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ycai4141
1虽然从形式来看 母公司和子公司是相互独立的经济实体 分别进行会计核算 编制会计报表 但实质讲 母公司和子公司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由于存在控股的关系 子公司的盈利实际上就是母公司的盈亏 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终会影响到母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所以 母公司的股东 债权人和经营者不仅关系母公司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而且更关心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有绝对的控制权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经营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 会出现母子公司之间由于一些特殊的经营利益和利益驱动而损害其他企业 消费者甚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 为了制作这种不合理 不合法 不合规的现象 政府也希望了解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而要了解这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仅靠母公司和子公司分别编制会计报表是不够的 因为其中包含着许多重复的部分 比如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产品 子公司向消费者出售 那么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报表上就表现为二笔销售收入 而从集团整体来看这只能是一笔销售收入
奋斗1989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及范围: 为了反映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对应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应以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为主,来编制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 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就要抵销不属于集团的收入、成本、利润、债权债务及投资等;属于集团对外的上述内容是不能抵销的,否则合并数就为零。所以,编制抵销分录应站在集团角度来思考问题。否则,就会虚增集团的收入、成本、利润、债权、债务以及投资等。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范围包括: 1)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2)母公司拥有半数以下(包括半数)权益性资本,但符合下列条件的被投资企业,仍应纳人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 (1)母公司通过与该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之间达成协议,持有该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 (2)按章程、协议母公司有权控制企业的财务经营政策。 (3)母公司有权任命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等类似权利机构的多数成员。 (4)母公司在被投资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利会议上有过半的投票权。 应注意是,尽管有的母公司拥有被投资企业过半数的权益性资本,但因下列条件限制,不能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主要有: (1)已准备关停并转的子公司; (2)按破产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子公司; (3)已宣告破产的子公司; (4)准备近期售出而短期持有其过半数的权益性资本,例如A公司拥有B公司60%的股份,但A公司认为B公司无发展前途打算在股票价位较好时,出手卖掉,说明A公司对B公司投资不再具有长期股权投资的性质,应作为短期投资处理,不能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 (5)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如果子公司仍能持续经营,并不准备宣告破产,在这种情况下,母公司仍控制着该子公司,则仍然必须将其纳人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 (6)受所在国外汇管制,资金调度受限的境外子公司。
毕筱倩mm
1、企业集团中母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各自仍为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单独编制着各自的会计报表,作为企业集团还应对外公开报告集团整体的财务信息,以便报表使用者及时了解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但企业集团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内部会计事项,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合并会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导致了合并会计报表信息的失真,对于报表的提供者,就要对这些内部会计事项进行处理,剔除影响合并会计报表真实性的因素,为报表使用者提供 (一)对子公司拥有全部股权的情况下,母公司投资收益的抵消 在全资子公司中,子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全部为母公司的投资收益。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实际上是将母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等利润表项目与子公司相应项目进行合并,即将子公司的净利润还原为合并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等,为了消除子公司净利润重复计入母公司净利润中,应将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子公司当年实现的利润予以抵消。因子公司的净利润和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构成了子公司本期全部可供分配的利润,其转化为提取盈余公积,应付给母公司的利润和期末未分配的利润,这样抵消分录变为 借:“投资收益”(母公司本年增加的投资价值);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中相当于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的金额)。 贷:“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子公司本年度分配利润); 贷:“年末未分配利润”(子公司年末未分配利润余额)。 (二)对子公司拥有部分股权的情况下,母公司投资收益的抵消 新准则规定在非全资子公司中,子公司的本期净利润分别属于母公司和少数股东,属于母公司的部分为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称为少数股东收益,母公司本期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收益和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构成了子公司本期可供分配的利润。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进行抵消处理时,要同时将少数股东本期收益部分抵消。应编制 借:“投资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收益”。 贷:“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年末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抵消分录。 2、集团内部债权性投资收益的抵消处理 当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相互持有对方发行的债券时,债权方企业到期收到的利息作为投资收益或冲减财务费用列示在利润表中,债务方企业将利息支出作财务费用列示在利润表中,但从企业集团整体方面看,集团内部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相互持有对方债券只不过是资金内部的转移,这既不会增加企业集团的投资收益,也不会增加企业集团的财务费用,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将企业集团内部债权投资收益与相应的利息费用抵消, 编制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的抵消分录。 3、集团内部投资收益的抵消应注意的问题 (1)按照权益法追溯调整,对于子公司实现的利润,母公司同时又确认了投资收益,对于集团来说,子公司实现的利润是实实在在的话,那么母公司同时确认的投资收益就是重复确认了。那么既然要调整,笔者认为这里的关键还不是因为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问题,而是权益法调整中对于投资收益的重复确认问题。之所以用权益法做追溯调整原因就是在新准则之前,控制的情况都是按照权益法来调整的,而只有权益法才能体现控制的关系。 (2)在抵销处理中,抵销分录可以从子公司的利润分配来理解。借方反映的是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来源(即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其他转入=可供分配利润);贷方反映的是利润分配的去向,即提取盈余公积、应付投资者利润和年末未分配利润;注意:年末未分配利润也必须理解为利润分配的一个去向。可供利润分配的来源必然等于利润分配的去向,如果存在少数股权,则子公司净利润要按照股权比例分解为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少数股东收益,反映在借方。 (3)抵消分录并不是母公司或子公司账上的正式分录,它仅仅是为了编制合并报表所做的一部分草稿,将其列示于合并工作底表中,主要是抵消个别公司栏目所列示的数额,使其不出现在合并栏目中。抵销分录用的是报表项目,如上述抵销分录贷方的应付利润,并不是会计科目“应付利润”,也不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项目如应付股利,而是利润分配表中的应付利润项目,相当于会计科目“利润分配-应付利润”,这一点是一定要注意的。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