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草黑锅
(1)可以,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保证人或者物的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2)可以,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或者物的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承担了担保责任的担保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担保人清偿其应当分担的份额
北条真理
预计负债是指根据或有事项等相关准则确认的各项预计负债,包括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重组义务以及固定资产和矿区权益弃置义务等产生的预计负债。总体思路:或有事项应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才可确认为预计负债:(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1.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1)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借:固定资产贷:预计负债(2)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应将各期负担的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借:财务费用贷:预计负债2.债务重组:对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会涉及到或有应付金额,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应确认预计负债,如或有应付金额在以后会计期间未发生,应冲销预计负债借:预计负债贷:营业外收入3.未决诉讼:借:管理费用—诉讼费营业外支出—罚息支出贷:预计负债4.债务担保:借:营业外支出—债务担保贷:预计负债5.产品质量保证:通常在产品售出后,根据产品质量保证条款的规定、产品的销售额以及预计质量保证费用的最佳估计数确认产品质量保证负债金额。借:销售费用——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贷:预计负债——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按照当期销售总金额确定的产品质量保证是当期确认的金额,不是期末余额。实际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时借:预计负债——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贷:银行存款等保修期结束或不再生产(相应产品保证期满)借:预计负债——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贷:销售费用——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6.亏损合同:借:营业外支出—亏损合同损失贷:预计负债—预计退货7.附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企业如能在月底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应确认预计负债,并冲销已确认的收入和成本借:主营业务收入贷:主营业务成本、预计负债
紫茎泽蓝2011
你这个案例属于“物保与人保的竞存”方面的问题。根据担保法第28条、物权法第176条、担保法解释第38条第2款、第3款,先执行物保,次执行保证。所以:1、乙银行应首先选择丙公司承担80万,再要求丁公司承担20万;2、假设丁公司主动先承担全部100万,则之后可要求丙公司承担20万。(备注:以上结果都是建立在以下假设基础上的:1、此担保为一般担保;2、甲公司无力还款,就算是经法院强制执行仍无法再还1分钱。否则的话,丙和丁只需要承担剩下的份额就可以了)3、如果是连带责任担保的话乙银行就可以任意选择丙公司或丁公司承担担保责任。
Meow儿儿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定义及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区分(一)定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既包括有利的事项也包括不利的事项。(二)日后调整事项和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区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要对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而非调整事项不需要对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那么如何区分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呢?总的原则是:如果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已经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那么就属于调整事项,其余的则属于非调整事项。比如报告年度12月1日销售了一批货物,在次年2月1日发生销售退回(假设财务报告批准日为3月15日),那么其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如果该批货物是在报告年度次年的1月15日销售,而在同年的3月15日发生销售退回,则属于非调整事项。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一)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进行会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编制的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而对于重大的非调整事项应当在附注中进行披露。为什么调整事项需要调整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而非调整事项不需要调整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呢?因为调整事项是发生在报告年度,对报告年度会计报表进行调整能够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的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体现了可靠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但非调整事项是发生在报告年度的次年,比如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该事项影响不到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所以不应调整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但该事项是重大的,如不加以说明,将不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估计和决策,所以应在附注中进行披露。(二)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1、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报告年度的有关账目已经结转,损益类科目已无余额,所以不能用损益类科目的原型),调整完成后,要将“以前年度损益”科目结平,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注意:涉及损益调整的:会计政策变更:直接调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再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报告年度在年度终了时只剩“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有余额)3、不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的项目,调整相关科目。4、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数字:资产负债表调整期末数,利润表调整本年发生数,同时调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润分配”有关的本年金额。5、所得税的相关处理:(1)通常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可调应交所得税;(2)通常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可调递延所得税。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