佼佼猪猪
资本G(商品总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购买生产资料而支出的货币额 C,另一部分是为购买劳动力而支出的货币额 V。c 代表转化为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v 代表转化为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因此,最初是C=c+v,例如,预付资本500元=410元+90元。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得到商品,它的价值=c+v+m(m是剩余价值),例如,410元+90元+90元。原来的资本C变为C′,由500元变为590元。二者的差额=m,即90元的剩余价值。这些概念都比较抽象,不知你看明白没有。
sisley0522
w、c、v、m依次分别为商品价值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商品价值=c+v+m,即商品价值 =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C+V+M可以表示社会总产值,也可以表示某个商品的价值,或某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总价值。简单的说c表示的是生产资料价值,v表示的是劳动力的价值,m表示的是剩余价值
如果以W代表商品价值,k代表成本价格,以p代表利润,那么,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则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的构成,即W=c+v+m=k+m,就进一步变成W=k+p,亦即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利润。
扩展资料
(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它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具体而言,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的。
(2)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称为财务成果等式,它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3)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一等式综合了企业利润分配前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V+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等式
妮儿1212J
C是指包含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V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由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M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简单说C就是原材料价格,V就是工人工资,M就是利润。
总资本C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生产一个剩余价值m。我们把这个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m/v叫作剩余价值率,并且用m'来表示。这样,m/v=m',因而m=m'v。
这个剩余价值如果不是同可变资本相对比,而是同总资本相对比,就叫作利润(p),而剩余价值m和总资本C的比率m/C,就叫作利润率p'。这样我们就得到:p'=m/C=m/(c+v),用m的上述的值m'v代替m,我们又得到:p'=m'v/C=m'v/(c+v)。
这个方程式也可以用如下的比例来表示: p':m'=v:C;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比,等于可变资本和总资本之比。
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利润率p'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m',因为可变资本v总是小于C,即v+c之和,可变资本加上不变资本之和;不过要把v=C这种唯一的、但是实际上不可能有的情形除外,也就是要把资本家完全不预付不变资本,不预付生产资料,而只预付工资的情形除外。
扩展资料
社会的价值与尊严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生活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个体比脱离社会与群体的个体更能成功地实现自己的愿望、目的与需要。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体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体自由”。
其二,个体的发展是以整个物种的进化发展水平为前提基础的,离开了社会共同体世代积累起来的文化遗产、文明成果或客观知识世界,任何个体要想有所发明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
其三,正如社会本位论者所看到的那样,个体是社会的产物,个体生活的大部分来源于社会、依赖于社会,个体只有生活于群体中,参与社会生活才能成为“人”。个体自我概念的形成也离不开社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价值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