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07

真锈菜刀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科目想法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王小虎呦

已采纳

什么是会计科目分类

会计科目想法

323 评论(9)

谁来终结广场舞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由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组织领导,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全部通过专业阶段六科考试后,才能报名参加综合阶段。每年4月份报名,8月份举行综合阶段考试,10月份举行专业阶段考试。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注册会计师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化考试方式。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有几点是我们肯定要注意的!第一点:学知识要放到体系中去学。翻开书,先看目录,总体上章节布局是什么,比如会计是不是按资产,负债,特殊事项这样的顺序安排的?资产里面又有什么?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等,资产是不是能按照三段论来学,不都是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处置么?比如像经济法里面的合同,不就是合同的订立-合同的生效-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担保-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终止-违约责任,这样一条逻辑线下来的么,大的脉络清楚了,再去学习细节,就相当于往骨架里面填充血肉,第一遍哪怕有些概念理解的不是很清楚也不用去管,迅速跟着走完一遍,建立整体的框架思维,通过做题去掌握细节,始终明白自己处在整个体系的哪个部分,千万不要陷入到书本上汉字的汪洋大海中走不出来,这样第一遍进度太慢就会被拖垮。第二点:重视历年真题真题是你与出题人的一次对话,你不重视他反而去看一大堆模拟题,测试题,真的会得不偿失。如果你能把最近3-5年的真题全部做透,做一到两遍,出题重点在哪里,出题人的套路是什么就全都清楚了。第三点:反复重温错题人的思维误区很奇怪,有时候想法错了纠正了,下次同样的错误依然会再犯。所以有了错题不可怕,碰到有价值的错题更是要如获至宝,好好整理记录,反复纠正自己的思维误区,这样一步一步的缩小错题范围,总结自己和出题人的思维偏差在哪里,无限的去接近出题人的思维模式。

200 评论(9)

茵为有你

1.一科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难度较大,是《税法》、《审计》等科目的基础,零基础非专业的考生选择此科目进行试水也并不是个坏的选择。如果考生能力更偏文科,选择相对文字类的科目以增强自己的备考信心也是很好的。2.两科首次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比较建议选择:税法+经济法,相对于其他科目,《税法》和《经济法》的内容比较固定,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学完。从类别上来看一个计算类科目加一个记忆类,考生分配时间也比较合理,且两科的内容关联度比较高。会计+经济法内容搭配很好,但难度比较大,需要的时间比较多。会计+审计两科难度大,课时、内容都很多,如果考生想要一年通过这两个科目,需要谨慎些,对自己的备考时间备考计划都需要有相对完美的把控力。审计+战略难易结合(就CPA科目而言),且在内容上,关于内控风险的知识比较有衔接性。技巧:可以根据考试时间来搭配,如果考生不希望都在同一天,或是考试时间不想连续,可以参考考试时间来搭配选择。3.三科一年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3科属于比较科学的搭配,但要尽可能给自己预留出意外的时间,建议将难度大的科目放在前面报,既能为自己打气,也是利用首考的备考热度。会计+审计+经济法/战略难度大的搭配一个简单的。会计+税法+经济法关联度比较高,全部通过可以增强信心。财管+审计+战略内容跨度比较大,科目相对抽象,但因为内容上也有关联性,也可以参考。4.四科同时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4科对学习时间、精力、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备考过程中能否完成自己设定的计划也是一大难题,但只要功夫到位,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完成的,建议大家不要把难度大的科目全部都选上,这样不利于时间分配。5.五科以上不太建议,因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很高,投入的时间、能力等综合情况都要匹配度很高,毕竟一年通关的考生人数还是属于“凤毛麟角”的,但如果各方面情况都很充足,也并不反对大家去尝试。

269 评论(12)

小v爱火锅

楼上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只是学过会计学基础的话,想今年通过会计和审计的话希望渺茫啊,尤其是审计没有一定的会计理论打基础的话根本没有办法理解。建议今年先考会计和经济法,一来会计打基础,二来经济法比较简单,通过率高,用心背就可以了。第一次往往是痛苦的,做好再来的心理准备吧。

184 评论(14)

linkaixinlang

既然是CPA考试,那么最难的的科目就应该是会计了,同时也是最基础的。这门课程不光知识点多,而且知识点杂。会计一共有30章的内容,所以对于所有知识点不能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只会给自己增加学习难度,要学会理解记忆。

一、注会备考阶段规划

因为会计内容多、难理解的典型特征,备考的学员需要充分的学习时间,才能理解、掌握会计这门学科。注会备考通常划分为4轮复习计划,分别是预习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由于2021年考试时间为8月份,导致备考时间较以前年度减少了2个月,建议现在就开始备考,使用4阶段备考计划,即在新大纲发布前按照预习阶段的学习计划学习。

各阶段学习计划如下表所示:

二、注会《会计》学习方法

会计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企业财务报表这些考点,是整个会计里面比较难的一部分,建议可以把这些放到后面进行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进行学习,会容易理解一些。

网课是一定要听的,好的网课老师可以帮助我们把很多杂乱无章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方便理解记忆。再搭配轻1对应章节的理论总结,会计就会变得没有那么难懂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做题,熟悉出题套路,会计分录一定要牢记于心。还要学会整理错题,方便日后查缺补漏。

想要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必须付出很多努力和有惊人的意志力,要相信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

298 评论(13)

花花的老妈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主要根据具体准则中涉及确认和计量的要求,规定了156个会计科目及其主要账务处理,基本涵盖了所有企业的各类交易或事项。但是,我们认为,《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应该将会计科目进行分类,即将金融企业会计科目和非金融企业会计科目分开。为此,我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设置的156个会计科目按照企业性质分类如表(见“附录1”和“附录2”)。我们认为,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便于查阅和检索。除了大型集团企业外,能够既使用《金融企业会计科目》,又使用《非金融企业会计科目》的企业很少,《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将涵盖所有企业会计科目编在一起,既不便于查阅和检索,也加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印制成本,包括印制成书、制成网页等。因此,正式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应该将会计科目按照企业性质分类编写,甚至按行业,或者按大类行业分别制定会计科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对会计科目分类,有利于会计人员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好的,或者是比较好的。但也不能否认,一些企业,包括大中型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学习和理解《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存在一定困难,在实践中学习和使用会计科目出现错误在所难免,为防止会计人员混淆使用会计科目,甚至用错会计科目,对会计科目按行业性质进行分类,甚至进行详细分类非常必要。最后,对会计科目分类,能够使企业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会计报表系统化、一体化。如前所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主要根据具体准则中涉及确认和计量的要求,规定了156个会计科目及其主要账务处理,基本涵盖了所有企业的各类交易或事项。但是,不同行业的企业,尤其不同性质的企业,使用的会计科目不同。当然,其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有关项目也不完全相同。会计科目表中,列举的会计科目在工作中不涉及,在编制会计报表时用不上,将会给会计人员及相关工作者一种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指南等不衔接、不系统的想法。因此,我们认为,对会计科目按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进行分类,有利于各种性质的企业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会计报表系统化和一体化

184 评论(9)

四十一度灰

我已经通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对于你的问题,给你一些建议,考试要采取先难后易的原则进行,第一次考试一定要考会计和审计,因为这两科最难,而且这两科有关联,千万不要把会计和税法一起考,因为会计和税法对于收入,成本,费用的确定有差异,如果一起考你会混淆的,最好也不要会计和财务管理一起考,因为会计的基本假设是货币币值稳定,而财务管理是考虑时间价值的,所以也容易出现冲突,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要先考简单的,这是个绝对错误的战术,因为,如果你考不过会计和审计,你可以放弃,后面的税法和经济法也不用考了,如果你过了经济法和税法却又通不过会计和审计,到那时你就知道什么叫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了,而且先把难度大的通过会增强你的信心,对于以后的考试有帮助,和我一起考试的,凡是通过的都是采取先难后易,凡是先易后难的都没有通过,有的放弃了已经通过的两个法,有的干脆一科都没过,你在考完会计和审计后,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将剩余三科一起考,如果时间不够,就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先考财务管理和任意一个法,把另一个法放在最后,千万不要有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一共5年够你用的,所以不要急于在两年之内完成,稳扎稳打才是上策,有的人第一次考试就报四科,结果是没有一科能够通过,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低估了注册会计师考试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傻子,毕竟一次性通过5科的高智商的人是极少数,他们大概认为自己就是属于极少数,其实他们狗屁不是。最后,祝你好运.

224 评论(14)

情流感920

学会听课,做笔记:

做题的技巧:

收集错题——整理错题——反思错题——复习错题的过程,就是提高正确率的正确途径。等到正确率达到60%-80%时,就可以开始掐表做题。一定要学会合理分布时间,懂得取舍,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会做的题做完、做对。

领取CPA六科历年试题

30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