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藤新之助
可以在定义上加以区分 1.普通年金:是指从第一期开始,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为后付年金。 2.即付年金:是指从第一期开始,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为先付年金。 3.递延年金:是指从第一期以后才开始的,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凡不是从第一期开始的普通年金都是递延年金。 4.永续年金:是指从第一期开始,无限期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它也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求采纳
超级好奇诶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对各会计要素的内在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所作的概括表达。静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是由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其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动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由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组合而成。其公式为“收入-费用=利润”。综合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会计等式是指明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的恒等式,所以也称为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平衡式。(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它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具体而言,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的。(2) 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称为财务成果等式,它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3)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一等式综合了企业利润分配前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会计等式 英语为:accounting equation。在会计记账过程中资产和负债之间的等恒关系。如公司资产减去负债等于股东权益。[编辑本段]基本会计等式任何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定有一定数量的资产。而每一项资产,如果我们一分为二地看,就不难发现,一方面,任何资产只不过是经济资源的一种实际存在或表现形式,或为机器设备,或为现金、银行存款等。另一方面,这些资产都是按照一定的渠道进入企业的,或由投资者投入,或通过银行借入等,即必定有其提供者,显然,一般人们不会无偿地将经济资源(即资产)让渡出去,也就是说,企业中任何资产都有其相应的权益要求,谁提供了资产谁就对资产拥有索偿权,这种索偿权在会计上称为权益。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会计等式:资产=权益这一等式表明,会计等式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资产和权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归企业所有的一系列财产(资产),另一方面是对这些财产的一系列所有权(权益)。而且,由于权益要求表明资产的来源,而全部来源又必与全部资产相等,所以全部资产必须等于全部权益。而权益通常分为两种:一是以投资者的身份向企业投入资产而形成的权益,我们称为所有者权益;另一种是以债权人的身份向企业提供资产而形成的权益,我们称之为债权人权益或负债。这样,上述等式又可表达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就是基本的会计等式。然而上述等式仍存在不足。一方面,企业一旦进入正常的经营活动循环,其资产就会不断地变换形态。这时,再试图区分哪部分资产是业主投入形成的,哪部分资产是通过借款等渠道形成的,相当困难。对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从性质上看,债权人和业主对企业的要求权(权益)也是不同的。债权人希望借款人到期能顺利偿还本金,并能支付预定的利息;业主则希望通过有效的经营等活动,尽可能多地赚取利润。另一方面,企业赚得再多,债权人也只能得到约定的本息,多余的就归所有者了,这样,上述资产负债表等式也可以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一方面表明,负债的求偿能力高于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表明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全部资产抵减全部负债后的剩余部分,因此,所有者权益也被称为“剩余权益”。这一术语,形象、贴切地说明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所享有的权益和风险:当企业经营成功、不断实现利润时,剩余权益就越来越大;反之,如果企业经营失败,不断出现亏损,剩余权益就会越来越小;当企业资不抵债时,剩余权益就为零或负数。对基本会计等式,我们要理解、牢记的是:任何时点,企业的所有资产,无论其处于何种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都必须有相应的来源。或者是借入的,或者是所有者投入的,或者是经营过程中所赚取的(这一部分也归所有者)。换言之,企业的所有资产都必定有相应的来源,这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任何情况下,其左右平衡的关系都不会被破坏。[编辑本段]会计等式的含义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称为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会计平衡公式。[编辑本段]会计等式包括:(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个企业的资产和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从资金的占用形式和来源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就有一定数额的资产。资产和权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在数量上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必定相等。即:资产=权益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上述会计等式,说明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会计要素的内在关系,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因此,又称之为资产负债表等式。有时资产负债表等式也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二)收入-费用=利润收入、费用与利润的关系表示如下:收入-费用=利润 (2)上述会计等式说明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会计要素的内在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因此,又称之利润表等式。(三)资产负债等式与利润表等式之间的关系等式(1)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时点的全部资产及其相应的来源情况,是反映资金运动的静态公式。等式(2)反映的是某企业某一时期的盈利或亏损情况,是反映资金运动的动态公式但仅从这两个等式还不能完整反映会计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等式(1)与等式(2)可合并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3)企业定期结算并计算出取得的利润,取得的利润在按规定分配给投资者(股东)之后,余下的部分归投资者共同享有,也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因此上述等式又回复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此可见,等式(1)是会计的基本等式,通常称之为基本会计等式或会计恒等式。等式(2)和等式(3)虽不是基本会计等式,但等式(2)是对基本会计等式的补充;等式(3)是基本会计等式的发展,它将财务状况要素,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和经营成果要素,即收入、费用和利润,进行有机结合,完整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内在联系。
拽拽小蘑菇
这是完整的公式记载,我们大学上过的专业课,如果满意望采纳,希望早日领悟,谢谢了!!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终值的计算终值是指货币资金未来的价值,即一定量的资金在将来某一时点的价值,表现为本利和。单利终值的计算公式:F=P(1+r×n)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F = P(1+r)n式中F表示终值;P表示本金;r表示年利率;n表示计息年数其中,(1+r)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记为FVr,n,可通过复利终值系数表查得。(3) 现值的计算现值是指货币资金的现在价值,即将来某一时点的一定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式中P表示现值;F表示未来某一时点发生金额;r表示年利率;n表示计息年数其中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记为PVr,n,可通过复利现值系数表查得。注意:在利率(r)和期数(n)一定时,复利现值系数和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数。3.年金年金是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等时间、发生相等数额的收付款项。在经济生活中,年金的现象十分普遍,如等额分期付款、直线法折旧、每月相等的薪金、等额的现金流量等。年金按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普通年金和预付年金。普通年金又称后付年金,是每期期末发生的年金;预付年金是每期期初发生的年金。(1)普通年金终值将每一期发生的金额计算出终值并相加称为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计算公式为:其中, 称为年金终值系数,记为FVAr,n,可通过年金终值系数表查得。(2)普通年金现值将每一期发生的金额计算出现值并相加称为年金现值。普通年金现值计算公式为:其中, 称为年金现值系数,记为PVAr,n,可通过年金现值系数表查得。(3)预付年金终值预付年金终值的计算是在普通年金终值的基础上推导的,其计算公式为:F=A×FVAr,n×(1+r)=A× [FVAr,n+1-1](4)预付年金现值预付年金现值的计算是在普通年金现值的基础上推导的,其计算公式为:P=A×PVAr,n×(1+r)=A× [PVAr,n-1+1]4.特殊年金(1)偿债基金偿债基金是为了偿还若干年后到期的债券,每年必须积累固定数额的资金。实质上就是已知年金终值求年金的问题。偿债基金的计算公式:A=F/FVAr,n(2)年均投资回收额年均资本回收额是为了收回现在的投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每年收回相等数额的资金。实质上是已知年金现值求年金的问题。年均投资回收额的计算公式:A=P/PVAr,n(3)永续年金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的年金,永续年金没有终值,其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A/r(4)递延年金递延年金不是从第一年第一期就开始发生年金,而是在几期以后每期末发生相等数额的款项。递延年金终值的计算与普通年金相同,其现值的计算有两种方法:方法1:P=A×(PVAr,m+n-PVAr,m)方法2:P=A×PVAr,n×PVr,m式中m表示递延期,n表示等额收付的次数。初级会计实务第11章资金时间价值公式总结公式总结:1、4对逆运算,4对系数互为倒数。逆运算:单利现值与单利终值复利现值与复利终值年金终值与偿债基金年金现值与资本回收额2、永续年金只有现值而无终值计算。3、递延年金、永续年金均属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递延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计算相同)4、复利终值系数(F/P,i,n)复利现值系数(P/F,i,n)普通年金终值系数(F/A,i,n)偿债基金系数(A/F,i,n)普通年金现值系数(P/A,i,n)资本回收系数(A/P,i,n)即付年金终值系数(F/A,i,n)*(1+i)即付年金现值系数(P/A,i,n)*(1+i)5、单利终值=现值*单利终值系数:F=P*(1+i*n)单利现值=终值*单利现值系数:P=F*1/(1+i*n)复利终值=现值*复利终值系数:F=P*(F/P,i,n)或F=P*(1+i)n复利现值=终值*复利现值系数:P=F*(P/F,i,n)或P=F/(1+i)n(注意:此公式P=F/(1+i)n普通年金终值(简称年金终值)=普通年金*普通年金终值系数:F=A*(F/A,i,n)偿债基金=终值*偿债基金系数:A=F*(A/F,i,n)普通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P=A*(P/A,i,n)(重点公式)资本回收额=现值*回收系数:A=P*(A/P,i,n)即付年金终值=即付年金*即付年金终值系数:F=A*(F/A,i,n)*(1+i)即付年金现值=即付年金*即付年金现值系数:P=A*(P/A,i,n)*(1+i)
尛尛尛舒
题主您好,之了很高兴为您解答!
资金时间价值全部公式如图(方面保存)
文字版如下:
单利终值的计算公式:F=P(1+r×n)
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F = P(1+r)n
普通年金终值(简称年金终值)=普通年金*普通年金终值系数:F=A*(F/A,i,n)
偿债基金=终值*偿债基金系数:A=F*(A/F,i,n)
普通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P=A*(P/A,i,n)(重点公式)
资本回收额=现值*回收系数:A=P*(A/P,i,n)
即付年金终值=即付年金*即付年金终值系数:F=A*(F/A,i,n)*(1+i)
即付年金现值=即付年金*即付年金现值系数:P=A*(P/A,i,n)*(1+i)
递延年金
递延年金不是从第一年第一期就开始发生年金,而是在几期以后每期末发生相等数额的款项。递延年金终值的计算与普通年金相同,其现值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方法1:P=A×(PVAr,m+n-PVAr,m)
方法2:P=A×PVAr,n×PVr,m
希望能够帮助您,我是之了,您的会计挚友!望采纳!免费领取2019初级会计全套+实操+注会预科班课程,欢迎一起探讨会计问题,不定期分享干货哦~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