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1

灰灰poppy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认缴的会计分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独家记忆159

已采纳

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认缴的注册资本在投资者还没有实际投入企业时不需要做会计分录。《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规定,实收资本科目核算小企业收到投资者按照合同协议约定或相关规定投入的、构成注册资本的部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也规定,实收资本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实收资本。根据上述规定,“实收资本”应该为企业“收到”或“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而认缴的注册资本只是投资者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将要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并没有实际发生,因此不应该进行账务处理。

认缴的会计分录

183 评论(13)

水瓶座A型

认缴并不是实缴,不需要做会计分录。另外如果做会计分录必将涉及实收资本科目,也涉及印花税问题。建议等实际注资再做。有的说如果资产负债表实收资本为零在融资贷款时可能不好看,所以以认缴数做实收资本,对应科目为其他应收款(股东)是出于这方面考虑。

85 评论(15)

正在缓冲1234

认缴的注册资本在投资者还没有实际投入企业时,不需要做会计分录。待实际收到投资款时,可做如下分录:1、企业收到现金资产投资的,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2、一般纳税人企业收到非现金资产投资的,如固定资产、原材料等,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实收资本3、实际收到投资款后,缴纳涉及的印花税时,分录如下:借:税金及附加—印花税贷:银行存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5年版)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7号)的规定,企业注册资本从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同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金账簿印花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25号)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后,其“记载资金的账簿”的印花税计税依据改为“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综上所述,认缴的注册资本在投资者还没有实际投入企业时不需要做会计分录,也无需缴纳印花税,实际收到投资款时,企业应进行账务处理,并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申报缴纳印花税。

240 评论(10)

糊涂妞呀

目前实务操作中有两种做法,第一种:在企业办理增资手续后,股东尚未交付出资款时:借:其他应收款-认缴出资款-XX股东 贷:实收资本待股东的出资实际到帐时: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认缴出资款-XX股东第二种:在企业办理增资手续后,股东尚未交付出资款时,会计上不进行任何帐务处理。待股东的出资实际到帐时: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一般都采用第二种做法更合理。

30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