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0

lulubukema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indydaniel

已采纳

首先,把该固定资产的市场买入价格(或者分期付款的每期金额按照相应的折现率计算出现值)与现在的付款额的差就是未确认融资费用。

中级会计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357 评论(13)

阿富汗小海参

其实未确认融资费用可以理解为未来应付利息,长期应付款可以理解为未来应付本金和利息。所以应付的本金余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所以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实际利率=(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际利率。1.未确认融资费用=购买固定资产总价款- 购买价款的现值。2.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3.期初摊余成本=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拓展资料未确认融资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有关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当期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 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所反映的内容,是融资租入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的融资费用,换一个角度,我们可将其理解为由于融资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在租赁期内的分摊。也可视为承租方必须向出租方支付的因融资而产生的利息,因为融资租赁本身就包含了融资的目的。

92 评论(10)

小特别16

一、中级会计考试科目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覆盖面广,出题综合性强。《中级会计实务》被大部分考生视为中级会计考试难度之最,因为其涉及的经济业务较多,综合性较强。尤其是长投、合并报表、所得税、金融资产这些难点,更是增加了大家对这个科目的畏惧心理。同时,复习内容较多,知识覆盖面相对来说比较大,书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成为考点,而且出题形式比较灵活。

《财务管理》:题量较大,覆盖面广,侧重于理论结合实际。《财务管理》因为公式复杂、计算量大、有一定综合性,也是令很多考生头疼,被广大考生列为第二难科目。

《经济法》:知识点多而杂,容易混淆,但是相对最简单。经济法内容最少,也比较基础,虽然需要大量记忆,但一般考生都认为比较简单,备考花的时间也较少。

入口在哪儿:

二、2022中级会计考情预测

《中级会计实务》

虽然《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但是考查的重点也是非常突出的!如长期股权投资、收入、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财务报告等章节的考查频率以及分值占比还是比较高的!在历年考试中,重点章节以及重要知识点基本上都会在主观题上有一定体现,大家在学习重点章节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主观题的练习!由于中级会计实务主观题分值达到55分,因此掌握好重点章节,更有利于通过考试!

对于2021年的考情预测如下:

1、固定资产一章,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知识点根据新租赁准则调整,将会在考题中分一杯羹;

2、基础章节存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会作为一部分主观题进行考查;

3、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收入、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财务报告依然是考试的重点。

更多关于注册中级会计师相关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273 评论(12)

寒江之月

报考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要抓紧时间复习啦!下面梳理了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知识

(一)不计提折旧的两种固定资产:

1、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土地,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期限的确定:

1、确定租赁期满企业取得所有权,按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2、租赁期满固定资产归还出租方,按租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中较短者计提折旧。

(三)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

1、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停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为已经转入在建工程,不再属于固定资产);

2、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3、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折旧之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折旧期从年初开始

1、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不考虑残值)

2、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已提折旧-残值)/2

(二)折旧期从年中开始(分段计提,折旧第二年要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的方法提满)

1、第一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月数/12

2、第二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上年剩余月数/12+(固定资产期初净值-上年全年折旧)*2/使用年限*本年剩余月数/12

3、以此类推

4、最后两年的折旧额会涉及3个年份,计算时考虑残值,变为直线法。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

(一)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二)举例说明: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1、折旧年限3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3/(1+2+3)=3/6,第二年为2/6,第三年为1/6.

2、折旧年限为5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5/(1+2+3+4+5)=5/15,第二年4/15,第三年3/15,第四年为2/15,第五年为1/15

注意:如果折旧期是从年中开始,也要分段计提,第二年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折旧率补足,再按当年折旧率计算当年余下月数的折旧。

19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