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高升移门
简论新会计准则下带薪缺勤理由的相关
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以下是我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新会计准则下带薪缺勤理由之论文范文。
【摘要】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自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准则中增加了带薪缺勤的相关处理。本文对新修订的职工薪酬准则中关于带薪缺勤的概念和分类进行剖析,并对带薪缺勤的会计及涉税处理进行探析,进而就新准则实施后企业对带薪缺勤理由的相关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带薪缺勤 累积带薪缺勤 非累积带薪缺勤
2014年1月,财政部颁发《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通知》(财会[2014]8号)(以下简称职工薪酬准则),该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新准则中对带薪缺勤进行了相关规定。
一、新修订的职工薪酬会计准则中关于带薪缺勤的规定
1、带薪缺勤的概念
职工薪酬准则第二条指出,带薪缺勤是指企业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
在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财会[2006]3号)以及相应的应用指南中均未涉及带薪缺勤的内容。本次新修定的会计准则第一次明确了带薪缺勤的概念,有利于规范相关的会计处理。
2、带薪缺勤的分类
职工薪酬准则第八条指出带薪缺勤分为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两类。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结合我国企业的做法,在实务中,累积带薪缺勤分为离职时未使用部分可获得货币补偿的带薪缺勤和离职时未使用部分不能获得货币补偿的带薪缺勤;非累积带薪缺勤也分为未使用时可获得货币补偿的非累积带薪缺勤和未使用时不能获得货币补偿的非累积带薪缺勤。不同的类别在会计处理中有所差别。
二、新修订的职工薪酬会计准则下累积带薪缺勤的会计及涉税处理
1、累积带薪缺勤的'会计处理
根据职工薪酬准则的规定,对于累积带薪缺勤,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进行确认,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的带薪缺勤制度,区分离职时未使用部分可获得货币补偿以及不能获得货币补偿的情况分别进行账务处理。
(1)累积带薪缺勤当年未使用。根据规定,员工未使用的累积带薪缺勤,在职工提供服务时确认。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相关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金额为累积带薪缺勤天数乘以员工日薪。
例1:根据甲企业的职工薪酬管理制度规定,甲企业的M管理人员每年可享受8天带薪年假,当年未使用的年假可结转下年,截止2013年12月21日M未享受带薪年假为5天,M的日薪为200元。
账务分析:根据规定,员工未使用的累积带薪缺勤,在职工提供服务时确认。2013年12月31日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1000(5?鄢200)
(2)享受带薪缺勤。根据规定,享受累积带薪缺勤时,企业支付了计提时确认的支付义务。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贷记“银行存款”,金额为享受的累积带薪缺勤天数乘以员工日薪。
例2:承例1,M在2014年享受了3天带薪年假,休假期间工资正常发放。
账务分析:根据规定,享受累积带薪缺勤时,企业支付了例1中的确认的部分支付义务。另需要计提未使用2014年年假8天的相关义务。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600(3?鄢200)
贷:银行存款 600
借:管理费用 1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1600(8?鄢200)
(3)离职时未使用的带薪缺勤可获得货币补偿。需要分两步来进行会计处理,第一步计提补偿标准超出已计提的部分,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相关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金额为未使用累积带薪缺勤天数乘以日补偿标准减去未使用的天数已经计提的部分。
例3:承例2,M在2015年初离职,离职时未使用的年假为10天。假定甲企业规定未使用的带薪缺勤可获得货币补偿,补偿标准为日薪的3倍。
账务分析:由于离职时按日薪的3倍作为补偿,会计处理需要分两步来做,第一步计提增加的2倍日薪,第二步支付,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4000(10?鄢2?鄢200)
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6000(10?鄢3?鄢200)
贷:银行存款 6000
小珠珠123999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第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一)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二)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三)上述(一)和(二)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上述原则适用于货币性职工薪酬和非货币性职工福利)。二、职工薪酬包括企业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给予的所有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和其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所以,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有以下两个方面:1、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因职工离职已经不再服务于企业,则难以认定受益对象,满足准则第六条确认条件的辞退福利直接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2、支付给因公伤亡职工的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抚恤金,因职工伤亡不再为企业提供服务,也属于难以认定受益对象,应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三、详细规定请参看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 指南及有关教材的讲解。
小白胖了
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下简称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下简称FVTOCI)。
名词释义:
1、FVTOCI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如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会计学2007年新增加的会计科目,主要为了适应现在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出现的市场交易,取代了原来的短期投资,与之类似又有不同。
2、FVTPL 意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通常是指该金融资产不满足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条件时,企业仍可在符合条件的某些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按其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渴望丰收
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是指就经济业务的具体会计处理作出规定,以指导和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于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令第33号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基本准则提纲包括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会计报表要素;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等十一章内容。企业会计准则的类别:1号——存货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4号——固定资产准则;5号——生物资产准则;6号——无形资产准则;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8号——资产减值准则;9号——职工薪酬准则;10号——企业年金基金准则;11号——股份支付准则;12号——债务重组准则;13号——或有事项准则;14号——收入准则;15号——建造合同准则;16号——政府补助准则;17号——借款费用准则;18号——所得税准则;19号——外币折算准则;20号——企业合并准则;22号——租赁准则。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