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13

伊可grace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掐中级会计表情包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独一木头

已采纳

在我上过的所有老师的课里,给我感觉最不一般的,就是王丰老师的课。

我上的是王丰老师的线代课,而他的课,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不同于大学老师大多用PPT来讲课,王丰老师全程板书,并且他的板书字迹工整清晰,大小合适,即便坐在阶梯教室的中后位置也能看的清清楚楚。不光是板书惊艳,王丰老师的讲课更是给人一种沉浸式的别致体验,声音洪亮,底气十足,说的每一个公式都有立体声的感觉。清晰的讲课思路,公正的板书,洪亮的声音,对于一个想要学好数学的人来说,可能是最大的福音了吧。除了线代意外,王丰老师也教高数课,真的很推荐去听他的课哦。

在我的专业课里面,我也有幸遇到了几位有趣的老师。

其中一位是教我燃料与燃烧学的谭洪老师。因为是专业课,班里人比较少,所以上课的时候和老师的互动比较多。谭洪老师的讲课更让人感觉到是在和你唠家常,把各种专业知识向你娓娓道来,让那些冰冷的名词和枯燥的知识变得更贴近自己,把专业知识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解释,让大家理解的容易了许多。

还有一位,是教系统自动调节的朱一铭朱老师。朱老师三十出头,充满了青春活力,在他的课堂上,永远都是轻松加愉快,再晦涩的知识也能被他讲的绘声绘色。除此之外,每节课的保留节目就是他和我们讲新闻,讲时事,每节课的都会在激情的氛围中结束。

掐中级会计表情包

93 评论(10)

你真美呀?

南京理工大学有很多有趣的课,主要说一下南理的军工特色。

袁军堂,张相炎老师的武器装备概论,这门课程并不是兵器专业的必修课,而是面向全校师生的公选课,记得第一次上课,教室坐不下这么多学生,教室里还有一些人在站着听课,这是很多大学课程都不会出现的吧,第二节课,老师就把教室换了个更大的,上课的时候,袁军堂老师会讲各个军种的武器装备配备情况,还有我国在某些领域领先于世界。

还有各种武器的性能,比如榴弹炮弹道比较弯曲、射程较远、初速较小、身管较短、射角较大。还有QBZ指的是自动步枪,QSZ指的是自动手枪,还有反恐作战用的拐弯枪,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干掉敌人,如果在枪口处套一个小猫小狗的玩偶,十分容易就能迷惑敌人。

还有一些专业知识,比如枪支和炮的区别就是口径,口径大于等于20毫米的就是炮,口径低于20毫米的就是枪。东风系列导弹有些东西是国家机密,老师一边讲,一边说这些都是机密,你们要认真听,就是导弹的型号以及射程等方面的信息。以前一直觉得中国的大将和上将是同一个军衔,那之后才知道原来不是的,大将是要比上将军衔高。

在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会组织全体学生去参观南理工的标志性建筑——兵器博物馆,给我们一一讲解博物馆内的一些重武器,很多都是过战场的,这可是别的学校不曾享受过的呦。

这门课程的内容你在游戏中都可以用到哦,比如刺激战场里面的枪支和老师讲的都很像的,总之听完这堂课,你会觉得老师很厉害,课堂很精彩,南理工很酷。

174 评论(12)

散光女王

每个人都有年少轻狂的那一段时光,追求交友,追求热闹,喜欢拥挤在人群的中央。

那个时候的你,不管身边的好友是否是真心待你,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不孤独就好。

到了中年,你就会发现,你再也不害怕身边没有朋友,再也不害怕孤独,也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喜欢徘徊在人群当中。

而是,渐渐地喜欢上一个人独处。

人生苦短,对于那些融不进的圈子,就没有必要拼了命的挤进去。

因为活得高级的人,往往都是享受孤独,享受“不合群”。

一、什么是不合群?就是活得与别人不一样

闺蜜小麦在一家事务所已经工作快十年了,一开始和同事们都相处得很好的,也很合得来。

就在前几天,她给我打了电话,电话里沙哑的声音,好像是受了什么委屈一样。

我连忙地问:“小麦你怎么了啊,谁欺负了你啊。”

小麦委屈的说:“我被公司的同事孤立了。开会的时候,不管我说什么他们都会提出意见,然后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下班后要去聚餐,他们也没有叫上我,然后我是看了他们发朋友圈才知道的。”

小美又接着说:“然后今天在洗手间的时候,我听到一个部门主管在和新来的同事说我不合群,要不是顾及到我的个人形象,我真的想出去理论一番。”

然后我说:“幸好你没出去,不然你就真的输了。”

小麦又说:“应该是去年的时候,我考过了中级会计师,之后他们就对我说三道四的,还说我考过了中级就开始看不起他们了,但我没有啊。”

有时候,你被孤立并不是因为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你跟别人不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被独立过的经历。

有的因为学习成绩好,有的因为相貌长得好,也有的因为能力比别人强等等。而这些都会成为别人的看你不顺眼的理由,最终遭到别人的排挤。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坐金字塔,底下的人,大抵都是相同的,人数也非常多;而塔尖上的人,一定不是大多数,也一定不是很合群。因为,当他和别人都一样时,他便不再特殊。

所以,人这一辈子想要过上理想的生活,就得学会“不合群”。

人到中年,如果一个人总是以“合群”为中心,那么他就注定过不上高级的人生,注定很难有出息。

二、不合群的人,也有知心好友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在生活中,鲁迅先生从不哈哈大笑,也很少和别人打交道,他那严肃地表情,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不合群”。

但是,不合群就不代表他没有知心朋友,而是他们选择的交友圈和别人不一样。

在这个交友圈里,可能只有那么两三个人,但是他们的感情肯定很深,而且始终都不会抛弃彼此。

而鲁迅先生这一生当中,知心好友并不多,但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蔡元培、宋庆龄、许寿裳等等。

其中,蔡元培就是鲁迅这一生中的知己,他在北大当校长时,就将鲁迅调到北大当老师,有他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鲁迅在。

而宋庆龄,他在鲁迅逝世的时候,亲自为鲁迅挑选墓地和棺材,并且承担了葬礼的所有费用。

许寿裳和鲁迅是老乡,他们俩在日本认识之后就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他们在困难面前互帮互助,一起度过了难关。

俗称“不合群”的鲁迅,却活出了令很多人都羡慕的一生。

人的一生很短暂,而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不必用“合群”去讨好没有用的圈子,你只要做好你自己就行了。

当一个人终于摆脱了没有用的圈子,开始变得“不合群”时,那么他就看到更加广阔的天空,渐渐地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不合群的人,也能活出一朵花来

朋友琳琳从小性格就很柔弱,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小企业上班。

刚进入公司不久的琳琳,为了合群,为了讨好同事,经常请她们吃饭喝咖啡。尽管这样,同事们还是私底下对她说三道四。

琳琳工作认真负责,领导也很看重她,同事就私底下说她野心大;

她在工作不是很忙的时候就看看书,同事就又说她装淑女……

总而言之,她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身边的同事说三道四。可她还是坚持了这么久。

直到有一天,一位知心朋友告诉她说:“其实,你只要做好你自己就好啦,没有必要指望人人都喜欢你。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些不重要的人身上,那还不如趁现在好好努力一把,争取换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

听了朋友的话,琳琳觉得很有道理,就开始与同事们隔绝,白天努力工作,到了晚上就学习专业技能。

几个月过后,她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被调到了省外去工作。从此她的烦恼也解决了。

很多时候,“不合群”并不是说你这个人孤僻,而是这个群本来就不适合你。

如果说,一个人为了“合群”而去努力讨好任何人或者事的话,那么,人生就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想要让你的人生过得有意义,那你就得学会放下“不合群”。因为很多时候,只有靠自己才是真的。

作家雪小禅说:“人到了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两知己、一杯浅茶……把生活活成自己的生活样。”

人到中年,做一个不合群的人 ,过自己理想的生活,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值得的人或者事上。

“不合群”才是最高级的人生!

251 评论(8)

大猪头.

南理工的课太多了,每个院都有每个院的特色老师。身为理学院的学生来说一下我上的值得蹭的课程吧。

首推肖传云老师的物理课,缺点是讲的慢,经常要补课。但是,内容不局限于书本,有很多他自己的理解与想法,是我见的最有魅力的老师,上课风趣幽默,喜欢写诗,讲课思路也很清晰,他会在上课时无形中就让你了解,原来这就是物理,原来这么好玩。而且给分也很好,所以选课非常抢手。除此之外,如果想考高分就要选刘素梅老师的课了,经常有原题。

再推荐一个我上过的选修课,吴晓蓓老师的“利用误差消除误差”控制思想精髓之探究,这位老师是我见过的最温柔的老师了,对待同学也非常友好,在这个课上你能听到同学们不同的想法,还能了解到世界前沿科技,靠扩自己的眼界,真正的学到东西。除了学习知识,还能亲自接触到学校自己做的机器人,非常好玩了!顾建阳老师的音乐鉴赏课,真正的能领略音乐的美。

理学院吕新民老师的课也是非常幽默风趣,在讲笑话的过程中让你记住重点。刘东生老师上课也很值得听,虽然数学课听起来都很无聊,但是东生哥的自身魅力足以吸引你。他们是我们公认的两大男神,专业知识扎实,讲课思路清晰,而且对待你的问题绝对是认真认真再认真,喜欢跟同学们交流。顺便一提,吕老师也上通识选修课,大家可以选。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你有帮助吧,嘻嘻!

167 评论(15)

youjinjuan

前面有很多超级正经的回答了,如果我再说那些就没意思了,我就说点新鲜的吧,我推荐鹏宇老师(当然前面那些学识渊博的老教授的课也是该去的)。

在清一色年过半百的老教授中,鹏宇老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些百度上一大堆的话我就不说了,我就只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来说一下彭老师的魅力吧。众所周知,大部分公选课都会有学生逃课,即便学生出勤率很高,也有可能出现前几排空空如也,最后几排座无虚席的情况。但是在彭老师的课上,常常会看到陌生的面孔,不用怀疑,是其他班来蹭课的,就为了一睹老师的神颜。你以为老师只有颜值吗,nonono,老师的履历大家自己去查吧,我等只有膜拜了。(图片随便配的,大家自己百度,随便放老师的照片也不太好啊)

除了鹏宇老师之外呢,身为一名文学院学生,我还推荐本院王春冰老师的课,王老师不仅课上的好,在上课时常常引经据典,而且超有气质,说话声音温柔(身为一个女孩子都很迷她啊),在重庆简直就是一股清流(你们来了重庆就懂了)

还有从专业性上来看,如果你是一名汉语言文学的师范生,我还推荐魏小娜老师的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这门课可以说是干货满满,听完了老师的课后,绝对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甚至想立马站上讲台和那群“小兔崽子”们斗智斗勇,而且老师的课逻辑清晰,思路严谨,听起来毫不费力。

143 评论(11)

桑塔卢西亚

有养老金,有自己生活圈子。多帮孩子,不给孩子添乱。多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

199 评论(14)

echorabbit123

西南大学有很多很好的专业,也有很多很厉害的教授。作为一名西大学子,真的超级幸福。有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关注一下的。

首先是马院的刘宇老师!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大马院副教授。本科他只教大一的哲学导论和西方政治思想史两门,是一个很有个人魅力和思想的老师喔~他讲课有条理有逻辑,博古通今循循善诱,尤其鼓励我们独立思考,对于我们这些被智能手机捆绑思想的人来说真的很重要啊!从这些不难看出他的专业素养,讲课非常有韵味,有自己的逻辑思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理解探究解读相关问题,让人听了之后会有深深的思考。他也会经常推荐一些哲学书目给我们,一直希望我们多读书,读好书。他自己也经常读书,他说他每天都要至少阅读5小时以上,很享受看书的思辨过程,与人论争探讨问题是一件很值得享受追求的事情。不止一次看到他走在路上,坐校车上都拿着书在读,真的是言传身教。也有一颗单纯负责的心,只要你真诚提问,他都会认真仔细的回复(邮件交流)。超有魅力的老师鸭~

强烈推荐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鹏宇老师。鹏宇,男,汉族 ,复旦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中国古文字学会会员 ,中国文字学会会员,台湾“中研院”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古文字 、青铜器与先秦史。

他是一名有清华大学博士后学历的历史老师;他穿风衣,围围巾,颜值爆表; 他上课讲热门影视剧……这不是《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这是西南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师——鹏宇,被学生们戏称为来自星星的历史老师。今年32岁的鹏宇刚从清华大学历史专业博士后毕业不久,在西南大学任教仅3个多月。他认为,历史虽然包罗万象,但传统的讲授和记录方式却难免枯燥乏味。为此,他做了个调查,了解了系里80多位同学的兴趣,在讲授的过程中,把知识和兴趣结合起来。

在他的课上,《盗墓笔记》《芈月传》被当成教材,布置的作业要做成“竹简”。在课堂上,我们找到了一位姓毕的同学。她今年大四,不是鹏宇的学生,但却经常来蹭课,除了课有意思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鹏宇很帅,上课时,她还不忘拿出手机偷偷给老师拍照。 鹏宇说,自己很注意形象,并且认为作为老师,这是必需的。风衣外套、围巾以及衬衫内的小丝巾,都是他自己仔细挑选搭配的,他说,他要以最潮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老师就好比学生的一面镜子,能折射出他们的未来。”鹏宇说。

推荐去听心理学部的课~高笑老师的人格心理学,吴波老师的健康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等都挺值得听的。文学院的马泰祥老师,哈哈。他上现当代文学和张爱玲小说的课,上课特别幽默。最喜欢他的课。还有文学院张冰老师,她真的很博学,上课很有意思,经常跟我们讲故事,聊人生。还有计信院的邓辉文教授,他教的高数,真的超级棒。很容易把抽象的知识点简单化,让学生们一门了然,触类旁通。

网红西大无论是哪个学院,都有让学生引以为傲的老师,每一位老师都很棒,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尊敬。皇家西大,值得你来报考!

316 评论(12)

菩小帅傲娇脸

作为一名西南大学大三的学生,在校期间,公共课也是没少上的,我觉得西南大学的老师教授都很优秀,他们上课都很有趣,在学习的同时,也很快乐。

首先,我觉得值得听的是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寇鹏程的课,他之前发布了精品视频公开课《美学与人生》,这个课程讲述了美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他认为审美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我们树立健全的审美观十分重要。这个课程主要围绕着美的诞生及其意义、来探讨美的主要途径、美的基本特性和美的基本形态。该课程将哲学、文学艺术、心理学等内容融为一体,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整个课程实用性、趣味性,知识性很强,能让更多的人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获益匪浅,感受颇多。

另外西南大学谢建平教授的课也很好,也非常值得去听,他曾主讲过《生活中的DNA科学》。这个公开课主要讲的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DNA的发现、功能以及生活中的应用。他的学生这样评价:“谢老师很负责,除了专业上的知识,他还经常跟我们说政治、经济和为人处事、国际视野方面的东西。”因此,我觉得每个学院都有很优秀的教授和老师,他们能教会我们很多道理,我们不仅能从他们那里学到知识,还能学会他们的精神。

总之,在校期间,多多学习,多多听课,你总会有所收获,不要浪费了大学美好的时光,以后在想听这么优秀的教授讲课就很难了。

311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