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汤Ojz
【答案】A【解析】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折旧基数×逐年递减的折旧率 =(原值-预计净残值)×尚可使用的年限/1+2+…+n第一年年折旧额=(40000-2000)×4/(1+2+3+4)=15200(元)第二年年折旧额=(40000-2000)×3/(1+2+3+4)=11400(元)第三年年折旧额=(40000-2000)×2/(1+2+3+4)=7600(元)第四年年折旧额=(40000-2000)×1/(1+2+3+4)=3800(元)
3未闻花名3
1、年数总和:1+2+3+4+5=15年应计提的折旧总额:100000-5000=95000元第一年折旧:95000×5/15=31666.67元第二年折旧:95000×4/15=25333.33元第三年折旧:95000×3/15=19000元第四年折旧:95000×2/15=12666.67元第五年折旧:95000×1/15=6333.33元2、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1/5×2=40%第一年折旧:100000×40%=40000元第二年折旧:(100000-40000)×40%=24000元第三年折旧:(100000-40000-24000)×40%=14400元第四年、第五年折旧分别为:(100000-40000-24000-14400-5000)/2=8300元
众有情殇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美人儿不哭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会计考试中的考试重点同时也是考试的难点,很多的同学在学习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时候,都会觉得除了双倍余额递减法之外最难理解的就是年数总和法,其实本质上年数总和法也是一个加速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方法前期提的折旧很多,后期提的折旧很少。那接下来我们就对第二个加速折旧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加以讲述。
那年数总和法是怎么来计提折旧的呢,如果还参考上一个例子,比如一个设备买的时候原价是100万,预计能用5年,到最后的残值是5万,应计折旧额就是95万。那我们第一个要求的就是年折旧率,年数总和法的折旧率是很特殊的,是一个变动折旧率,从哪里体现出变动呢,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之和。这里年数是5年,那年数之和就是1+2+3+4+5=15,第一年的时候尚可使用5年,折旧率是5/15,第二年的时候尚可使用年数是4年,折旧率是4/15,第三年以此类推是3/15,第四年是2/15,最后一年是1/15。懂了折旧率的计算,折旧额就变的很简单了,用应计折旧额*折旧率就可以啦,所以
第一年95*5/15,
第二年95*4/15,
第三年95*3/15,
第四年95*2/15,
第五年95*1/15。
年数总和法最特殊之处就在于变动的折旧率,而且大家有没有发现,分母是1+2+3+4+5,分子是从5到4到3到2最后是1。所以就是对于应计折旧额进行了分摊,而且逐年减小,这就是年数总和法的计算方法,相信大家能掌握这种方法。
2018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交流群: 558139117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