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色计
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规划的是:2020年全国持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书人数达到500万2017年底,全国持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书的人数是:443万2017年底,全国持有“中级”会计职称证书的人数是:180万2017年底,全国持有“高级”会计职称证书的人数是: 14万2015年初级会计报名人数是:128.90万 通过人数是:32.0万 通过率:25.0%2016年初级会计报名人数是:145.16万 通过人数是:未公布 通过率:不详2017年初级会计报名人数是:186.68万 通过人数是:38.3万 通过率:20.5%2018年初级会计报名人数是:403.60万 通过人数是:暂未公布 通过率:暂未公布假如2018年初级会计的通过率是20%,总报名人数403.60万×20%=80.72万到不了2020年就能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全国持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书人数500万啦!这样一来,相比之下中级和高级的人员比例显得就更少啦!会计人才结构比例失调的状况在不断加剧!随着会计行业的饱和、会计底层人员过剩情况的加剧,以及AI财务机器人替代会计文员、替代报税员工作的趋势日益临近单纯只靠加大考试难度、逐年降低通过率的方法,来控制底层会计人员的数量,提升底层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已经是非常有限了,若不从报名资格上加以限制(之前是高中以上学历即可报名考试)底层会计人员数量大、增速快、专业度低的问题会愈加严重另一方面,非会计专业人员采用速成方法通过考试的比例逐年递增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既没有经历过专业的会计高等教育,同时又没有实际从事过会计工作仅仅只是采用考前突击的办法通过了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严重影响到了中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借助毕业证求职会计工作的通道同时也严重违背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考试宗旨基于上述原因,2019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资格条件亟待改革改革建议:限制“会计类大专及以上学历”或“非会计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且从事会计工作满三年以上”方可报名同时限制:非会计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三年以上需要有连续三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档案记录方可满足报名条件
有前有钱
初级会计考试每年只有20%不到的通过率,这也在提醒大家,这个考试还是不容小觑的。鉴于有些本专业的学长因为太过轻视最后白跑一趟,所以我很慎重地制定了一个月的备考计划,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看书,看网课和做题。
很多财会专业的学生会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会计基础,不用看书,多做点题就够了,这点真的是一个误区。专业课学习的内容和初级会计考试的内容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财会专业出身的学生考这个证最大的优势只是有了一定的会计基础,更容易理解考试内容而已。
教材我选的是轻一。官方教材里的知识点太碎了,而轻一上已经总结好了重点,用起来更方便。轻一到手之后我先大概翻了一遍,了解了一下考试内容,有很多陌生的概念,但感觉也不是很难理解。
因为有了一定的基础,考试内容中的很多不熟的知识点和概念学习起来还是没有压力的。但跟着教材学习有一个弊端就是看书时候信心满满,做题时候还是蒙圈,这种情况就是这些内容学了,但是没有做到学以致用,所以我去看了网课,可以提高对考试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
听南老师讲题时候把每一个做题步骤都详细讲解一遍,我感觉自己对知识点掌握地更牢固了。再遇到类似的题,我就知道该怎么具体分析了,只要按照南老师讲解的做题步骤去做,再把数据带入进去就能把答案算出来了。
而且南老师把握考点很准,我做题时候经常遇到他强调的那些高频考点。所以后来我特意把这些考点认真复习了好几遍,直到掌握牢固,这样我考试过线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最后的一周,我就开始以做题为主,但没有做很多,而是有选择的去做,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做一套卷子。做卷子时候就发现很多题型南老师都曾经讲过,但因为我的粗心大意还是没有做对,所以又专门去听了一遍南老师对这些题型的讲解。
最后做的那几套卷子成绩都很不错,这也让我觉得信心十足。正式考试的时候,很轻松地就完成考试,也很顺利地拿到了证。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