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zhiluobo
朱元璋的财政制度是非常不合理的制度,这个一方面是他的阶级属性-小农,和他本人一些比较自私的想法两者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明朝其实能够推翻元朝,最关键就在于元朝统治者内部矛盾重重,管理混乱,严重消耗了元朝的国力。所以在韩山童、刘福通起义以后,元朝镇压的非常困难,所以朱元璋的能力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出色。元朝只有八十九年,但是其中就有三十年元朝皇帝到王公大臣没一个能听懂汉族大臣的工作汇报,所以元朝皇帝很多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民间的情况,天天就是为了争夺皇位内部倾轧。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他的财政模式首先就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百姓为参照物,不考虑实际情况的俸禄制度。比如最高的丞相,为了显示明朝官员的廉洁和奉献精神,俸禄非常低,低到连基础生活都没法保障。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百户小农百姓的年消费这就足够了,白银一千两。但是丞相及其相关的人员可能从事生产劳动吗?一个丞相每天处理全国的大小事务,要养几百口人的,丞相手底下不是官就是吏,吏是没有俸禄但又不从事生产劳动全靠上级给钱生活的。结果就是丞相光靠俸禄,一个月不到两个月就得变卖家产了。而到基层单位俸禄更低,比如一个县就县令和县丞两个人有俸禄,剩下的三班衙役、捕头捕快、牢头狱卒、师爷还有照顾起居仆人这都是需要县令自己想办法养活的,但是俸禄几十两银子,折合现在人民币年收入几千元。所以这种不合理的俸禄制度,必然滋生严重的腐败潜规则。第二就是朱元璋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搞特务统治设立锦衣卫,到后来的东西厂。撤掉丞相,设置内阁制,分化权力。结果就是官员队伍大幅度的扩张,为了分权就得用更多的人,也就让整个官僚体系极其臃肿,而后来皇帝与大臣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就重用家奴,宦官干政非常常见,造成宦官队伍也是越来越大,整个明朝的财政主要的收入都在养官。而且随着后来的皇帝的进一步加强集权,明朝的官僚集团的发展规模远比百姓人口增长速度快得多,到了明朝的中后期随着经济发展的停滞,明朝政府的财政就根本不够去养庞大的官僚集团,明朝的财政陷入严重的危机。朝廷越是缺钱,官僚集团搜刮百姓就越极端,同时官僚集团和皇帝的对立也越明显。崇祯就是亡在当朝的官僚集团手里,一边这些官员不断的搜刮百姓,另一边只管中饱私囊不为国家考虑。崇祯的三饷剿饷、辽饷、练饷绝大多数都被官僚集团私吞,对百姓敲骨吸髓,最终让明朝灭亡。
happybaozi
可以说明朝的灭亡是因为是吧,财政制度上出现了问题,在最后崇祯皇帝其实是想进行改革的,但是发现国库里面根本就没有钱。朱元璋设计的财政制度还是因为眼光太过短浅,太过理想化了,那么自然的同现实相结合,最终也就会面临崩溃的危机。
明朝的灭亡,除了长期累积的腐败,还有内部官员的党派之争,最重要的是在财政上出现了重大的弊端。因为国家财政出现了危机,那么自然的各方面都周转不来,底下的百姓也就没有钱生活,而且还要向国家提供高额的赋税。正是因为这个经济危机的产生,也是明朝灭亡的其中一个原因。崇祯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皇帝,如果在崇祯手语的时候,明朝还是有一些钱的,那么说不准这个朝代还不会这么快就灭亡。
而要追溯到这个原因,会发现起始的根源还是在于明朝的建国之主朱元璋身上。朱元璋非常的雄才大略,能从一介草根最终从南向北推翻了所有的人,一统中原就可以证明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但是同样的因为出生过低,朱元璋在眼界上还是有着一定限度的,所以在制定财政制度上还是有些过于自大和理想主义。因为在那个时候国家的铜矿产量不满足制造钱币的要求,朱元璋就认为那就印制纸币吧,不仅可以节省物料,而且还能够很好生产。
可是印制纸币,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虽然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可是长久以往下来,很多人为了得到所谓的利益,自然会铤而走险,迈入了灰色地带之中。因为市面上出现大量的纸币就导致了通货膨胀,然后不断的贬值,因为这样子自然就让经济陷入了混乱之中。
YeezyYeezy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或许会知道这样一件事情。明朝末期,崇祯帝之所以会焦头烂额,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手里没有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朝的灭亡,正是因为明朝财政的入不敷出,导致财政制度彻底崩溃,继而毁灭了国家。对此,后世很多学者都认为,如果当时崇祯手里的财政情况稍好一些,明朝极有可能在他手里实现中兴!
但是,你知道吗?明朝财政制度的崩溃,其实并不是崇祯皇帝所能改变的。其实,这个问题,要是真的想要追根溯源的话,恐怕要追溯到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身上!
纵观朱元璋的一生,我们会发现,朱元璋是一个十分雄才大略的君主。而且因为其出身之低,后来发生的很多事情,包括他能够建立明朝,也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出身,使得朱元璋在设计国家的财政制度的时候,眼界有些过低,太过一厢情愿了。
或者可以说,是太过理想主义。
举个例子,洪武八年,当时朱元璋虽然已经统一了中原大部分地区,但北方的战事依然在持续。元顺帝虽然逃回了北方,但北元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因为当时国家还处于战争状态,很多矿山还没有真正恢复开采。尤其是铜矿,更是产量极少。
当时的铜矿产量,根本不足以满足国家的铸币需要。
大家都知道,虽然在很多影视剧当中,古人经常使用银子作为货币。但实际上,中国古代真正大规模使用银子作为流通货币,其实是从明朝晚期开始的。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者登上了美洲大陆,带来了大量白银。而在此之前,中国因为是一个银矿很少的国家,所以极少使用金银作为流通货币,更多用的是铜币。
但是在明朝初年,因为铜矿开采产量不够,国家铸币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于这个局面,朱元璋一拍大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印纸币啊!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