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夜寒池
具体来说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四种: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 分析 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一)余额百分比法这是按照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坏账百分比由企业根据以往的资料或经验自行确定。在余额百分比法下,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根据本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相应的坏账率估计出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有的余额,它与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已有的余额的差额,就是当期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 计算 公式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例:泰山企业2006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 000元,企业根据风险特征估计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应收账款余额的0.4%.2007年发生坏账4 000元,该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80 000元。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3 000元,上年冲销的账款中有2 000元本年度又收回。该年度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 000元。假设坏账准备科目在2006年初余额为0.要求:计算各年提取的坏账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解:(1)2006年应提坏账准备=800 000×0.4%=3 20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3 200贷:坏账准备3 2002007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坏账准备4 000贷:应收账款4 000(2)2007年年末计提坏账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为:4 000-3 200=800(借方)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980 000×0.4%=3 920(元),则2007年应提坏账准备=3 920+800=4 720(元)(贷方)。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4 720贷:坏账准备4 720(3)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借:坏账准备3 000贷:应收账款3 0002008年收回已冲销的应收账款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2 000贷:坏账准备2 000借:银行存款2 000贷:应收账款2 0002008年年末计提坏账前坏账准备的金额为-800+4 720-3 000+2 000=2 920(元)(贷方)。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600 000×0.4%=2 400(元)(贷方),则应冲销坏账准备2 920-2 400=520(元),即2008年应提坏账准备-52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坏账准备520贷:资产减值损失520(二)账龄分析法这是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通常而言,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为此,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按账龄长短进行分组,分别确定不同的计提百分比估算坏账损失,使坏账损失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客观情况。采用账龄 分析 法计提坏账准备的 计算 公式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例:甲公司坏账准备核算采用账龄分析法,对未到期、逾期半年内和逾期半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分别按1%、5%、10%估计坏账损失。该公司2007年12月31日有关应收款项账户的年末余额如下。按照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将这些应收款项划分为若干组合,具体情况账户 期末余额(元) 账龄应收账款——A公司 2000000(借方) 逾期3个月应收账款——B公司 500000(贷方) 未到期其他应收款——C公司 300000(借方) 逾期8个月预付账款——D公司 200000(借方) 未到期应收票据——E公司 1000000(借方) 未到期预收账款——F公司 400000(借方) 逾期6个月若甲公司“坏账准备”账户2007年年初贷方余额为60 000元,2007年确认的坏账损失为120 000元,则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的金额为多少?分析:(1)题目中给出了各个明细账的情况,则根据应收账款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和预收账款明细账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数再加上其他应收款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数计提。(2)预收账款的借方余额具有应收账款的性质,要计提坏账准备。(3) 企业 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4)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期末应考虑计提坏账准备。综合以上分析,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的金额=2 000 000×5%+300 000×10%+1 000 000×1%+400 000×10%+120 000-60 000=240 000(元)。账龄分析法和余额百分比法一样在计提坏账准备时,考虑到了该账户原有的余额再做出调整。这两种 方法 都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观点来估计坏账,注重的是期末坏账准备应有的余额,使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能更合理地按变现价值评价。但是,期末的应收账款并不都是本期的赊销产生的,可能含有以往年度销售产生的账款,采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坏账费用就不能完全于本期的销售收入配合,在实务上,账龄分析法也使得账务处理的成本有所提高。(三)销货百分比法这是根据企业销售总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百分比按本企业以往实际发生的坏账与销售总额的关系结合生产经营与销售政策变动情况测定。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可以按赊销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销售总额(或赊销额)×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例:丙公司2006年赊销金额为20 000元,根据以往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失率为1%,2006年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贷方200元。计算2006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和2006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解:丙公司2006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 000×1%=2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200贷:坏账准备2002006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200+200=400元。可以看出,采用销货百分比法,在决定各年度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时,并不需要考虑坏账准备账户上已有的余额。从利润表的观点看,由于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当期利润表上的销货收入数字来估计当期的坏账损失,因此坏账费用与销货收入能较好地配合,比较符合配比概念。但是由于计提坏账时没有考虑到坏账准备账户以往原有的余额,如果以往年度出现坏账损失估计错误的情况就不能自动更正,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净额也就不一定能正确的反映其变现价值。因此,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还应该定期地评估坏账准备是否适当,及时做出调整,以便能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 财务 状况。(四)个别认定法这是针对每项应收款项的实际情况分别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例如公司是根据应收单位账款的5%来计算坏账,但是有一企业有明显的迹象还款困难,就可以对这一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金按10%或其他。在同一 会计 期间内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除。个别认定法区别于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的主要特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坏账准备计提的依据不再是销货总额或赊销总额,而是客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能力;二是计提坏账准备的比率不再是所有的欠款客户都用一个相同的比例,而是信用状况不同其适用的比率也不同。只要调查清楚了每个客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能力,再据此确定每个客户的计提比率和欠款数额,就能核算坏账准备。
vera911213
1、计提折旧2、计提工资3、如果有长期待摊费用,需要计提4、如果有提前预付或者以后累积支付的各种款项,例如房租等,需要在受益期分摊或计提5、如果有无形资产,需要每月摊销6、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
小树旁的小树
1、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加上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统称四项计提。
2、结转是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
3、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
结转,或期末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这里涉及两个账户,前者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而言,结转后,转出账户将没有余额。
通常它是把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转移到该科目或另一个会计科目的做法,这个做法叫结转。
结转的目的大体有四个:
其一是为了结出本会计科目的余额;
其二是为了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
三是为了计算当期的损益和利润的实现情况;
其四是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一定要把本会计年度末的余额转到下个会计年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结转百度百科-计提
小小追风者
1.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 --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下月初发的时候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现金2.还要计提折旧借:管理费用---折旧贷:累计折旧计提税
借: 增值税--2000
贷:应交税费 --2000交的时候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2000
贷: 银行存款或现金 2000需要结转成本和利润
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
结转利润
借: 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当然收入,期间费用也要一起结转到本年利润里.
常规做账工作是(禁止做假账):
1、把当月发生费用的发票,销售产品及购材料之类的要票入账,即做成会计凭证。(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成本等等)
2、结转产品成本、计提税金及产成品入库等
3、出财务报表
年末就出现金流量表之类的
另外常见的一种就是银行的:
先把全盘账分割成三大块:现金、银行和转账。
现金、银行根据出纳的现金日记账及银行日记账对单做凭证。
转账又分为三块,应收,应付,结转。
应收以每月送货单汇总客户做凭证。
应付以供应商和入库单汇总做凭证。
剩下的就是对期末对待摊的费用摊销,折旧的计提,递延资产的摊销等。
最后对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的结转。
1、日常费用事项,收入事项,成本事项,往来收付款核算等会计处理,并制作凭证;
2、记账;
3、编制报表,纳税申报;
4、财务分析,财务管理。
计提----百度百科
Nightwish阳光
首先要明白,会计中的预提、计提,是不能混在一起理解的概念一、“预提”,一般指涉及“预提费用”(新准则无)的业务处理方法比如说对短期借款利息的处理以前的(旧准则下)处理方法就有预提法,意思是每月都对短期借款的利息进行预提,为什么叫预提呢?因为利息到期才支付,而发生利息为每月平均发生,所以如果利息金额较大的话,就应当采取预提法具体处理方法是:借:财务费用贷:预提费用(每月都做同样处理,最后到期的那个月可以合并本息处理)到期时:借:短期借款预提费用(已预提的利息)贷:银行存款(本息和)二、“计提”,涉及计提的一般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应收账款等计提坏账准备,以及其他资产计提跌价准备,减值准备等等,都叫做计提计提的意思就是,对已发生的费用,进行处理,具体要靠自己理解,没有确切的定义计提时(已固定资产折旧为例):借:制造费用(或其他相应科目)贷:累计折旧三、折旧,折旧时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衡量的一种方法,这里就会涉及计提的概念,所以又叫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类似的处理方法还有,无形资产价值的摊销。折旧时:借:制造费用(或其他相应科目)贷:累计折旧累计折旧的累积金额就是固定资产价值损耗的体现。四、“结转”在会计中出现的比较多,在凭证采用“收付转”专用记账凭证的情况下,转账凭证核算的业务基本都可以叫做“结转”。例如结转生产产品的成本,结转已销售产本的成本等等。结转时(已结转产品的成本为例):借:库存产品贷:生产成本如果是销售产品,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其实这里你可以发现,结转的业务是不会涉及货币资金的不知道明白没有,有问题请补充!采购物资过程中发生的运费、杂费,是构成采购物资成本的一部分,属于采购成本中的附带成本,应与购货价格一起计入采购物资的成本中。营业费用(即新准则中的销售费用),指企业为了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与购货运费、杂费风马牛不相及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