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2

艾米Amysweety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的局限性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蓝色的风铃

已采纳

1、财务会计报表计量的局限性,指财务会计报表都是以货比为计量单位计量的,不能反映企业经营中的非货币性事项。货比计量虽然有重要意义与作业,但企业经营中的非货比事项,如产量,质量,劳动力及设备状况等对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也是非常必要的。以货比为计量手段,在物价变动较大情况下,特别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会对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产生歪曲,导致分析结果的错误。2、财务会计报表内容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财务报表由于制度原因,保密原因或规范原因等,不能提供详尽的分析数据,如各成本项目数据,材料消耗数据,人工消耗数据等。二财务报表不能反映企业未来将要发生的事项,只是对历史情况的反映;三财务报表不能表明企业采用的具体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如在对存货计价方法方面和折旧方法方面,不同企业可根据采用不同的方法,而不同的方法对其计量结果是有影响的3、财务会计报表时间的局限性,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通常按月进行的,有些报表是按年进行的,且报表形成和报出时间与报表内容反映的时间之间存在一定时差,因此,财务报表信息并不能反映分析时企业的真实情况,尤其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情况瞬息万变的时代,明确报表时间上的局限性是十分重要的

会计的局限性

169 评论(12)

呀哟哇啦

都是事后才知道 合理不合理

323 评论(10)

吊炸天1234

会计信息的局限性是跟传递会计信息的人员没有做到有效沟通的时候出现

289 评论(14)

新津东方

一、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性(一)信息披露的格式化会计的目标是为了提供相关信息,而表达信息的工具或信息的载体是会计报表。现行财务会计报告采用固定的格式呈报信息,且以会计报表为主体,要求纳入报告的项目必须符合一定的要素定义和计量原则,其信息供给量十分有限,一些应该披露的重要信息被“省略”掉,一些新的经济业务无法在会计报表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加以反映。这种格式化会计报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项目都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所揭示的信息都必须同时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质量特征。第二,被纳入会计报表的只能是货币化的数量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非货币化或非数量化信息则无法反映。第三,会计报表的固定格式、固定项目以及较为固定的填列方法,无法反映企业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目前会计要素出现的新的表现形式,如企业商誉、人力资源价值、绿色资产等,由于缺乏合适的会计规范,从而使这些价值无法确认,致使企业堆积大量隐形资产。据美国《商业周刊》1997年资料统计,徽软公司的市场价值为1485.9亿美元,在全球10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五,称得上是一个实力雄厚的“航空母舰”,但其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资产总额只有143.87亿美元,只相当于美国资产额最高的范尼梅公司资产总额(3510多亿美元)的1/25,按照表列数据,微软根本无法列入大型公司的行列。信息披露格式化的局限性可见一斑。(二)信息披露的滞后性按照会计期间假设,财务会计报告是定期编制和披露的。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60天内编制完成并披露、年报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任何与未来相关的信息,若获取不及时,也会变成无用的信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切追求高速、高效,财务会计报告的滞后性必将成为它的“致命”缺陷,巴林银行的破产也可见其影子。其次,会计信息系统是由会计人员具体操作的,在会计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观的估计、判断在所难免,不同的会计人员由于业务水平等原因可能会对类似的经济业务作出有差异的估计、判断,而且对信息加工耗费时间,降低了及时性,再加上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原因,企业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因一笔交易而使财务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目前财务报告的披露水平来看,这种变化是无法及时使决策者获悉的。(三)信息披露的历史性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是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这一特点限制了其披露内容的充分性。首先,历史成本原则使得财务会计报表只反映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的费用等历史性信息,但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不确定性信息比以前更多、更突出,而目前的报表却无法披露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不确定信息。其次,近几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可以“以小搏大”,蕴含着无穷机会与风险,所以企业一旦参与交易,就会承受很大风险,而且这种交易可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极大影响,衍生金融工具又无法用历史成本计量,导致其有关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披露。此外,历史成本没有确认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收益的概念是以维持货币资本为前提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报表上的费用项目并不包括维持实物资本所需要的部分赔偿金额,从而使利润虚增、信息失真。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以提供历史信息为主,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因此,目前的财务报表普遍缺少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而许多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恰恰是事业的前景状况。历史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未来,但决不能等同于代表将来。(四)信息披露的人为性我国的《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六大会计要素按国际惯例进行了更科学的重新定义,加强了会计要素确认的科学合理性,防止企业利用会计制度的疏漏,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但在会计核算所采用的一系列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中,许多会计方法都带有人为因素,如按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对应收帐款、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项目的潜在损失进行合理估计,计提必要的损失准备和减值准备等。这些规定有利于上市公司执行稳健性原则,消化风险,提高财务报告披露的质量。但由于会计制度给上市公司运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留有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致使信息披露的人为性无法克服。同时,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还受财会人员的学识、经验、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差异的制约,使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容易发生一定程度的差错,如有舞弊行为,信息披露将会严重失真。此外,还有会计信息披露者方面的原因: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合理估计和判断能力较差,影响了会计判断的合理性;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信息,借助于会计上的技术处理方法,采用违规甚至违法的方式,人为地对利润进行虚增和虚减;CPA制度的不完善,也影响了审计的有效性。

25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