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9

sanyuan617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盈峰环境会计公司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馨阳北京

已采纳

按照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年度报告需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编制完成。截至目前,A股环保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公布已经收官,一年一度业绩大比拼落下帷幕。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关于环保行业细分领域的分类,各机构尚未有统一定论,上述分类或许有所偏颇,标准设置也有可商榷之处,但我们试图通过这次统计来进一步了解环保行业。

2020年A股环保上市公司业绩如何?

年报是上市公司对过去一年经营状况及经营成果的书面报告,是公司向投资者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窗口。

报告期内,64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度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应收账款、每股现金分红、投资收益等重要信息,这份答卷能否让股东和投资者满意呢?

总体来看,64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2019年和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共计分别约为2086.68亿元和2197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共计分别约为151.19亿元和151亿元,同比减少0.19亿元。

除了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业绩指标之外,资产负债率、经营性净现金流和应收账款,则是衡量一家环保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资产负债率排行榜中 (见表1) ,2020年64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3.8%,与2019年相比有所下降。其中,天翔环境资产负债率最高,达98.53%;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ST科林和博天环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1.94%和88.76%;上海凯鑫资产负债率低至10.23%。

在经营性净现金流排行榜中 (见表2) ,2020年首创股份经营性净现金流为44.54亿元,可谓资金充裕,而东方园林经营性净现金流则为-7.46亿元,难掩其面临资金荒的困境。不过,整体来看,2020年64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总额为322.99亿元,其中55家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正。这一数据的变化反映出,环保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现金流

在应收账款排行榜中 (见表3) ,2020年64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总计为905.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1.27%。其中,东方园林应收账款最高,为85.4亿元;其次是碧水源,为73.66亿元;第三是中国天楹,为59.54亿元;联泰环保最低,为0.79亿元。

谁是营收“一哥”?谁又是“亏损王”?

在营业收入排行榜中 (见表4) ,中国天楹以218.67亿元夺得第一名,首创股份和盈峰环境分别以192.25亿元和143.32亿元夺得第二名和第三名,中国天楹连续两年跻身营业收入排行榜榜首。

64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超过百亿规模的公司有5家,分别为中国天楹、首创股份、盈峰环境、格林美和龙净环保,较2019年减少了两家,碧水源和启迪环境黯然离场;营业收入规模在50亿元(含)至100亿元(不含)的公司有6家,分别为碧水源、东方园林、启迪环境、高能环境、重庆水务和龙马环卫;营业收入规模在10亿元(含)至50亿元(不含)的公司有34家,不足10亿元的公司有19家。

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排行榜中 (见表5) ,排名却是另一番景象。重庆水务、首创股份和盈峰环境分别以17.73亿元、14.7亿元和13.86亿元夺得状元、榜眼和探花,而中国天楹以6.54亿元的成绩位于第8名。

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5家,除了前三名,还包括伟明环保和碧水源,分别是12.57亿元和11.4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足10亿元的公司有48家,中创环保、*ST科林和天翔环境在2020年实现止损转盈,分别为0.21亿元、0.1亿元和0.54亿元。

2020年共有11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登上亏损榜,分别是启迪环境、东方园林、中环装备、巴安水务、博天环境、万邦达、清水源、雪浪环境、德创环保、津膜 科技 和*ST美尚,较2019年增加了5家。

其中,中环装备、博天环境、津膜 科技 3家公司继续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9亿元、-4.28亿元和-0.87亿元,启迪环境则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7亿元成为2020年A股环保上市公司的“亏损王”。

启迪环境解释称,2020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公司建造服务类收入持续下降;二是公司对部分在建项目风险进行了重新评判,依据合同的相关约定和财务测算计提减值及损失;三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公司会计政策的规定,根据测算后的预计信用损失率以及按照个别认定方式,公司对应收款项计提预期信用减值损失。

谁得了“第一”却不是实至名归?谁1年亏掉了4年赚的净利润总和?

说完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排名,我们再来看看同比增长率。如果说,营业收入代表公司的吸金能力,那么同比增长率则说明了公司的发展势头。

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排行榜前十名中 (见表6) ,从板块来看,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板块占据7席,水污染防治板块占据2席,环境修复板块占据1席。此外,监测与检测板块已经连续4年排名无缘前十。

从数量上来看,2020年共有23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负,其中巴安水务以-55.26%的成绩垫底。巴安水务解释称,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公司项目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项目周期整体拉长,影响当期收入。

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排行榜前十名中 (见表7) ,从板块来看,大气污染防治板块占据4席,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板块占据2席,水污染防治板块占据2席,环境修复板块占据1席,监测与检测板块占据1席。

从公司来看,中环装备、聚光 科技 、蒙草生态分别以1350.93%、1128.82%和280.77%夺得前三名。然而,中环装备的第一名并不是实至名归,因为其2019年和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34亿元和-4.9亿元。可以看出,中环装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50.93%,只是得益于计算方式罢了。

从数量上来看,2020年共有24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为负,其中德创环保以-2057.95%的成绩垫底。

德创环保解释称,一方面,国外在手订单执行进展受阻,国内环保工程项目延迟复工,导致公司整体销售额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根据诉讼进程并结合整体应收账款账龄及库龄等情况,公司对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营收同比增长净利润却同比下降,谁只是表面业绩靓丽?

以东方园林为例,其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7.26亿元,同比增长7.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2亿元,同比减少1048.38%。

0.73亿元和-4.92亿元,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着实让投资者大跌眼镜。东方园林给出的解释是,修正后的业绩数据与前次业绩快报的差异,主要是增加计提了较大金额减值损失。其中,增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4.42亿元,增加计提合同资产减值损失0.36亿元。

此外,另有15家环保上市公司出现“双降”情况,即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同比下降,他们是上海洗霸、碧水源、龙净环保、上海凯鑫、东江环保、菲达环保、格林美、先河环保、远达环保、*ST美尚、清水源、启迪环境、万邦达、巴安水务和德创环保。

以上海洗霸为例,其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3亿元,同比下降9.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5亿元,同比下降14.16%。上海洗霸解释称,2020年度公司实际经营成果与年初预期计划目标存在一定差距,除了受到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公司2018年底牵头承接的河钢产业升级全厂水处理中心EPC项目实施成本增加,以及中石化元坝气田采出污水处理项目结算价格调整,导致公司年度整体收入有所下降,加之部分项目主要成本增加较大,影响报告期内相关板块业务的利润水平和年度整体业绩。

(文章首发于《环境经济》2021年11期封面报道,作者:雷英杰)

盈峰环境会计公司

146 评论(9)

小托0207

一、环境会计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改革开放的20多年期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中国政府于1994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会计作为动态社会秩序的形成要因”(黑泽清,1991年),当然不可袖手旁观。欧洲共同体(EC)在1990年12月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环境审计法案,从此,环境会计开始逐渐受到会计学界的重视。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希望依靠数据来建立更好的环境管理基础。正如日本学者小川正树所说,环境会计的“数据对于减少污染而言,比20年的管制规定更有效”。因此,生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会计的核算监督和报告评价。发展生态经济,应当建立和实施环境会计,这是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和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确立“绿色经营”的新理念,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绿色经营系统是环境会计发展的微观背景,而环境会计则是绿色经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及其经营者的“受托责任”既包括经济的受托责任,也应包括社会的和环境的受托责任。对企业及其经营者的环境受托责任的认定和考评,需要借助于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发展生态经济,传统的GDP统计核算方法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修正,而“绿色GDP”(传统的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为部分的虚数)的计算和核算,又需要以微观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为基础。二、环境会计的概念及研究现状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 Accounting),又称为绿色会计,是指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纳入会计核算,以有关的环境、会计法规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与属性,正确核算评估企业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并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环境信息的现代会计学分支,使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的应用科学。世界范围内,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其后,西方各国会计理论界将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相结合,着手研究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框架。1990年Rob Grany的报告《会计工作的绿化》,作为环境会计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环境会计研究已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中心议题。1992年,“世界管理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环境的四个纲领性文件,由此掀起了世界性的环境会计研究高潮。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90年代,我国逐渐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进而延伸至环境会计理论体系。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从而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建立环境会计体系,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三、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环境会计制度的构想目前发达国家的会计学界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并在会计实务中广泛实践,联合国也于1999年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相比之下,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较为滞后,实务方面更是进展缓慢。环境会计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建立环境会计制度已成为必然。当前我国环境会计制度应从几个方面研究和建立:(一) 从观念上看,树立企业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目前,企业的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对环境会计在建立健全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化制度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当更新传统观念,树立生态环境无害化的绿色文明理念,建立企业清洁生产的生态环境战略发展观念。其次是国家环保职能部门应加大环境保护,推进环境会计核算的宣传力度,借我国“绿色GDP”试点工作,建立适合我国的经济核算框架,促进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和发展。(二) 从理论研究方面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我国发展生态经济,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环境理论和方法体系。1.关于环境会计假设。与财务会计假设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增设可持续发展假设、多重计量假设等,构成环境会计的特殊假设。关于环境会计的主体,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环境会计既涉及微观(企业)又涉及宏观(政府);二是认为就是企业;三是认为政府作为环境会计的主体更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2.关于环境会计目标。从环境会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看,环境会计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目标,即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生态经济。在生产中要自觉地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并积极治理污染,降低环境负荷,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生产中走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少投入多产出,谋求发展生态经济。第二层次是具体目标,即充分披露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满足决策的需要。如披露环境资源的存量和流量及资源资产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环境资源所能产生的效益;了解环境投资总额、投资管理情况;了解环境费用支出总额及其具体用途等。3.关于环境会计对象要素。环境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在环境会计要素上,目前研究提出几种观点:一是“三要素论”,包括环境资产、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二是“四要素论”,包括环境支出、环境收益、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三是“六要素论”,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和环境利润。(三) 从实务方面看, 建立完整的环境 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环境信息要在环境报告中充分披露,增强披露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环境报告披露的内容,应包括环境问题及影响、环境对策,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披露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其中,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关键。环境会计报告可以是定量总结与定性描述相结合、价值量基础与自然量基础相结合、环境的财务影响报告与非财务影响报告相结合,并突出重视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的模式有两种:一是补充报告模式,即在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会计科目(如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等),会计报表(包括环境成本与收益表、环境业绩表和环境效益表等)和报告内容(有关环境方针、环境业绩、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预测等等)的方式报告企业环境信息;二是独立报告模式,报告内容包括;企业简介与环境方针,环境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废弃物、污染排放等信息,环境会计信息,环境业绩信息,环境审计报告等。(四) 从制度方面看,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会计的核算和监督依据会计准则,环境会计的核算、监督、披露和报告也要以环境会计准则为准绳。在进行绿色企业“三R”典型调研的基础上,尽快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这是实施我国环境会计的关键。建立中国环境会计制度就是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资源纳入企业的会计核算对象,从而使自然资本和社会效益,在企业的活动中通过会计核算,清楚明了地反映出来,便于评估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环境代价,从而有效引导和管理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之路。

15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