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84

fabregas89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传统会计计算工具包括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馋猫也优雅

已采纳

有算筹、算盘。

1、算筹

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

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

2、算盘

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

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扩展资料:

1、算筹的计算规则

按照中国古代的筹算规则,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等等(到搜狗可以查)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

由于它位与位之间的纵横变换,且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摆法,所以既不会混淆,也不会错位。毫无疑问,这样一种算筹记数法和现代通行的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完全一致的。

2、算盘的计算规则

从右往左分别是个,十,百,千,万,十万,以此类推。最右边第一竖排,下面五个珠子代表一二三四五。当到五时,就拨动上面一个珠子。下面一个珠子代表一。上面一个珠子代表五。当第一竖排满十了就进到十位。同理。后面也一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算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算筹

传统会计计算工具包括

139 评论(13)

幽幽百合香sj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对于实用算术的研究是一个相当活跃的领域,不少人积极从事筹算算法的改进尤其是筹算乘除法的简化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如把筹算乘除需要摆放三层的摆法简化为在一个横列里演算,提出了求一、上驱、搭因、重因、增成、身外加减、损乘、九归等等筹算乘除捷法,并且其中一些方法还被编成容易上口和便于记忆的歌诀形式。元代到了元代,这种简化筹算乘除法的歌诀经过不断改进而更加简练和完备。这一时期新编成的比较重要的歌诀有“化零歌”、“归除歌诀”、“撞归诀”、“起一诀”等,如朱世杰《算学启蒙》记载有“化零歌”:“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三留一八七五……”即当时一斤等于十六两,这个歌诀就是以斤化两的算法。南宋杨辉也有斤价化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显然朱世杰的歌诀更为顺口易记。《算学启蒙》还记载了26句的“九归”(除数为一位数的除法)歌诀,如“二一添作五,逢二进一十”,“三一三十一,三二六十二”等等,也比杨辉的九归歌诀简单明确。此外,在元代还很流行“归除”,在做多位数除法时先“归”后“减”,以简化除法运算。贾亨《算法全能集》记有算法歌诀:“唯有归除法更奇,将身归了次除之。有归若是无除数,起一回将原数施。或值本归归不得,撞归之法莫教迟。若还识得中间法,算者并无差一厘”,其中提到的撞归诀和起一诀也趋于完善。如《丁巨算法》(1355)提到的撞归诀是“二归撞归九十二,三归撞归九十三……”,元末何平子《洋明算法》已将其改为“见二无除作九二,见三无除作九三……”等等。筹算口诀促成了珠算的发明以上这些口诀与珠算的口诀已经基本相同,只不过当时还是用于筹算而已。根据这些口诀作除法时,一念口诀便能立即得到商数。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熟练掌握口诀,具体计算本来可以变成相当简便的事情,然而当时的计算工具却还是那些不很便于取用的小竹条,因此手不应心的矛盾,也就是计算工具与计算方法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改进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而筹算口诀的完备,已经提供了更为简便的计算方法,于是,一种崭新的计算工具──珠算盘便应运而生了。珠算是在我国筹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计算方法吸取了筹算方法,尤其是筹算口诀的产生和改进,对于从筹算向珠算的演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38 评论(15)

jiyilianghq

财会工具大全可以从这里看看你需要哪些会计工具。

307 评论(14)

璞璞小熊娃

从事计算所使用的器具或辅助计算的实物。指算手指可算是最方便的计算工具。儿童学算,总是先扳动指头,成人表示数目也常常伸出手指。中国古代有“掐指一算”之说,欧洲直到15世纪还盛行着指算,现在有些地方的人还用手指来进行简单的计算,可见手指长期以来被用作计算工具。古代的计算工具1900年,潜水员在安迪基提腊岛附近发现一个青铜器具,上有齿轮和刻度盘,是公元前65年左右古希腊人用来计算天体运行的工具。意大利的庞培城,公元79年被火山岩浆湮没,直到20世纪才大白于世,在遗物中发现罗马时代的比例规。这些都是古代计算工具的实物。中国古代是用筹来计算的(见计算尺对数发明(1614)以后,乘除运算可以化为加减运算,利用这一特点,可制成对数计算尺。这是计算工具又一大发明。最早的设计者是英国的E.冈特,不过当时只是一些刻有对数的尺度,远未具备近代的形式。以后经多次的改进,才成为现代的计算尺。几次大的进步是:1632年W.奥特雷德发明有滑尺的计算尺,同时造出圆形计算尺。1652年R.比萨克、1657年S.帕特里奇制造有固定尺身和滑尺的计算尺。1850年法国的V.-M.-A.曼南将游标装在尺上,被广泛采用。19世纪末叶以来,种类繁多的计算尺一直是科学工作者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机械计算机和计算尺同时,17世纪另一项重大发明是机械计算机。最早的设计者是W.席卡德,他在给天文学家J.开普勒的信(1623、1624)中描述了自己发明的四则计算机,不过实际并未制作成功。第一台能算加、减法的计算机的创制者是B.帕斯卡(1642),现在还有几台保存在巴黎。1671年左右,G.W.莱布尼茨发明能做加、减、乘、除的计算机。现德国汉诺威藏有一台,是长1米的大盒子。自此以后,许多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经过L.H.托马斯、W.奥德内尔等人的改良之后,生产出多种手摇台式计算机,风行于全世界。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19世纪初,法国的J.M.雅卡尔,发明用穿孔卡片来控制纺织机。受此启发,英国的C.巴贝奇提出带有程序控制的完全自动计算机的思想。1822年他造出一台“差分机”的模型,1834年又设计一台“分析机”,由于机械技术等困难没有最后造成,然而已包含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组成部分。英国的G.布尔从1847年起开创了逻辑代数这一学科,为近代计算机的建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1880年美国的H.霍勒里斯与J.S.比林斯发明电动穿孔卡片计算机,使数据处理机械化,用于人口调查,获得极大成功。他们开办了造表公司,以后发展成为制造电子计算机的垄断企业-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德国的K.楚泽在1941年、美国的H.H.艾肯在1944年分别采用继电器,造出通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基本上实现了100多年前巴贝奇的理想。20世纪初电子管的出现,为计算机的改革开辟了新的道路。由于军事上的迫切需要,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有关单位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命名为“电子数字积分仪与计算机”,简称ENIAC。主要的设计者是J.W.莫克利和J.P.埃克特等,J.冯·诺伊曼也曾参与工作,改进其设计。此机使用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功率150千瓦。1946年初正式投入运行。早在ENIAC诞生之前,英国的A.M.图灵就提出了“理想计算机”(后称为图灵机)的理论,探讨了通用数字计算机制造的可能性。他并在1943年实际造出破译密码的计算机,在时间上还早于ENIAC,但由于军事保密,外人未知其详。40年来,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高速发展,所使用的元件已经历了四代的变化。第一代使用电子管,第二代使用晶体管,第三代使用集成电路,第四代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1983年底中国第一台亿次“银河”计算机诞生,标志中国已进入研制巨型机的行列。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已远远不止是一种计算工具,它渗入人类几乎所有的活动领域,正改变着整个社会面貌,使人类历史迈入一个新的阶段──电脑时代。

332 评论(8)

蓝色晚风blue

一、运算工具不同

传统的手工会计计算工具是算盘或电子计算器,计算过程是重复的,因为不能存储计算结果,人们一边计算一边记录,工作量大,速度慢。

会计电算化的计算工具是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可以自动及时地存储计算结果,只要输入原始数据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

二、信息载体不同

传统手工核算所有信息都是以纸质为载体,占用空间大,不易保存,查找困难。

会计电算化除了必要的会计凭证外,还有可用的磁盘、磁带作为信息的载体,它占用空间小,便于保存,便于查找。

三、帐薄规则不同

传统的手工会计规定日记账、总账要使用这类账簿,明细账要使用活页式账簿,会计记录中的差错,应当采用划线法和红字法更正,帐户页中的空白行,空白页应使用红线划掉。

电算化会计不使用传统手工会计的纠错程序,通常注册数据,不能改变(当然,或辅以技术控制),即使有错误,只能使用正确输入改变券,为了留下一个变化痕迹。需要打印帐户页的空白行,空白页可以手工处理。

123 评论(13)

熊猫小胖

有算筹、算盘。1、算筹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2、算盘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扩展资料:1、算筹的计算规则按照中国古代的筹算规则,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等等(到搜狗可以查)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由于它位与位之间的纵横变换,且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摆法,所以既不会混淆,也不会错位。毫无疑问,这样一种算筹记数法和现代通行的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完全一致的。2、算盘的计算规则从右往左分别是个,十,百,千,万,十万,以此类推。最右边第一竖排,下面五个珠子代表一二三四五。当到五时,就拨动上面一个珠子。下面一个珠子代表一。上面一个珠子代表五。当第一竖排满十了就进到十位。同理。后面也一样。

265 评论(13)

moon黄月月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 1、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进行核算的方法。所谓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复式记账是与单式记账相对称的一种记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 3、填制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凭证必须经过会计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核。 4、登记账簿,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登记账簿就是将会计凭证记录的经纪业务,序时、分类地记入有关簿籍中设置的各个账户。 5、成本计算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已确定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6、财产清查,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保持账实相符的一种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往来款项的结算情况,监督各类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合理使用。 7、编制会计报表,一般就是对经济业务的数据汇集的一个过程。

8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