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炎焱加冰
中级会计分为三本书,每本书的考试侧重点都是不相同的,其中:
《财务管理》——对数学知识的要求比较高,计算量很大。不过重点比较突出,只需要掌握了重难点,考试就不会太难。
《经济法》——经济法依旧是偏背诵的内容多一些,,在三门考试中相对来说是属于比较容易的。很多内容都是与工作生活相关的,能够通过理解进行记忆。
《中级会计实务》——综合性难度比较高,不仅有背诵的知识点还有计算类的相关解题。需要大家多花费一点时间来备考,也更应该是第一个备考的科目。
大家的工作时间占据了每日的大部分时间,合理的中级会计备考规划是顺利拿证的关键!
基础知识(4-6月份):在备考时要对中级会计书本中的基础性知识点熟悉,了解整本书的框架内容。
刷题强化(7月份):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之后,要多进行实战训练,多做题提高做题效率。探索发现题目的做题技巧,归纳整理错题以及经常出现的知识点。
考前冲刺(8月份):考前冲刺主要的是要把中级会计知识点重新再看一遍,回归基础。把之前的错题再巩固一次,同时保持做题的感感觉,这样才可在考场上稳定发挥。
养成良好的备考方式,每日的规划进行打卡,行动起来!希望在中级会计备考的过程中,不论有什么问题,大家都能坚定信念冲冲冲!!!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傻大明白
小编结合了往年高分上岸的大学霸们的经历,给大家总结出了如下经验分享,不过借鉴别人经验时,也不能盲目跟从,要结合自己的基础情况、备考需求进行取舍,更不能盲目全部照搬,每个人的知识接受度不一样,要贴合实际情况。
同理,备考时长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咱们讲究的会计人就得在确保复习时长都是有效备考时长的基础上去做规划。
找对方向、用对方法、努力到位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入口在哪儿:
中级会计职称备考主力军人群都是上班族,在职就意味着其实没有太多时间专门备考,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考时对时间进行详细规划,做到充分利用。
PS:并不是时间短就是优秀,时间长就是不行,每个人上班强度不一样,每天的学习时间也不一样,综合学习时间不要低于300小时就行,这是最低备考所需时长。
这300个小时怎么利用才是真正的学问所在,举例个例子:
粗略计算,90天时间,其中20天是周末的休息时间,每天备考8小时左右,共160小时;上班时间70天,每天备考3小时左右(其实加上零散时间能有四个多小时),共210小时,总备考时长约370小时。
更多关于注册中级会计师相关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