书最好也都跟着考下来,这样以后作为考评的一个依据也不会拖后腿。经验是特别重要的,会计专业的同学们要想有好的发展,就要着眼于未来,多学习相关知识。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