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1968
1、企业会计核算基础不同。企业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企业要核算利润,要把应当归属于当期的收入和成本费用按照应当归属的期别进行归集,就是说钱花在当期,成本费用不一定记在当期,钱收在当期,收入不一定记在当期;而行政事业单位鲜于核算利润,反而注重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要按照当期的资金的实际收入和支出进行收入支出的核算,钱花在当期,就把支出记在当期,就是当期的责任。反映到具体的记账方法上,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企业若买了固定资产,只入资产,不做支出,留着慢慢分摊;行政事业单位买了固定资产,“哗啦”直接全额记支出了。不过,现行准则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也就是说不一定全部使用收付实现制,若全部使用收付实现掉,那还要往来科目干什么?说到收付实现制,再多说一句,根据刚刚出台的《政府会计准则》,以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也要实行权责发生制了,这是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需要!也就是说我们行政事业单位以后购入固定资产,也不会“哗啦”一下全部记支出了!2、企业会计有涉税内容,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因为没有经营业务,所以不涉及税务,最多代收代缴一下个人所得税。所以事业单位的会计孩纸是没有税务稽查的烦恼滴!但是也不要高兴太早,因为行政事业单位是需要和财政部门打交道滴,而企业几乎不跟财政部门打交道,除非会计个人去办理会计证书方面的业务。如果你所在当地的财政资金比较充裕,那么你的工作就按部就班,比较顺畅;如果你所在的当地地方财政僧多粥少,那么就可能会有一些无米之炊、告哀乞怜的烦恼!其实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来说,最烦恼的不是财政部门,而是各级监督监察部门,这个下边会说到!3、收入来源不同。企业的主要收入自来客户,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来自本级财政部门。所以,如上所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本不需要跟税务部门打交道,但是是很需要和财政部门打交道的。财政资金流动的环节包括:编制预算、申请资金、资金拨付到位、资金支出、预算调剂、决算、接受监督,几乎每个环节都需要和财政部门沟通、对接!4、企业会计着重核算利润,行政事业单位很少核算利润。企业的利润是自己赚来的的,所以我们经常称为财务成果;行政事业单位的钱几乎都是财政无偿拨入的,期末花不完的称为结转结余资金。这些结转结余资金很大一部分是不能自由使用的,所以只能称之为财务结果。也有一部分事业单位有经营业务,所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有“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等专门的科目来核算。5、可能面临的监督检查部门不同。对企业来说,偷税漏税了会有税务部门来查;部分企业年终的财务报表需要被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想向银行贷款,还能还要被银行审查等;据说上市公司还要防记者,不知道真假咧!而行政事业单位每年会被审计部门例行审计;被财政部门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等;要随时迎接纪检监察部门的巡查等等,还有很多专项检查,如领导离任审计,以及各级各类部门对项目资金的专项审计。感觉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监督检查比企业要多,所以现在的财务人员包括领导都是越来越谨慎,毕竟,拿工资而已,不能因小失大,无谓葬送青春和年华!6、关于项目资金的不同。在会计核算里,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相比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会有一些项目资金,少则几种,多则上百种,也就是所谓“专款”。这和企业的政府补助不同,政府补助要么记收入、要么冲减成本费用,当然也有一部分是需要专门核算的。而行政事业单位的 “专款”,顾名思义,就是要“专用”的,当然也要专门核算的。目前实行业务发生时“收支两条线”记账,期末再对每个项目分别进行结转,一不小心就会混淆,这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容易出现的问题的地方。所以,不要小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7、对于行政事业会计和企业企业的不同,安琦个人认为还有一点,那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容比较真实。行政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只有一套账,虽然偶有不合规的支出会“变通”入账,但大抵收入和支出的数目和内容是比较真实的,特别是现在“八项规定”以及“巡查”制度以来,从领导到财务人员都是谨慎再谨慎,讲真,连公务接待费用都比以前少多了。而企业会计呢,很多都有两套账,美其名曰“内账”、“外账”,很多人还堂而皇之教你做“外账”。试想,一个合规的企业怎么会有两套账呢,其目的是什么呢?
jasmine7927
按照学科分类,“会计学”作为二级学科列在“管理学”之下,“财务管理”只是作为三级学科置于“会计学”之下。在大学,会计专业、审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一般都设置在“会计系(学院)”下。从这种架构看,似乎“会计”涵盖了“财务”。企事业单位都设有财务部(处、科),名字大同小异,但很少听说有部门叫会计部(处、科)。财务部的基本职能一直是会计核算,随着管理对财务要求提高,财务部在其他方面的职能也得到凸显。职能扩大后财务部一般分设几个平行的部门:会计核算部、财务管理部、资金管理部等等。从这个角度看,“财务”的概念大于“会计”。“财务”与“会计”大小之争作为一个伪命题没有实际意义。在西方,财务学作为金融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完全有别于会计学的。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在大学可以分别在“会计系”、“管理系”、“金融系”中找到。这种学科上的淆乱,从侧面肯定了一个事实:“财务”与“会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chocolate宸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非营利性组织会计等。一个企业的会计人员分布:出纳、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税务会计、税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申报、缴纳进行反映和监督。税务会计要对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及其缴纳情况进行记录、计算、汇总,并编制出纳税申报表;税务会计要对纳税人纳税义务及其缴纳情况,进行控制、检查,并对违法行为加以纠正和制裁。这种反映和监督,只能在作为纳税人的企业单位里进行,并由纳税人的会计人员去实施。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人员协助管理计划及控制公司的经营,并制定长期性或策略性的决策,并且建立有利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与改良品质。成本会计是一个估算,跟踪和控制产品和服务成本的流程。主管会计、主管会计一般指一个单位负责会计工作或一个岗位会计工作的人员。未设置会计机构的单位主管会计一般又称主办会计,而设置会计机构,财会岗位细分的单位,则指主管某方面财会事务的主办人员。财务经理、在财务管理水平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企业对财务经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财务经理的职能绝不再仅仅是做好财务核算,提供财务分析报告、编制预算、成本和资金,更需要对企业的全面运营管理甚至是战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财务总监。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意指首席财政官或财务总监,是现代公司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顶尖管理职位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传统的财务管理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一名现代意义上的CFO,必须突破传统财务视野、从战略高度把握财务管理、公司治理、资本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运作手段;必须大量接触国内外前沿性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信息;真正具备全球战略眼光、深入了解相关国际规则,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及时准确的财务决策。
HELLO小不不
会计级别分4种 1.从业资格证 2.初级会计师 3.中级会计师 4.高级会计师 拿到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必须有此证才可以从事会计这一行,助理会计师和初级会计师是一个意思,助理会计师考后可以考中级会计师,中级考后就是最高的高级会计师也是我们常说的注册会计师(CPA)。上岗后后都是从事和会计相关的会计工作。
疯哥觅食
会计专业找工作容易些,但是就是因为太多人学会计了,所以找到会计工作不难,但是会计工作的工资就不高,当然我说的是普通的会计,要是考下来中级会好些或是CPA就好太多了。但是税务不一样,企业很重视税务这一块,如果负责税务的人跟税务局关系好的话,那对企业来讲许多事会容易多,所以这个岗位是个很特殊的岗位。另一方面单纯学税务的话就业面窄,会计毕竟会学到许多种,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等,基本上那些费用会计、固定资产会计、存货会计、总账、报表什么的在会计这个专业都会学到,如果单纯只是学税务就没有这些了,当然这是我上大学时的经验,可能有的学校课程设的也不一样。都各有利弊,自己拿主意吧!再说一句,学会计的话一定要考到中级,否则工资太低
皖北一只老色
一、会计按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1、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2、财务会计按执行不同的会计准则可分为:企业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政府会计、基金会计等。二、一个企业应根据规模大小、业务量的多少设置会计岗位,配备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1、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配备持有会计证的会计人员。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2、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帐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开展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工作岗位,也可以与其他工作岗位相结合。3、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4、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