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15

柳絮天涯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行政会计常见问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eleba2013

已采纳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公开披露的审计报告以及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日常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1.原始凭证方面。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中,存在部分会计原始凭证的的失真现象。它不仅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财政收入减少。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会计核算中,同样也存在着相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行政事业单位核算的很多原始凭证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各项原始凭证要素的填写存在漏填、少填、不填现象。如:开票日期时常不填写;开票人、收款人,只填写姓不填写名,有的干脆不填写;购买单位的客户名称要么不填、要么填写不明确;项目内容、数量以及单位不填或少填内容的现象较为普遍;金额数字填写模糊,常出现漏填小写金额或大小写金额不符;有的原始凭证的填写表面上看符合规定要求,但实际上存在填写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很大。有些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忽视对支出的审核和控制,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有关制度规定,有的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而且有的领导签字不规范,白条入账情况较普遍,这样就给对方单位偷漏税金等违纪违规行为提供了方便。这些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不断被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原始凭证不真实。一是会计原始凭证填写的经济业务项目与实际发生的项目内容不符。诸如:明明是购物券,却填写为材料等品名,有的将不能报销的化妆品、手机、日用品等请客送礼的物品以“办公用品”为名,堂而皇之地通过虚假的凭据合法报销列支;国家严禁公款旅游,就以考察学习、研讨会等名义出据票据,予以报销。二是经济项目内容与发票使用范围、经营范围不符。如:使用商业零售发票,项目内容却填写为运输费,饮食业发票项目内容填为复印费,既给会计监督造成了困难,又难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三是使用过期作废发票及收费收据等。不按规定开具微机打印发票或不能同时全联次地复写开具发票,而是按各自需要“大头小尾”地开具各联次不统一的票据,造成支出方实际支出少,却以“大金额”票据列报,收入方实际收入大,却以“小金额”的票据列收入账。从中各得其所,从而达到了单位当事人侵吞公款,对方偷漏税款的目的;四是违规编制虚假的自制原始凭证。如:编造人员名单领取各种劳务费等款项;编造到农贸个体市场购买材料等自制凭证从而套取现金。 2.记账凭证方面。一是有的单位填写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写得过于简单;二是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处理业务不及时;三是有的事业单位在开设银行专户时,将相关收支业务的会计凭证单独记账、单独保管,未列入单位财务会计总账内管理,形成“账外账”和“小金库”。四是在年终结账时,有的单位制作会计凭证不是将收入和支出结转“结余”科目,而是将收入和支出相对转,不符合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使“结余”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单位的结余状况。五是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 3.账簿设置方面。一些单位没有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账簿,个别单位不设置总账,无法对各明细账进行核对、控制和平衡账务,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混用或一本账多年度使用,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经管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会计人员调动时间和经管人员责任不清。账簿登记发生错误时更正方法不规范,有的挖补、涂抹、刮擦,数字书写错误。 4.财务报告及其他方面。一些单位财务报告只有报表,没有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也存在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账表不符的情况。 (二)会计核算中内控制度不健全 有些部门、单位缺乏相互制约的财务监督机制,单位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移交不规范,内部会计管理失控,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乘之机。赊账过多、过滥,不能实行统一有效的管理。有些部门、单位为了地方利益,置国家政策法规于不顾,不仅擅立收费项目,而且隐瞒截留国家专项资金或单位应交财政的收入,有些部门、单位在法定账册之外另设账册,使资金体外循环,造成会计信息失直,也为一些人违法乱纪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些部门、单位有章不循,利用虚列支出、“坐收坐支”等方式转移预算外资金,致使“收支两条线”管理不能落到实处。有些部门、单位借管理财政专项资金之便,侵占、挪用专项资金,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资产负债管理无序 有些部门、单位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擅自扩大投资规模,随意超计划、超预算,不重视对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新增固定资产不记账,存在减少固定资产不冲账等问题,对此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有些单位甚至长期未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致使固定资产实有价值及数量无法落实。不仅固定资产如此,存货管理也是如出一辙。 (四)电算会计资料管理不完善 很多行政事业性单位施行会计电算化后,由于电算化会计核算的特殊性,一些单位的电算化会计资料不完善,加之没有及时修订相应的电算化会计资料管理制度和档案保管人员职责,造成电算化会计资料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甚至导致行政事业性单位会计信息泄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行政事业性单位会计电算化软件近年来频繁更换和升级,原相关的会计软件和文档资料也容易出现不相兼容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当,这部分会计资料不仅得不到有效的保管和发挥应有作用,同时也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另外,目前许多会计电算化单位的凭证、账表采用针式打印机打印输出,特别是用针式打印机打印输出的3年以上的纸质会计档案,很容易褪色造成字迹不清,难以完好地保存到规定的保管年限。长期下去,必然导致会计档案的不完整和不安全。

行政会计常见问题

141 评论(10)

欧比诺橱柜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1.会计岗位设置不符合要求。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因为人员编制缺乏和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等原因,不按规定设置专职会计人员,或由其他人员兼任,或使用无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2.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有些科目未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如有的单位经费支出、暂存款、暂付款未设二级明细科目核算;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如:有的单位将收入款项计入“暂存款”科目核算;会计报表、总账、明细账之间存在账表、账账不相符情况。3.对原始凭证审核把关不严。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没有按规定审核,有的单位报销的原始凭证没有按规定的内容填写,如发票未注明具体货物品名、规格、数量、单价、时间等,也未附相应的明细清单;报销手续不完善,存在没有经办人、证明人签字报销现象。有些工程项目无决算、无合同、无协议,仅以窗口发票报销工程款。4.固定资产管理不完善。审计发现不少单位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不能如实、全面、完整地反映单位现有固定资产的价值、数量、质量及增减变化,且很多单位未严格执行固定资产定期盘存制度,实物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脱节,购置固定资产不记固定资产,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处置、报废资产未及时从国资局办理相关手续,形成固定资产帐实不符。5.票据管理不规范。不少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办法,未建立票据领购、使用、保管、缴销登记制度,有的单位收款收据和已用完的收款收据长期存放在经办人手上,未及时到财务部门办理缴销登记手续。票据使用不合规,一些收费项目没有使用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且存在使用外购收据的现象;收据存根未妥善保管,存在遗失、不连号现象。上述票据管理不规范行为给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造成很大的漏洞。6.现金管理不规范。一些单位在支出经济活动中应该转账支付的却以现金支付,而且很多还是大额现金支出;个别单位存在公款私存现象,货币资金长期存放于个人存折或以单位名义开立的银行定活期存单中。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给单位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16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