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gar糖果君
做法是正确的。其他的信息可以不看,单看这销售的100台。
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1.3*100
存货跌价准备 0.1*100
贷:库存商品:1.4*100
结转的跌价准备:
300是已经计提的跌价准备4200是无合同部分的成本
140是无合同销售的成本,按照百分比结转。
借:存货跌价准备10(300*140/4200)
贷:主营业务成本10
故:影响4月的主营业务成本金额为140-10=130(万元)
账务处理
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的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主营业务成本
好色上上签
这题已经不是单纯的会计问题,还涉及到了税法,差别就在转让专利技术是否征收增值税。2016年5月31日营改增完成后才全面实行专利权转让征收增值税,之前只是试点,而且转让专利权的增值税税率也不是17%(试点纳税人转让专利权免税)。所以这里按照转让专利权属于营业税应税项目考虑,别纠结了~
二月的小桃子
打个比方。企业有一个100万的固定资产,分5年计提折旧,但是税法规定是分10年。假设本年税前利润为100万(假设这个里面还没有扣除折旧,扣除折旧之前才是正常的税前利润),除了上面影响之外没有其他暂时性差异。从会计角度上来说固定资产本年应当计提100/5=20万的折旧,但是税法上是100/10=10万的折旧。从会计角度上来说应当交100-20=80*25%=20万的所得税,但是站在税法角度上来说只能扣10万,所以要交100-10=90*25%=22.5万的所得税本年税法上多交税,这个多交是站在当期会计角度上来想的。假设到了第六年。其他条件不变会计上折旧已经提完了(分5年计提,第6年就计提完了)那么当年会计税前利润就是100再*25%=应当交25万的所得税,但是税法上仍然可以扣除10万的折旧,那么税法上是交100-10=90*25%=22.5万所得税,从会计角度上来看是应当多交税,但是现在少交了。所以是当时多交税,现在少交税,但是从总体来说税的金额还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每年不一样,您再想一下,祝您学习愉快。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