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8

小苹果花苑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固定资产折旧企业会计准则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见卿心711

已采纳

原《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 新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为:“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2.使用年限超过1年; 3.单位价值较高。” 《准则》只是强调“单位价值较高”,没有给出具体的价值判断标准,并突出固定资产持有的目的和实物形态的特征。因此,可以参考原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价值的规定。折旧计提需要根据每项固定资产的年限和残值率分别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折旧企业会计准则

332 评论(10)

刘小刘1234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必须依照历史成本原则

184 评论(14)

123456789小姐

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①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应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终止确认时或划分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时停止计提折旧。为了简化核算,固定资产应用指南仍沿用了实务中的做法: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这与税法的规定也是一致的。②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③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④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确定折旧年限时应该考虑是否可以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会取得资产的所有权。比如融资租入一项设备,租期为3年,尚可使用5年。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是否会取得资产的所有权,则应按3年计提折旧,如果可以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资产的所有权,则应按5年计提折旧。⑤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⑥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140 评论(15)

辉煌人生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300 评论(8)

右耳在聽歌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般来说,有以下四种:

(一)年限平均法

(二)工作量法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四)年数总和法

一、年限平均法

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或: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年)=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年)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例:甲公司有一幢厂房,原价为5 000 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

要求:计算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

年折旧率=(1-2%)/20=4.9%

月折旧率=4.9%/12=0.41%

月折旧额=5000000×0.41%=20500(元)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实际)×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某企业的一辆运货卡车的原价为600 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0 000公里,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 000公里。

要求:计算该辆汽车的本月折旧额。

单位里程折旧额=600000×(1-5%)÷500000=1.14(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4000×1.14=4560(元)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减累计折旧)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 20 000 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预计净残值为 200 元。则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分别为:

双倍直线折旧率= 2/5 ×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 20000×40%=8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 (20000-8000) ×40% =4800(元)

第 三 年 应 提 的 折 旧 额 = (20000-8000-4800)× 40% =2880(元)

第 四 年 、 第 五 年 的 年 折 旧 额 =(20000--200)÷ 2=2060(元)

四、 年数总和法是加速折旧的方法之一 。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的减低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原价值 *(1- 预计净残价值率 )* 尚可使用年数 /预计使用年数的年限总和

例:有一固定资产原来价值 10 000 元,预计净残率为10%,使用年限为 5 年,要求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过程如下 :

第 1 年: 100000*(1-10%)*5/(1+2+3+4+5)=30000

第 2 年: 100000*(1-10%)*4/(1+2+3+4+5)=24000

第 3 年: 100000*(1-10%)*3/(1+2+3+4+5)=18000

第 4 年 : 100000*(1-10%)*2/(1+2+3+4+5)=12000

第 5 年: 100000*(1-10%)*1/(1+2+3+4+5)=6000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房屋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

(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二)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三)特殊情况

(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当期计提的折旧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

(2)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3)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11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