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夕玲儿
会计准则分为 通用的 和非通用的 通用的就是啥企业都能用 而非通用的会计准则 就不通用了 一种企业有一种企业的会计准则 比如建筑业有专门建筑业的会计准则,商品流通有专门商品流通的会计准则 明白吗
十十十月
京东这次盈利跃升发生的时间点相当巧妙:目前京东和阿里两大巨头的在线销售其实都在同比下滑,因此两家都在寻找市场转型的关键节点上——上个月末阿里宣布与百联联姻,实际上就是表明了自己进入线下零售业的决心。目前百联有4700多家线下门店,阿里可以利用自己的大数据资源来增强百联的供应链管理,另一方面利用百联门店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推动“支付宝”在线下零售领域的应用。以此实现双赢。当然京东也抓住了这波空隙,主动扩展了自己的家居品、食物、酒品这些高增长消费市场,这次Q4的盈利也直接与春节期间的销售增长有关。联系最近京东出售自己的金融分部,按照京东CFO黄宣德的说法(最近在Bloomberg的采访),这次出售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京东在这些消费市场上更好的打“价格战”,对手是谁当然不言自明。整个采访过程中的发言显得很有自信赢下这场“价格战”,不过是真有自信还是为了稳定(股)民心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从国外的投资机构来说,Morgan Stanley和JPMorgan总体看好京东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尤其是Morgan Stanley,最近提名京东 top Chinese internet picks for 2017 ;但像Bernstein等投行则更多地持保留态度。总体来说,整个市场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我们也会继续强势关注下去。
以心为马
1、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以及欧盟会计准则都在向实现会计准则的等效方向发展,努力实现其会计准则的等效。2、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差异主要在关联方的认定、部份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有不同但不构成差异的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公允价值的计量、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设定收益计划、恶性通货膨胀会计等方面。
哒Q小巧
1、资产负债表日后宣告发放的股利:国际: 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的负债,不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的现实的义务。这些股利应当依照IAS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中国:现金股利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中单独列示;股票股利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非调试项;2、债务人转让资产国际:公允价值中国:账面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和抵债资产的账面价值之查作为资本公积3、债权人抵债资产国际:公允价值中国:账面价值,不确定损失4、收入的计量国际:已搜和应收对价的公允价值中国:合同规定的金额或购销双方议定的金额5、收入的流入发生延时的计量国际:收款期较长的,采用未来应搜金额的价值中国:未折现的未来应收金额因成本效益原则,折现的不确定性;信息需求和提供信息的能力6、政府退换的增值税款的确认国际:当可能退回并且能够可靠计量时的确认中国:当收到现金时的确认7、长期投资期莫计价国际:允许采用成本或者重估金额计价,对于权益性有价证券,还可以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期投资价值,如果发生非暂时性下跌,硬条件其账面价值中国:采用账面价值与可回收金额孰低法计价;不允许不允许采用重估法8、重大影响的判断国际:考虑潜在表决权的影响可转换债券、股票购入或卖出期权,考虑在当期可实施性中国:直接间接用友20%以上的表决权,或其他标准没有考虑潜在的表决权9、短期投资未计价国际:允许用市价法或者成本法与市价孰低法加价中国: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不用市价法10、建造合同成本中包括短期借款费用国际: 如果公司的政策将借款费用资本化就包括中国:不包括11、前期差错国际:不区分重大差错和其他差错,合并为前期差错中国:区分重大差错和非重大差错12、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调整方法国际:追溯调整法未来适用法;追溯重述法取消了政策变更和差错调整的备选方法,不允许将前期的非重大会计差多仍然采用将累计影响数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项目中国:没有追溯重述法;前期的非重大会计差错仍才用将累计影响数计入当期损益(相关项目)的方法,这种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已经禁止13、会计证政策的自然变更国际:以前可以追溯调整前期财务报表或者解释对本期财务报表净损益的累积影响数,现在仅允许追溯调整中国:必须追溯调整,除非这样不可比14、现在折旧方法变更国际;属于会计估计变更,未来适用法中国:以前,做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追溯调整前期财务报表现按照财会(2004)号文,改变折旧方法会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15、下面有个参考资料 ;自己 下载看下:祝你好运!
心如蝶舞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自以为,其“公认会计原则”最为详细和完善,准则制定程序也最为充分、公开和独立。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分庭抗礼,试图成为国际会计惯例的样板。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会计准则在运用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美国会计准则繁复庞杂的体系,令人难以适从。迄今为止,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已制定了148项会计准则,其前任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和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布的“会计研究公报”和“APB意见书”只要未被FASB公告所取代则继续有效。三个准则制定机构所发布的会计准则洋洋洒洒数千页,虽然各项规定较为详细,可操作性亦较强,但其内容却比较分散,有时对同一事项的处理要用好几项会计准则加以规范,前后甚至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其次,对于一些新产生的交易和事项(尤其是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美国未能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致使会计造假者有机可乘,导致虚假或欺诈性财务报告的产生。其三,美国以前较少支持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惟我独尊,美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强权地位正在消失,而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正在扩大。因此,近年来,尤其是安然、世界通信等财务丑闻事件发生以后,美国开始对“公认会计原则”及其制定模式进行反思。迈向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之路 美国凭借其政治地位、经济实力以及最大资本市场所在国的优势,对IASC及其准则一直加以抗拒,同时却努力扩展“公认会计原则”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然而,近10年来,随着跨国融资活动的增加,外国公司寻求到美国上市的情况也日益普遍。这些外国公司在美国上市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它们的财务报表必须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加以编制或作出调整,这无疑增加了这些公司的负担。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有些外国公司迫不得已只好放弃在美国上市的机会,而另谋他就,在接受国际会计准则的国家寻求上市。因此在当前国际市场上,实际上存在着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这两套权威准则的激烈竞争问题。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只能接受一套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所以,美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甚至还有其他一些国家都在积极争夺制定“全球会计准则”的权利。 面对以上形势,同时迫于美国国会的压力,SEC和FASB等机构改变了以往总是以“老大”自居和我行我素的态度,开始与IASC建立联系,并在世纪之交主动出击,积极参与IASC的改组。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