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拎同学
现金折扣是销售单位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后,为了及时收回货款而给予购货方的一种折扣的办法。如2/10,1/20,n/30表示在10天内付款给予2%的现金折扣,10~20天内付款享受1%的折扣,20~30天内付款不享受现金折扣。年数总和折旧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的减低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数的年限总和或者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投资单位的投资额占被投资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永久性差异是指因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规定在收入和费用确认的范围和标准不一致所造成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旦发生,即永久存在。基于税收政策、社会政策及经济政策的考虑,有些会计报表上的收入或费用,在税法上不属于收入或费用;而有些财务报表上不属于收入的项目,在税法上却作为应课税收入。
夏小麦521
1、A应计提【(13-0.5)*280-4200】-(800-200)=100 B应计提3*200-(3-0.2)*200=40 C没有发生减值,应转回150-100=50 W没有发生减值这位同学,你的三道题都太简单了,建议认真看一下教材,看完教材的例题你自己就会做了
yvonnejiang8
希望对你有帮助,~~~~~~~~(1)上述企业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理由:乙公司系A公司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合并前B公司为乙公司子公司,因此合并前A公司与B公司合并前同受一方控制。 (2)借:长期股权投资 9 600(12 000×80%) 贷:股本 1 000 资本公积 8 600 (3)编制A公司200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与内部商品销售相关的抵销分录。借:营业收入 1 000 贷:营业成本 900 存货 10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70 贷:资产减值损失 7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所得税费用 7.5 (4)经调整后,B公司2009年的净利润=1 500-(5-3)×50+70=1 470(万元),因此A公司2009年末按照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9 600 1 470×80% 250×80%=10 976(万元)。调整后B公司所有者权益=12 000 1 470 250=13 720(万元)。借:股本 8 000 资本公积 1 250(1 000 +250) 盈余公积 1 150(1 000 +150) 未分配利润-年末 3 320(2 000 1 470-15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 976 少数股东权益 2 744(13 720×20%) 借:投资收益 1 176(1 470×80%) 少数股东损益 294(1 470×20%) 未分配利润-年初 2 0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50 未分配利润-年末 3 320 (5)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00 贷:营业成本 100 借:存货一存货跌价准备 7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7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7.5 借:营业成本 42(70×30/5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2 借:营业成本 40 贷:存货 4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2 贷:资产减值损失 12 借:所得税费用 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6)经调整后,B公司2010年的净利润=2 000 (100-42-40 12)=2 030(万元),因此A公司2010年末按照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0 976 2 030×80%-1 000×80% 150×80%=11 920(万元)。调整后B公司所有者权益=13 720 2 030 150-1 000=14 900(万元) 借:股本 8 000 资本公积 1 400(1 000 250 150) 盈余公积 1 350(1 150 2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4 150(3 320 2 030-200-1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1 920 少数股东权益 2 980(14 900×20%) 借:投资收益 1 624(2 030×80%) 少数股东损益 406(2 030×20%) 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3 320 贷:提取盈余公积 200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1 0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4 150(1)上述企业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理由:乙公司系A公司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合并前B公司为乙公司子公司,因此合并前A公司与B公司合并前同受一方控制。 (2)借:长期股权投资 9 600(12 000×80%) 贷:股本 1 000 资本公积 8 600 (3)编制A公司200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与内部商品销售相关的抵销分录。借:营业收入 1 000 贷:营业成本 900 存货 10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70 贷:资产减值损失 7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所得税费用 7.5 (4)经调整后,B公司2009年的净利润=1 500-(5-3)×50+70=1 470(万元),因此A公司2009年末按照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9 600 1 470×80% 250×80%=10 976(万元)。调整后B公司所有者权益=12 000 1 470 250=13 720(万元)。借:股本 8 000 资本公积 1 250(1 000 +250) 盈余公积 1 150(1 000 +150) 未分配利润-年末 3 320(2 000 1 470-15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 976 少数股东权益 2 744(13 720×20%) 借:投资收益 1 176(1 470×80%) 少数股东损益 294(1 470×20%) 未分配利润-年初 2 0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50 未分配利润-年末 3 320 (5)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00 贷:营业成本 100 借:存货一存货跌价准备 7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7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7.5 借:营业成本 42(70×30/5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2 借:营业成本 40 贷:存货 4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2 贷:资产减值损失 12 借:所得税费用 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6)经调整后,B公司2010年的净利润=2 000 (100-42-40 12)=2 030(万元),因此A公司2010年末按照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0 976 2 030×80%-1 000×80% 150×80%=11 920(万元)。调整后B公司所有者权益=13 720 2 030 150-1 000=14 900(万元) 借:股本 8 000 资本公积 1 400(1 000 250 150) 盈余公积 1 350(1 150 2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4 150(3 320 2 030-200-1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1 920 少数股东权益 2 980(14 900×20%) 借:投资收益 1 624(2 030×80%) 少数股东损益 406(2 030×20%) 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3 320 贷:提取盈余公积 200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1 0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4 15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