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88

雨天啾啾酱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长期股权投资好难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otian0001

已采纳

“长期股权投资”是比较搞脑子,需要结合“合并报表”一起看,多做些例题。以下是成本法和权益法区别,希望能帮助你理解:一、适用范围不同: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持股50%以上)(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0%以下)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 (20%﹣﹣50%)(1)共同控制;(2)重大影响。两种方法的比较: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二、核算不同: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相应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只要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就要相应的进行调整。所以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的时候,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增加了,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要调增,确认投资收益,发生亏损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了,所以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应收股利。(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以支付的现金、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二)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举例:A 公司购买B 公司股票,每股购买价格为5.1 元,购买了 100 万股,又支付了3 万元的税费。初始投资成本=5.1*1000000+30000=5130000 元借:长期股权投资-B 企业 5130000贷:银行存款 5130000如果购买价格5.1 元中含有B 企业已经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0.1 元股利的处理举例:A 企业在 07 年 2 月 15 日购买B 企业的股票,B 企业已在 1 月 15 日宣告分派股利,每股0.1 元,以 2 月28 日股东名册为准。0.1 元股利是B 企业06 年赚取的收益,所以B 企业将这部分股利加入到A 企业的购买价格里。0.1 元的股利A 企业不能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初始投资成本=(5.1-0.1)*1000000+30000=5030000 元借:长期股权投资-B 企业 5030000应收股利 100000贷:银行存款 5130000对于购买价格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不能计入初始投资成本。收到股利时: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应收股利 100000(三)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两种不同情况的处理)举例:A 企业向B 企业投资,07 年2 月 15 日购买B 企业股票,B 企业07 年2 月28 日宣告分派股利,因为B 企业发放的是06 年的股利,2 月 15 日A 企业在购买股票时未支付这部分款项,所以应该冲减投资成本。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举例:06 年 1 月 1 日,A 对B 投资。06 年 12 月31 日B 企业宣告净利润 10 万元(A 企业不做账务处理),07 年 1 月 15 日宣告分派6万元的股利,07 年宣告分派的股利是06 年赚取的收益,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注意两个例子的不同:投资赚取的应计入投资收益,不是投资赚取的应冲减投资成本。 (一定要注意)(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举例:06 年 1 月 1 日投资,被投资企业06 年赚取 10 万元,07 年分了 6 万元,07 年 12 月31 日进行处置,以11 万元卖出,原来投资为 10 万元。借:银行存款 11贷:长期股权投资 10投资收益 1投资赚取的应计入投资收益如果07 年2 月 15 日投资了10 万元,07 年2 月28 日分派6 万元股利,股权比例为 10%,将得到0.6 万元的股利。07 年 12 月31 日以11 万元卖出。分得的0.6 万元的股利不是因投资而赚取的,所以应冲减投资成本,即投资的账面价值=10-0.6=9.4 万元,投资收益=11-9.4=1.6 万元借:银行存款 11贷:长期股权投资 9.4不是投资赚取的应冲减投资成本。投资收益 1.6如果投资还计提了减值准备,应将减值准备予以转出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如果是投资损失,应借记“投资收益”)处置时,要将处置收入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比较,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减值准备.三、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要考虑“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要增加长期股权投资,两者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举例:A 向B 企业投资,B 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 100 万元,A 占有表决权股份的30%。(1)A 如果投资了30 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 30贷:银行存款 30(2)A 如果投资了35 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 35贷:银行存款 35 (大于所占的份额,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3)A 如果投资了25 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 25贷:银行存款 25借:长期股权投资 5贷:营业外收入 5↓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注意:新准则规定接受捐赠记入“营业外收入”(二)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受资企业的净利润变动,投资企业的投资也随之调整 (注意)举例:A 向B 投资,年末B 企业获利 10 万元,A 占30%股份,做如下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贷:投资收益 3如果年末B 企业为亏损,应做相反分录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如果下一年B 企业分派股利6 万元,因A 占30%,所以分得1.8 万元股利借:应收股利 1.8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8(三)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比如:受资企业资本公积变动了,投资企业的投资也变动。B 企业资本公积增加20 万元,A 企业做如下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损益变动 6 (20*3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举例:A 企业以40 万元将此股权卖出,其他条件见上面叙述。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5+3-1.8+6=42.2 万元借:银行存款 40投资收益 2.2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5-损益调整 1.2-其他损益变动 6如果是以50 万元卖出,就有投资收益=50-42.2=7.8 万元借:银行存款 50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5-损益调整 1.2-其他损益变动 6投资收益 7.8需要注意的是,还应同时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科目。

初级会计长期股权投资好难

105 评论(13)

奔跑的鱼肝油

那就看你学习能力啦, 你说网上没人知道你学习能力对吧。发点经验给你吧。首先说说初级吧,初级考《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科,并且必须一次通过。 我很久以前就把初级考下来了,那时候有计算大题,综合题,貌似2010年开始有不定项选择代替了计算,我不知道是不是,建议大家找找历年题。《初级会计实务》,个人感觉《初级会计实务》比《中级会计实务》详细一些,初级会计实务的主要内容是在企业中,一般会计业务中出现的,就是经常出现的一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比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等问题。其中资产涉及到应收应付,交易性金融资产,(好像2010年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不会涉及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会涉及到债务重组,长期股权投资等中级的知识。 从整体上说,初级会计实务不难,如果你的会计证是湖南,广东,上海,北京这些地方考的,那么初级对你来说重点就是经济法基础。如果你的会计证是河北,江苏,陕西,河南,广西等地考的,那么初级会有难度,因为这些地方的会计证的账务处理知识太少,我看过这些地方的教材,就一章涉及到账务处理。好了,说主题,初级会计实务的方法。首先这本书分为两大块,前面是实务,后面是成本会计(以前还带基础,基础所指的是比如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现在没有这些了,直接从资产,负债开始。)学会计常说的是归纳对比记特殊,归纳,比如说资产,资产里面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其账务处理差不多的,差别在于核算内容的不同。(说到这里我想起来,实务部分的编写,大家拿到书,每章的黑体字都是从意义,账务处理都是从初始计量----减值---处置这么写下来的,大家也可以这么去归纳)对比就是说,资产和负债可以对比,比如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都是可以对比的。你在学负债的时候,你要去联想资产是怎么处理的。一笔经济业务,你不仅要熟悉例如中本企业的账务处理,还要想着对方企业的账务处理,这样能加深你的印象。特殊,你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没什么可以对比的,大体上按照资产的处理方式,这里我说几点。这里要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就会遇到“公允价值变动的问题”。尤其是会计账务处理没学过的。还不知道“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区别。注意,这里同投资性房地产一样的,都涉及到二级科目。在这里,你关键是看一级科目,不要去死记。比如说,初始入账成本100股的股票,成本为100,到了月底100股涨到了110.这就是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言外之意,就是资产增加了,资产增加记借方,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上面的这个例子,就是对分录的一种记忆,叫做“记一半”,就是说当你知道记什么科目,而分不清记借方还是贷方的时候,你要逻辑判断是什么要素增加,什么要素减少。交易性金融资产还一个问题是投资收益问题,注意转让的投资收益(不包括收到股利或者利息),转让的投资收益有一种验算,就是最终处置也就是卖出去的价格减去买进来的成本的数字,要等于处置时投资收益的数字(如果投资收益分两步做,就注意投资收益加起来),不要去管中间的数字是如何变动的,因为中间的数字只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性房地产,这里我觉得考难题的可能性小,毕竟初级不是注册会计师那么强的综合性。投资性房地产,你注意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运用要求,还一个转换问题,书上很详细的,没多少技术性的东西。核算范围可能是选择题考到的,注意一个产权来判断投资性房地产。然后自用的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和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的,这里有些麻烦。然后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要注意了,这里最好放一起学,因为都涉及到初始计量,初始计量又都包括购买和自建/自创,后续计量都包括折旧或者摊销,都包括处置。看书的时候在一起注意联系区别。再然后就是负债了,负债的难点我个人觉得是应付职工薪酬,尤其是物品的发放是个难点的地方,这里注意如果是商品就要视同销售,注意视同销售按照销售价格来算,还是按照成本来算应付职工薪酬。注意一个税。如果是固定资产,比如租用车或者房子给管理人员,注意折旧。然后应交税费绕口,应交消费税,注意是连续生产还是收回后直接对外出售。哪些是算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哪些是算入管理费用,这里一定要注意,也是选择爱考的。接下来是所有者权益,这里内容也少,好理解,没多少可讲的地方,注意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吧。注意资本公积涉及到还挺多,你比如投资性房地产的某类经济业务,与资本公积有联系,注意核算范围。然后利润分配和未分配利润吧,这里也有点特殊,没什么对比的。收入,注意代销,在做代销的时候,注意是买断的还是代理的,这里两种情况。还有建造合同。注意销售收入确认的时间,一定要注意,比如广告收入,会员收入的确认时间,是比较重要的。成本费用,记少不记多,记住财务费用的核算内容吧。其他的销售费用是与销售有关的。除开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其他都是管理费用了。利润,记住分布式利润表,书上会给一张表,不要去死记公式,把表,表上每一步都有黑体字,记住黑体字,按照顺序最后算到净利润,每一步计算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财务报表,注意,这个年年考,到底是考资产负债表,还是考利润表,还是考现金流量表,要注意。资产负债表,如果考这个,那么你发了,财务报表肯定考的,重点是些对分录。财务报表也会考客观。注意按照什么数字,到底是根据科目合计呢,还是要减,还是根据明细记,还是计算分析填列。建议大家仔细看看,你比如货币资金要根据银行存款,三个月内到期的,现金等合计填列。当然不只这一个。主要注意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的填列。这里你记的时候也有一个方法,就是前面所说的4个科目外。其他科目填列的方式都根据类型的,比如某一类的相似的科目就去记。关于后面的成本,这里不难,不复杂,注意借贷会就一般会,成本要计算的有。辅助成本分配问题,在产品与完工产品(尤其是约当产量的问题),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主要方法),然后副产品和联产品。成本的算法关键是分配率,分配率就是说几种产品耗用,要计算出分配率就是关键问题。只要你算出是个整数,就对了。辅助成本分配的问题,注意是顺序分配还是交互分配。在产品完工产品约当产量注意,约当产量的问题,注意书上原材料是一次投入,还是每一步开始一次投入,还是随着进度陆续投入,这个就注意了。还要注意一种方法就是消耗定额。品种法,一般不会考,把分录全部写出来,然后成本费用类科目归集。分批法注意表,最重要的是简化的分批法,就是完工了才归集。分步法注意还原。这里说说成本看表的问题吧。一定要注意,一张表,竖着看是加法减法的问题,一定要按照 月初+本月=在产+完工。斜着看,就是算分配率的问题,是除法。经济法基础:2010年与2009年比,改了一章。准确的说经济法基础是包括了税,这里没啥说的。学税,一定要注意,计税基础,初级的经济法基础的税,大题出起来肯定不复杂。与注册会计师的税法比,判断的东西部多。学税好归纳的地方是,税是按照定义,征收对象,纳税范围,纳税义务人,计税基础,纳税时间,纳税地点,税收优惠,这么一个顺序这么列下来的。所以你有空的话,自己罗列一下。

231 评论(9)

可爱哆咪

非会计专业考生考初级会计难吗

102 评论(13)

阿拉丁摸神灯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解析:

长期股权投资是会计学习内容中,比较难的一章,这一章的学习还关系到后面要学习到的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内容的学习的,所以掌握好这一章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一章学习不好,那么,以后在学习那两章知识的时候一定也是受到阻碍的。

这一章的学习与其他章节是有所不同的,理解起来是比较有一定难度的,属于会计中所谓“高层次性”的知识,所以在深学习时,不要力求速解,心越急,反而会越觉得太难。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一这章,必须先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打持久战”,学到哪里不懂了,马上停止!然后对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思索与总结归纳,不要马上在开始这一章的学习,过一段时间后,再开始第二次学习,这时你就会发现,比上一次的学习会有很大的理解与进度的。就这样不断的学习、休息、再学习、再休息。反复四到五次后,你就可以彻底的清楚了,这将为你以后学习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后面的学习就相对会容易些!

既然你提到了权益法,那我就给你简单的总结一下吧:

权益法的适用:只适用于两种,和一种特定的情况!两类分别是,合营与联营,也就是具有共同控制的投资和具有重大影响的投资两类。也就是说,企业的投资在被投资单位有相当的份额,虽然不能一言即定,但是却是有相当的话语权的,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决策的确定与走向的,当然我们通常见到的份额比例,只是一个数字上的表示,这个数字表示,并不是绝对性的条件。而是其是否有话语权,是与有可能影响决策确定,才是最为根本性的条件。

另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在控制的情况下,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最终是要用权益法来核算合并报表的,这一点,你先知识一下就可以了,等以后你学习到,你自然就会明白了!

权益法的初始入账成本的调整:我们知道除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外,其他的各类长期股权投资都是以其实际投资出的资产或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对价,来作为初始投资的成本的。而对于权益法的核算时,其还要在后续计量之时,对其初始投资成本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作出判断的。那么这个判断的标准就是,“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所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作比较,如果前者大,那么说明的商誉,不作调整,内含在投资成本中;如果是后者大,那么,说明被投资单位给了一定的优惠或者让步与让度,这部分差额就得作为一种利得收益,同时将此差额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的。(但是注意,初始投资成本与入账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数值也是不同的)。

后续计量:后续计量的第一步,就是上面所说到的是否调整的问题与相应的处理。之后,就进行了真正我们认为的权益法了。这种核算方法有一个要点,你的记好了,这也是核心所在:所谓权益法,就是以权益为核算的依据,这个权益是谁的权益呢?那就是“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一变化时,那么我就该对我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了,他的权益不动,那就与我的长期股权投资就没有关系了,这就是权益法的核心要点,那么人家的所有者权益动了,我就按我的持股比例或者份额来计算我相应的比例数额,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关键,就是你得两眼“盯”住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它不动,我不动,它一动,我就跟着动!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170 评论(11)

amy229815572

非常理解你的感觉,我今年考中级,非专业人员自学。我当时看这一章的时候,也很郁闷,后来花了整整两个星期,彻底搞透了,现在回过头来,感觉好简单。

但是不幸的事,2015教材彻底改了。我都崩溃了。不过还好,花了一天时间,就明白了。自从弄明白了长投,我就感觉自己没什么不能理解的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给你发个图片,这一章的框架如图

真没什么难的地方

171 评论(15)

上海大徐

应该是有点难度的,不过我们老师说比上岗证一难不了多少,就是多了成本那块,我上岗证刚挂,我也不是会计专业的,我同事也在考初级,挂了一次,她和我一样比较贪玩,可以去报个培训班,一半只要每节课都听,题目都按时完成的话,都能过的。

168 评论(12)

纵横四海2000

好过的,我就是零基础的会计初级通过者,我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教材看了一遍,把题库刷了一遍,就这么过了。

21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