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40

我爱蟹爪兰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美会计的不同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苏州小诸葛

已采纳

问:审计学和会计学的区别是什么

会计学是就当会计的和干财务管理的。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资料进行审计,以对其经营业绩做出评价的过程。

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经济、法律、管理等知识,具有会计、财务、审计专业理论与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审计机构从事会计、审计、财务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初级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等。

审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经济、法律、管理等知识,具有审计、会计专业理论与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审计机构从事审计、会计、财务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初级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基础、注册会计师审计、计算机审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准则、会计信息系统等。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中美会计的不同

332 评论(10)

爱生活的哒哒

中国会计大多数是记假帐的。

334 评论(10)

大雪压青松丶

中国会计制度与美国会计制度的差异就在于IFRS、US GAAP的不同。

一、在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不同

1、 IFRS规定禁止使用后进先出法。

2、US GAAP规定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

二、在存货减值的转回不同

1、 IFRS规定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需予以转回。

2、US GAAP规定不可以转回。

三、在现金流量表中收取和支付利息的分类不同

1、 IFRS规定可包括在来自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

2、US GAAP规定必须归类为经营活动。

四、辞退福利不同

1、IFRS规定没有区分开“特别”和其他辞退福利﹐在雇主表明承诺会支付时确认辞退福利。

2、US GAAP规定当雇员接受了雇主提供的条件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确认“特别”(一次性)辞退福利;当雇员很可能有权享有﹐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确认合约性辞退福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制度

351 评论(8)

微微的辣

中美会计准则有实质性差别。

美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规则导向,更容易导致机会主义和盈余管理。目前的USGAAP共168号不是按要素制定的,是一种救火式的准则,哪里出了问题,立马会有相应的准则制定出来。

中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原则导向,强调实质重于形式,采购谨慎性原则、减少方法的选择、充分披露,以此来克服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财政部自2006年颁布新的会计准则以来,陆续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及3个解释公告。其中,在3号解释公告里提出了综合收益的概念。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时其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一旦出售,就会进利润表,以综合收益的形式反映。新准则修订了资产的定义: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金额可以可靠计量,淡化了“过去交易”,主要也是为了配合“未来”交易,如亏损合同等。

273 评论(8)

风舞飞雁

领学网为你解答:根据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本文现简析两者在会计处理方面上的10项主要差异,包括:固定资产采购计价、借款费用资本化、非货币性交易、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商誉、研究与开发费用、开办费、资产类政府补助、债务重组、所得税。固定资产采购计价中国准则规定,固定资产一般以其历史成本或净值计价。对改变折旧方法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国际准则规定,固定资产计价应当考虑公允价值的影响,包括资产重估和折现的影响。对改变折旧方法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假设某企业2003年1月1日购房,价款1亿元,分10年等额还款,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千万元。借款费用资本化中国准则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符合资本化条件时应予资本化,直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资本化金额=借款利息+辅助费用和汇兑差额。国际准则规定,用于构建资产的一般性借款符合条件可以资本化。资本化金额=所有专门借款费用-暂时投资收入。假设某企业2003年1月1日借入1,000万元专门借款用于建造厂房,03年平均支出为800万,企业将借入款项余额放入专项银行户口,利息收入为5万。根据中国准则计算的资本化金额=80万,根据国际准则计算的资本化金额=95万。这样,IAS比PRC多计入资本化金额15万,同时少确认利息费用15万。非货币性交易中国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的资产应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相关税费入账。国际会计准则区分了同类和非同类的资产互换,规定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同类资产按换出资产价值加相关税费入账,而不同类的资产交换按收到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损益=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短期投资中国准则规定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仅对跌价损失计入损益。国际准则规定短期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对市价与成本的盈利或损失变动都计入损益。长期投资商誉中国准则规定股权投资以投资成本计价,债权投资以成本,贷项计入资本公积。国际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日债务证券的投资以成本,按取得的可辨认应折旧/摊销资产的加权平均剩余年限摊销,如负商誉超过FV,超过部份立刻确认为收益。假设企业A用100万元购买企业B30%的股权,企业B净资产是200万元,但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是300万元。根据中国准则计算的股权投资差额=40万,根据国际准则计算的商誉=10万,此后分享被投资者损益时,需考虑因公允价值调整而产生的影响。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中国准则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资本化,只有为依法申请取得的自行开发无形资产而发生如注册费、律师等费用才能资本化。国际准则规定研究支出在其发生时确认为费用,开发支出符合一定条件时才确认为无形资产。开办费中国准则规定开办费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国际准则规定开办费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资产类政府补助中国准则规定企业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应于期末按应收的补贴金额记入补贴收入。国际准则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列为递延收益,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有系统并合理地确认为收益。债务重组中国会计准则规定按重组债权账面价值作为受让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重组利得不能确认为收益,而为资本公积。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按公允价值作为受让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差额计入损益。所得税中国准则规定所得税可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应付税款法按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纳税影响会计法需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并采用递延法或损益表负债法。国际准则规定所得税仅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即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并采用资产负债表负债法。假设某公司花费100万元开发成本,按国际准则规定需予以资本化,但税法规定计入损益。根据纳税影响会计法需借计递延所得税费,贷计递延税负债。例如A公司收购B公司,被收购B公司资产账面金额为1000万元,收购时按公允价1200万元调整。根据纳税影响会计法需借计商誉,贷计递延税负债。希望帮到你

354 评论(13)

猫猫的习惯

1、会计准则的结构层次不同。我国会计准则结构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构成,并将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内容归入了基本准则中,而国际会计准则却不存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之分。

2、会计准则的涵盖范围不同,我国会计准则涉及范围仍然较小,仅仅是一些较为常见的经济业务,而且规定得不够详细,可操作性较差,对一些新问题未能涉及。

而国际会计准则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41项会计准则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经济业务,具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

3、会计准则的侧重对象不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在于利润表,以收入、利润的恰当合理的配比为先,属于利润表观,而国际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则在于资产负债表,以资产、负债的准确计量为先,属于资产负债表观。

4、会计准则的计量模式不同。我国会计准则的核心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绝大多数情况下禁止使用公允价值;而国际会计准则的核心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以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以固定资产的计量基础为例,我国准则规定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

扩展资料:

中美两国会计制度的差异因素:

1、经济因素是直接影响会计发展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会计的优势和缺点比较明显,我国的会计制度在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干预和管制的前提下,其优势是便于宏观经济调控和对国内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弊端是制约企业会计的积极性难以应对变化万千的经济环境。而美国采取宽松自由的模式优缺点与我国截然相反。

2、法律因素是对会计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力的因素。

中国《会计法》对有关会计内容进行法律规定,且《会计法》是制定一切会计法规制度的母法,公司法等其他法律虽然也有少量会计规定,但处于附属地位。根本体制的不同是导致中美两国会计发展出现差异的直接原因。

3、人文因素是两国会计制度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人文因素对会计的发展有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影响。使得每个国家的会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国家的、民族的特色。美国是一个开放性的国家,民众对不确定、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弱,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有差异的因素;人们注重成就感、英雄感、决断能力和物质上的成功。

参考资料:中美会计制度比较与启示

9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