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4

是芬妮呀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中的利润分布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红桃小K子

已采纳

企业利润 分配,首先是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如仍有剩余的,计算所得税,然后形成净利润,按照章程规定,提取 法定公积金 、任意盈余公积后,可以按协议规定或出资比例向投资者分配利润(需要按照章程或协议规定召开 股东大会 )

会计中的利润分布

93 评论(9)

Leven小万

财务管理中的利润分配主要是指:未分配利润中本年及历年累计利润、投资收益、分红、分息等。

344 评论(15)

殷血丹霞

管理中的利润分配主要是根据会计核算以及经过审计后企业的实际的未分配利润,进行一个利润分配额的过程。

331 评论(10)

贪吃的小四

一般企业利润分配活动包括: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3、向优先股股东发放优先股股利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5、向普通股股东发放普通股股利利润分配是企业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年度) 内对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以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配。拓展资料:利润分配基本原则:依法分配原则企业利润分配的对象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这些利润是企业的权益,企业有权自主分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利润分配的基本原则、一般次序和重大比例也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利润分配的有序进行,维护企业和所有者、债权人以及职工的合法权益,促使企业增加积累,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国家有关利润分配的法律和法规主要有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企业在利润分配中必须切实执行上述法律、法规。利润分配在企业内部属于重大事项,企业的章程必须在不违背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对本企业利润分配的原则、方法、决策程序等内容作出具体而又明确的规定,企业在利润分配中也必须按规定办事。资本保全原则资本保全是责任有限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性原则之一,企业在分配中不能侵蚀资本。利润的分配是对经营中资本增值额的分配,不是对资本金的返还。按照这一原则,一般情况下,企业如果存在尚未弥补的亏损,应首先弥补亏损,再进行其他分配。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原则债权人的利益按照风险承担的顺序及其合同契约的规定,企业必须在利润分配之前偿清所有债权人到期的债务,否则不能进行利润分配。同时,在利润分配之后,企业还应保持一定的偿债能力,以免产生财务危机,危及企业生存。此外,企业在与债权人签订某些长期债务契约的情况下,其利润分配政策还应征得债权人的同意或审核方能执行。多方及长短期利益兼顾原则利益机制是制约机制的核心,而利润分配的合理与否是利益机制最终能否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利润分配涉及投资者、经营者、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企业必须兼顾,并尽可能地保持稳定的利润分配。在企业获得稳定增长的利润后,应增加利润分配的数额或百分比。同时,由于发展及优化资本结构的需要,除依法必须留用的利润外,企业仍可以处于长远发展的考虑,合理留用利润。在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处理上,企业应贯彻积累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提取盈余公积金和分配给投资者利润的比例,使利润分配真正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22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