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5

peipei1222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基础会计高峰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麦生啤酒

已采纳

自学会计,有些资料是要认真看的。我们收集了各类资料大全,网盘免费分享给你。

《会计基础、会计证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提取码:md5e

资源介绍:

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会计日基础、自学会计、会计证书等资源,包括:会计基础、如何准备自学考试,会计证书课。需要的自行获取,全部是免费的,无其他广告信息,网盘资源也将定期更新,欢迎大家收藏!

资源列表:

-【会计基础】 -【自学会计】 -【会计证书】 -【会计知识】

基础会计高峰

235 评论(8)

兔几小兔几

P158练习一答案1.1月4日购入材料时:借:材料采购-A材料 12,000-B材料 20,000-C材料 12,000贷:银行存款 44,0002.1月7日支付运杂费及材料验收入库运杂费分配率=2600/1000+4000+8000=0.2支付运杂费并进行分配时①借:材料采购-A材料 200 -B材料 800 -C材料 1,600贷:银行存款 2,600 材料验收入库时②借:原材料-A材料 12,200 -B材料 20,800 -C材料 13,600 贷:材料采购-A材料 12,200-B材料 20,800-C材料 13,6003.1月9日购入材料并验收入库时①借:材料采购-B材料 5,000贷:应付账款 4,200 银行存款 800②借:原材料-B材料 5,000贷:材料采购-B材料 5,0004.1月15日购入材料并验收入库时①借:材料采购-A材料 22,500贷:应付账款 22,500②借:原材料-A材料 22500 贷:材料采购-A材料 225005.1月21日购入材料时借:材料采购-A材料 13000-B材料 12000贷:应付账款 250006.1月25日支付运杂费,材料验收入库时运杂费分配率=840/1000+2000=0.28①借:材料采购-A材料 280-B材料 560贷:银行存款 840②借:原材料-A材料 13280 -B材料 12560 贷:材料采购-A材料 13280-B材料 125607.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时借:应付账款 51700贷:银行存款 51700( 应付账款:4200+22500+25000 )年 凭证字号 摘要 借方 贷方 借或贷 余额月 日 1111111111147799151521252531 购A、B、C材料支付运费结转入库材料成本购B材料结转入库材料成本购A材料结转入库材料成本购A、B料支付运费结转入库材料成本本月合计 44,000 2,6005,00022,50025,000840 99,940 46,6005,000 22,50025,84099,940 借借平借平借平借借平平 44,000 46,600 0 5,000022,500025,00025,84000材料采购总账材料采购明细账材料名称:A材料 单位:元 年 凭证字号 摘要 借方 贷方月 日 买价 运杂费 合计 111111111477151521252531 购料支付运费结转入库材料成本购料、付运费结转入库材料成本购料支付运费结转入库材料成本本月合计 12,00022,00013,00047,000 200500280980 12,00020022,50013,00047,980 12,20022,50013,28047,980材料采购明细账材料名称:B材料 单位:元 年 凭证字号 摘要 借方 贷方月 日 买价 运杂费 合计 1111111114779921252531 购料支付运费结转入库材料成本购料、付运费结转入库材料成本购料支付运费结转入库材料成本本月合计 20,0004,20012,00036,200 8008005601,360 20,0008005,00012,00056038,360 20,8005,00012,56038,360材料采购明细账材料名称:C材料 单位:元 年 凭证字号 摘要 借方 贷方月 日 买价 运杂费 合计 111147731 购料支付运费结转入库材料成本本月合计 12,00012,000 1,6001,600 12,0001,60013,600 13,60013,600原材料总账年 凭证字号 摘要 借方 贷方 借或贷 余额月 日 1111111179152531 期初余额结转入库材料成本结转入库材料成本结转入库材料成本结转入库材料成本本月发生额及期末余额 46,6005,00022,50025,84099,940 0 借借借借借借 6,00052,60057,60080,100105,940105,94021 期初余额 借 105,940P159 练习二答案1.5月5日 购入材料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18,000 -乙材料 10,000贷:应付账款-广发公司 28,0002.5月8日支付运杂费并验收入库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1,000-乙材料 500贷:银行存款 1,500运杂费分配率=1500/2000+1000=0.5材料入库:借:原材料-甲材料 19,000 -乙材料 10,5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19,000-乙材料 10,5003.5月10日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28,500贷:银行存款 28,5005月18日 支付运费: ①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1,200贷:银行存款 1,200验收入库: ②借:应收账款-华龙公司 9,900 [(28500+1200)/3]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9,900 ③借:原材料-甲材料 19,80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19,8005月21日 购入材料: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25,500 -乙材料 10,500贷:应付账款-星新公司 36,0005月24日 支付运费:①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1,350-乙材料 450贷:银行存款 1,800验收入库:② 借:原材料-甲材料 26,850 -乙材料 10,95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26,850-乙材料 10,9505月31日 借:生产成本 83,894贷:原材料-甲材料 66,734 -乙材料 17,160材料采购明细账材料名称:甲材料 单位:元年 凭证字号 摘要 借方 贷方月 日 买价 运杂费 合计 555555555555881018181821242431 购料支付运费结转入库材料成本购料支付运费退料、退运费结转入库材料成本购料支付运费结转入库材料成本本月发生额及期末余额 18,00028,5009,50025,50062,500 1,0001,2004001,3503,150 18,0001,00028,5009,90025,5001,35065,650 19,00019,80026,85065,650材料采购明细账—乙材料(略)原材料明细帐材料名称:甲材料 单位:Kg、元年 凭证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存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55555 18182431 期初余额结转入库材料成本结转入库材料成本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发出材料 200020003000 9.59.98.95 1900019800268507200 9.27 66734 1000300050008000800 8.59.27 850027500473007415074165 31 本月发生额及期末余额 7000 65650 7200 9.27 66734 800 9.27 741661 期初余额 7416加权平均单价=(8500+65650)/(1000+7000)=9.279.27*800=7416 注意: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以避免出现误差.74150-7416=66734原材料明细账材料名称:乙材料 单位:Kg、元年 凭证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存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5555 8243131 结转入库材料成本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发出材料本月发生额及期末余额 100010002000 10.510.95 105001095021450 16001600 10.72510.725 1716017160 10002000400400 10.510.72510.725 10500214504290429061 期初余额 400 10.725 4290加权平均单价=21450/2000=10.725元P160 练习三答案分配率=30530÷(28000+7500)=0.86A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8,000×0.86=24,080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7,500×0.86=6,450借:生产成本——甲 24,080 ——乙 6,450贷:制造费用 30,530借:产成品——甲 136,790 ——乙 69,456贷:生产成本——甲 136,790 ——乙 69 456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A产品 单位:元1996年 凭证 摘要 借方 贷方 余额月 日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12 1 期初余额 14836 6180 4944 2596012 31 生产领料 88500 11446012 31 计算人工 28000 14246012 31 分配制造费用 24080 16654012 31 结转入库产品 136790 2975012 31 合计 103336 34180 29024 136790 2975012 31 期末在产品 18000 6500 5250 29750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B产品 单位:元1996年 凭证 摘要 借方 贷方 余额月 日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12 1 期初余额 1530612 31 生产领料 40200 5550612 31 计算人工 7500 6300612 31 分配制造费用 6450 6945612 31 结转入库产品 69456 012 31 合计 49710 10720 9026 69456 0P160习题4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A产品 单位:元1993年 凭证 摘要 借方 合计月 日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9 21 生产领料 125823 1258239 30 计算工资 154760 1547609 30 计算福利费 21666.4 21666.49 30 分配制造费用 30952 30952 合计 125823 176426.4 30952 333201.49 30 结转入库产品 125823-2200 154760+21666.4-2700 30952-1635 333201.4-65359 30 期末在产品 6535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B产品 单位:元1993年 凭证 摘要 借方 合计月 日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9 1 期初余额 73009 21 生产领料 126570 1265709 30 计算工资 131240 1312409 30 计算福利费 18373.6 18373.69 30 分配制造费用 26248 262489 30 结转入库产品 3480+126570-4872 1820+131240+18373.6-2548 2000+26248-2800 309731.6-102209 30 期末在产品 10220原材料明细账材料名称:甲材料 单位:千克,元1993年 凭证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存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9 1 期初余额 400 15.20 60809 7 购料 4800 15.23 73080 5200 9 8 领料 3600 1600 9 15 购料 3000 16.8 50400 4600 9 21 领料 3800 800 9 30 月结 7800 123480 7400 15.8 116920 800 15.8 12640原材料明细账材料名称:乙材料 单位:吨,元1993年 凭证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存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9 1 期初余额 300 131 393009 7 购料 600 141.75 85050 900 9 8 领料 630 270 9 15 购料 300 144.9 43470 570 9 21 领料 350 220 9 30 月结 900 128520 980 139.85 137053 220 139.85 30767产成品明细账材料名称:A产品 单位:千克,元1993年 凭证 摘要 借方 贷方 余额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9 1 期初余额 1200 11 132009 13 销售发出 1200 0 9 24 完工产品入库 15000 15000 9 25 销售发出 4500 10500 9 30 完工产品入库 1000 11500 9 30 月结 16000 326666.4 5700 19.76 112626.4 11500 19.76 227240产成品明细账材料名称:B产品 单位:件,元1993年 凭证 摘要 借方 贷方 余额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9 1 期初余额 182 90 163809 24 完工产品入库 2200 2382 9 25 销售发出 1200 1182 9 30 完工产品入库 550 1732 9 30 月结 2750 299511.6 1200 107.74 129285.92 1732 107.74 186605.682、借:银行存款 8,900 贷:应收账款 8,9003、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69,600 ——乙材料 81,000贷:应付账款 150,6004、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3,480 [69600* 7530/(69600+81000)] ——乙材料 4,050 [81000* 7530/(69600+81000)]贷:银行存款 7,530借:原材料——甲材料 73,080 ——乙材料 85,05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73,080 ——乙材料 85,0505、不做分录,登记材料明细账数量6、借:银行存款 24,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24,0007、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50,400 ——乙材料 43,470 贷:银行存款 93,870(48000+ 2400) 2400[48000* 4470/(48000+41400)]=50,400(41400+2070) 2070[41400* 4470/(48000+41400)]= 43,470借:原材料——甲材料 50,400 ——乙材料 43,47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50,400 ——乙材料 4,34708、 发料凭证汇总表1993年9月 单位:千克,吨,元用途 甲材料 乙材料 材料领用合计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生产产品用:生产A产品用:生产B产品用: 46002700 15.815.8 7268042660 380600 139.85139.85 5314383910 125823126570车间一般消耗 100 15.8 1580 1580合计 7400 15.8 116920 980 139.85 137053 253973材料费用分配表1993年9月 单位:元分配对象 成本项目 直接计入 分配计入 材料费用合计生产成本——A产品 直接材料 125823 125823生产成本——B产品 直接材料 126570 126570制造费用 材料 1580 1580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甲材料(15.2*400+73080+50400)/(400+4800+3000)=15.8乙材料依此类推借:生产成本——A产品 125823(2000+2600)*15.8+(230+150)*139.85 ——B产品 126570 制造费用 1580(100*15.8) 贷:原材料——甲材料 116920(7400*15.8) ——乙材料 1370539、借:应付职工薪酬 1400 贷:现金 140010、不做分录,登记产成品明细账数量11、借:应收账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3400012、借:管理费用 870 贷:其他应收款——高峰 800 现 金 7013、借:制造费用 14580 管理费用 3930 贷:银行存款 1851014、借:生产成本——A产品 154760 ——B产品 131240 制造费用 36000 管理费用 3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35700015、借:生产成本——A产品 21666.4 ——B产品 18373.6 制造费用 5040 管理费用 49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4998016、 制造费用分配表 1993年9月 单位:元产品名称 分配标准 分配率 分配金额生产成本——A产品 154760 0.2 30952生产成本——B产品 131240 0.2 26248合计 286000 0.2 57200制造费用总额=1580+14580+36000+5040=57200分配率=57200/286000=0.2借:生产成本——A产品 30952 生产成本——B产品 26248 贷:制造费用 5720017、不做分录,登记产成品明细账数量18、不做分录,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数量19、借:产成品——A产品 326666.4 产成品——B产品 299511.6 贷:生产成本——A产品326666.4 生产成本——B产品299511.6 产 成 品 加 权 平 均 成 本 计 算:A:(326666.4+13200)/(1200+15000+1000)=19.76 19.76*11500=227240( 结存产成品金额) 发 出 产 成 品 金 额=326666.4+13200-227240=112626.4(参见明细帐) 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借: 主 营 业 务 成 本-A 112626.4 -B 129285.92 贷 : 产 成 品- A 112626.4 - B 129285.92练习5答案1. 期末在产品分配: 甲 :直接材料—40000/(2+3)*2=16000直接人工=4000制造费用=4000合计:24000 乙材料 在产品成本=360002.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甲: 310000/(2.5+0.9+6)*2.5=82446.81 乙: 310000/9.4*0.9=29680.85 丙: 310000-82446.81-29680.85=197872.34(注意:采用差额推算以避免误差)4.分配制造费用 总费用=901120-441120-310000=150000 甲:150000/310000*82446.81=39893.62或:150000/9.4*2.5=39893.62 乙:150000/9.4*0.9=14361.70 丙: 150000-14361.7-39893.62=95744.685.总成本计算:注意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6.单位成本计算:7.甲产品单位销售成本及本期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丙产品采用加权平均核算练习6答案本期生产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319500+66240+65820=451560直接材料=123840+320580-111600-13320=319500直接人工:66240制造费用:24750+13320+500+14850+9900+2500=65820管理费用: 12888+7650+400=营业费用: 8490+20000财务费用:2160主营业务税金:26217主营业务收入:524340期初在产品+本期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本期完工产品=5805+451560-6912=450453期初产成品+本期完工产品-期末产成品=本期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73962+450453-85005=439410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主营业务税金-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练习7答案基本公式:期初库存材料+本期购入材料=期末库存材料+本期耗用材料(在本题中就是直接材料)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本期生产费用期初在产品+本期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库存产成品+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本期发出产品成本(营业成本)+期末库存产成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练习8答案4月份:本期发出商品数量=1150+2875+2070+1955-1380加权平均单价=(186*1150+162*2875+165*2070+1955*172.5)/(1150+2875+2070+1955)5月份同上移动加权平均结果一样满意吗?

148 评论(12)

北极豆豆鱼

无非就是会计六要素的确认计量。还有就是会计的八大准则

100 评论(9)

阿蒙宝贝

昨天刚刚出录取名单,很幸运,我的名字也在其中~兴奋的同时,忽然想发一个帖子,不是说介绍什么经验,只是把我所知道的信息传达给学弟学妹。苏大会计学硕士每年收的人都很少,信息也很匮乏,我也曾像你们一样经历过这种毫无头绪,一片茫然的时期,所以我希望能以自身经历能给你们一些帮助!

关于苏大考研录取情况在我没考苏大以前就一直听说苏大复试很黑,我也为此担心过。不过,换个角度想,你觉得哪个学校的复试是完全透明的呢?而且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苏大复试还是比较透明的,没你想的那么黑,复试的时候会有老师在旁边记录,同时会有录音,对成绩不满可以申请调查!所以,不要因为这个而吓到。

关于初试的分数线,这个是一个不断浮动的线,没什么固定的说法。假如说今年收2个人,按照1:1.5的比例进面试,那么第三名的成绩就是初试线,这样说应该明白吧。然后苏大现在比较稳定的是每年好像是收2个人,14年和15年都是如此,16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关于初试的准备我是3月下旬考试准备的,应该还是算挺早的,当时是和同学一起准备的,后来她不考了,打算找工作,就剩下我一个人。说实话,一个人自觉性会降低,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如果是,最好找个研友!我当时没有报班,因为我比较喜欢自己看,这个因人而异,不好说。我是比较喜欢自己看,然后上网找一些考研的视频,这样可以反复看,比去报班听老师讲解要有效率的多,当然,这只是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考研期间作息要规律,我一般都是6点30这样子起床,然后吃饭,8点一般是要开始看书了,中午11点多吃饭(建议错开下课高峰),接着午休1个半小时(不睡午觉,我下午绝对没精神,你们自己安排),然后2点多看书,5点30吃饭,晚上看到9点30(图书馆要关门)准备考研的时间非常长,将近一年,能坚持下来,你就胜了!下面说一下各门课程的准备:数学:数学应该是里面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我当时的大部分时间就是花在数学了,首先,课本一定是要看的,至少2遍,我比较注重基础。然后是二李的复习全书,也是2遍,其实我个人觉得二李上面的题目有的比较难,超出了考试难度。所以你遇到不会的也不要太着急。

接着是真题,这绝对是重点中的重点!一定要重视真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训练,这样才会有效果。真题要多做,绝对有效果英语:这个我可说的可能少一点,因为我自己本身英语不是很好,不敢瞎说。不过我推荐你们看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视频课,老师很风趣,讲课也很好,看了就会爱上!!还有就是真题,不要嫌我啰嗦,无论哪一科,真题都很很很很重要

政治:政治不需要准备太早,我好像是9月份准备的,背的风中劲草,多背背,政治大纲太厚,基本没时间看,然后做《肖秀荣1000题》,最后是《肖秀荣四套卷》,最后预测题挺多的,自己可以多找找

专业课:这门课程没有捷径,就一个字“背”,我当时比较傻,都不知道要背,最后2个多月才知道,然后就每天狂背,主要是孙永正的《管理学》,罗宾斯的可略看,我当时是没时间看,就没看。另外,就是在学姐那买的资料,也是狂背,总之,管理学想考高分,就要好好背

会计学考研的方法首先总的说上一句提纲挈领的话:专业的复习重抓教材和历年真题,多看多背细节和重点,多做多分析例题和历年真题。

跨专业的考生,先过了基础会计关,目标是对整个会计科目的名称、分类、和记账方法有了明确的了解,对会计的基本概念有个清醒的认识——这个必须在招生简章出来之前完成。基础会计学好后,方能进入中级的学习。下面就所有考生的专业复习做个大概的安排:

第一轮复习:以全面细致甚至前后对照的看为主,对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和解决。同时,要坚持每天看三个小时,最迟在9月底之前完成。一般是为时两个月。重点是抓基本概念、理论和操作,对一些特难点如税收、现金流量表等可以先做了解,到后期再解决。另外,建议跨专业的考生的在这轮复习中,能有课件作为辅导,以促进理解,巩固成果。

第二轮复习:教材、课后练习、内部练习册齐头奔进。看一章,背一章,做一章。每天三小时,为时一个半月,最迟在11月中旬(现场确认报名)之前完成。特别说明,无论哪本练习册的课后答案都只可供参考,不要太在乎一定要有个答案供参考,不要养成这样的思维定式;还有就是练习册上也不是所有的答案都正确,对于有争议的,建议考生以新书本、新准则的规定为准,养成做题与查找书本相结合的好习惯。

第三轮复习: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加历年真题的第一遍。对照08的内部重点和自己的复习心得,对课本上的重点和难点来次大清扫。然后,要完全脱离书本,按照年份顺序,逐年独立完成各年真题。为时一个月。如果各年真题能保证对上70—80%,那就说明你的专业前期的复习都完全到位了。如果此时你还能做到对书中的概念、理论随问随答,对书中的例题一看题目,随手做上,从计算到分录一气呵成。第四轮复习:教材的再次详细看和真题的举一反三的分析。重扫教材中的盲点、重抓教材中的例题。同时,对历年真题至少还要做上两遍,同时要善于分析,要练成一看不定选择的题目,就能分辨它是属于多选还是单选,从而彻底的解决了专业测试中最头痛的问题。大家现在要做的就是跟我一样按部就班地复习,不要担忧太多,保持好的心态和心情。总之一句话,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各个学校的专业课是不同的,你百度查找一下08年的招生专业目录就有了。招生专业目录里会有详细的规定:考哪一科,用什么参考书,哪一个版本及复试的时候考什么。

备考心态

考MPAcc的过程没有那么痛苦,它相对简单,但是 不管多简单,不付出相应的努力,也不会得到理想的结果,因此对于考研这件事首先要有决心,做好以考研为主要生活事项的准备,并且一路坚持适合自己的计划。

这个考试当然也存在运气因素。不要为一次差的模拟过度难过和怀疑自己,记得总结;也不要为一次好的成绩轻视题目,除非你已经是上岸人

你我适合考MPAcc吗?

我自己觉得MPAcc与学硕或者一些其他专硕相比是略微简单的研究生考试。

首先体现在考试科目上, 只有管理类联考综合和英语二;其次,数学和英语的难度也都是比较低的类型;最后,逻辑和写作是考生普遍没有接触过的内容,考生多,因此竞争力也很大。

同时,大家应该听某些考研老师强调过, 这个考试是用来选拔管理人才的,考察反应能力、理解能力、还有善于做取舍等等之类的,这种素质可以花一段时间培养,但是我认为有些人存在这方面的基础,学习MPAcc会更轻松,也更适合。

当然,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会计专硕的学费相对高,不恰当理解的话,我认为学费和难度有一定互补意味,考虑MPAcc的同学也要注意学费问题。

我是文科生,在高中的时候就一直是语数外三科比较好,文理综一般,数学英语基础都可以,语文写作偏向结构议论文,所以自认为就比较贴合MPAcc的要求。

所以我觉得数学/英语基础好/不差,逻辑不差的同学在经过训练后都能在会计专硕上取得很好的成绩。

关于择校

这个经验我在录取后非常想和大家分享。

我最初择校的时候,因为对于考研规划不多,想选择一所普通的双非大学,但是因为家人反对,最后选择了一所不错的211。 但其实呢,如果你达到我说的上述条件(高中数学英语好,日常逻辑不错),是非常建议目标不要定低的。

但是,初试不成问题了,很多更好学校的复试对于专业要求也会更高,这时候就要考虑你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要综合评估你的选择,提升上岸率~

我的备考进度安排

大约整整半年时间,非连续,期间有干过其他事情。

5月

每天早上过英语单词(单词基础有)

抽空做数学题第一遍(《数学高分指南》)

做《逻辑精点(上册)》一遍

8月

数学知识点框架整理+数学题第二遍+整理错题

做《逻辑精点(下册)》一遍

9-10月

数学《历年真题集》一遍

逻辑《1000题》考前差不多刷完了

英语黄皮书一遍

11-12月

数学《历年真题集》第二遍+整理错题+复习错题本

逻辑《真题集09-20年》计时完成+重做和复习做过的题目

英语写作:听课+一周五篇左右练手(主要是真题)

管综写作:听了王诚老师的课+大概两天一篇练手(主要是14-20年的真题)

关于备考学习方法

学习MPAcc方法真的很重要! 不是一味付出时间和装模作样就可以学好的,我相信不管是三个月还是半年还是更久,只要端正了心态,理解了学习方法,都可以实现很大的成绩飞跃。

逻辑老师一直在强调,老师们已经研究这些知识点很久,不管你自己有着怎样的思路,或许也能得到正确结果,但为了高效地解题,你应该考虑学习老师的思路,用老师总结的方法来应对题目。

当时听过很多考MPAcc短时间逆袭的考试案例,我是相信方法有用的。 在备考过程,我没有做太多无用功,逻辑方面就是相信老师的方法,试着去理解他们的思路,你会发现做题真的更快更准。

数学方面我主要是靠刷题达到记忆知识点的目的,突出自己对为什么做错题的记忆,提高正确率;写作方面,信老师的话,就算只弄懂那几套真题,多琢磨,也真就够了(应试考虑)。

英语的话,首先基础要有(单词和阅读),我能分享的就是:英语二很多题目的选项和逻辑做题有很大的共通之处,就只是中英文的差距;再就是先读题目,再看文章,注意标注重点,这是我后边才发现的挺有效的方法。

关于复试

我的复试不太顺利,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细致,可以分享一点自己的感受。

MPAcc的复试需要提前准备的东西不多,知道自己目标院校的要求,就可以提前学习专业课,专业课扎实就是重点。另外,MPAcc的复试,很多学校,尤其是好学校,看重程度是超出初试的,这很可能使得我们前功尽弃。 好的初试成绩优势有局限,但也可以给你一定的优势,这时候咱们就要综合择校啦

关于培训机构

因为学校的支持,华章带给我的帮助,我非常感谢!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印象比较深的帮助:第一,是几次 模拟考试,帮助我对自己的认知更清楚;第二,是老师每天分享的 单词记忆和题目训练;第三,是听到 王诚老师的课程和少部分英语课程;第四,是考试的 重大时间节点的通知,使我没有误时,并且各类消息获取得非常及时。

我仅有的机构了解是华章,这方面我关注得少,对于需不需要机构的帮助以及机构的选择,大家一定要有深入的了解后再行动!

233 评论(13)

奔向八年

自我鉴定是对一个阶段的学习或工作进行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自我鉴定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因此我们是时候回头做好总结。那么如何把自我鉴定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会计专业自我鉴定800字(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思想方面,我追求上进,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是由他对社会对别人所做的贡献来衡量的,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也是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我认真学习党的各种理论,并努力把他们付之于实践,对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专业知识上,由于在校期间的努力,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各学科的功课,扎实地掌握了财会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同时使计算机应用水平、英语水平、社交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校期间,我在房地产公司营销岗位进行了近一年的见习工作磨练,培养了我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比如多角度了解和掌握会计技术的前沿应用,全方位协助团队开发新产品,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以及主要配合的协作观念等。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紧密配合公司金融需要,任劳任怨的工作,成为一名称职的财会能手。

我的生活准则是: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我的最大特点是:勇于拚搏,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更重要的是牢固树立了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朝夕耕耘,图春华秋实;十年寒窗,求学有所用。相信在贵司的培养和自我的奋斗下,我定会胜任本职工作。

会计专业毕业鉴定两年的函授学习,培养了我对财会职业的兴趣,也使我在专业技能方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自己两年来的表现做一个总结和自我鉴定:

一是有端正的态度。在参加函授期间,我始终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坚持按照课程安排和个人学习计划开展学习。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习时代的风格,不迟到、不早退。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作好学习笔记,并把自己的困惑拿出来和老师共同探讨。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高质量的完成。因为我深深明白:这是我提高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机会。

二是以科学的方法开展学习。在函授期间,我一边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不忘任课教师的学习指导。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通过自习预先了解学科的基本知识,把自习中遇到的难题记录下来,到面授时再和同学交流和请教老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面对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三是收获和体会。两年的函授学习,使我系统第掌握了会计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部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我还将专业课程特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自学了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等与会计专业有关的书籍。通过学习,不仅使我在思想境界、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方面得到了极大提高,在工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培养了我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个人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就要毕业了,毕业之前,我有必要对我这几年来做个自我鉴定。

大学三年中,我系统的学习了会计专业的十几种课程:如应用统计学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银行学,企业管理,西方经济学,税法,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银行会计、审计学等相关专业课程。每一门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这造就了我的会计专业技能!

本人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踏实负责的工作态度,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吃苦耐劳。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在校期间,多次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小到街道的宣传活动,大到国际比赛。我乐于投身于志愿活动,并从中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并不单单做学生,也希望能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并且,在20XX年年的特奥会服务中,获得了黄浦区区政府老师的肯定,为了表示对与我们工作的感谢,老师们特地写了一份感谢信。

在实习活动中,我积极地参与,在农行与花旗银行,觉得受益匪浅,综合发挥自己的各方面专业知识。花旗银行实习期间,与同事合作愉快,并且虚心向前辈学习,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领导的认同,并为我写了就业推荐信,给与我了鼓励更是肯定。

通过各方面的实习实践,以及社会活动,本人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发挥,也发现了内在潜质,磨炼了意志,以及耐心。在即将真正踏入社会前,做好了准备。

在校期间,经过学校领导老师们的细心栽培并结合自己艰辛的努力,我从一个年少无知的孩子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中技生。

三年会计专业的校园生涯,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打下扎实的基础。系统地学习了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多门课程并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并获得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的称号。在学习过程中,我获益匪浅,对计算机技术也有极大程度的提高。现在,我已能够熟练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VFP6等应用软件。另外,我知道仅是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不足的,课余时间我经常去图书馆搜集有关专业的资料充实自己,使得我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工作方面,我始终担任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在职期间我认真地传达上级团组织的决议和指示,结合班级具体情况认真地开展工作。并积极协助其他班级干部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班多次获得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

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塑造成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文化知识都有了质的提高,通过各种社会实践,使我较早得融入了社会中去,尽管还没有走出学校大门,但是我已经有了对社会的`初步理解与尝试,这些都是我在学习知识以外沉甸甸的收获。

本人工作认真负责,实事求是,注重团队合作精神,性格开朗,个人适应能力强,能承受挫折并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此同时,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及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乐观、自信、责任心强;乐于与人相处,与身边的人相处融洽,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为人正直,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做事严谨;缺点有时做事太急;理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

对待所做每件事的态度是:想做、敢做、能做、做好……

我的座右铭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刚从学校迈出的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再学习的能力,我愿意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以谦虚的态度不断学习,先适应环境、熟悉业务,再在工作中逐渐探索自己的职业定位,抓住工作变化中的每一次机会,向自己最想要得到的职位迈进。

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一系列的会计方面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从事会计业务,必要的不仅仅是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对业务的熟练把握程度,我所欠缺的更多是经验与快速反应的能力,所以,我的职业规划也是从一般的会计人员做起,只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熟悉各项业务,才能更好地处理其他的业务。毕业后的几年内,我的定位是:从一般的初级会计分析员——主管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

通过三年的大学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具体概括如下:

一、思想认识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纪,廉洁自律,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

二、业务知识

在上课学习期间,我保持了以往学生时代的历来风格,热爱本专业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通过扎实学习《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各门课程,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工作实际,加强了会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锻炼,能熟练运用财务办公软件,为更好地从事财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技能

财务会计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作为一名在岗工作的财务人员,我一直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严格要求自己,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结合,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三年的学习生活,使我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我的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回顾大学三年所走过的路一种莫名感慨油然而起。大学三年中在良师的精心指导下我刻苦努力,不断充实自我为我踏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校学习成绩虽然不是非常好,但我能够端正了学习态度,认真对待学习。通过大学三年努力学习《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各门课程我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及工作实际,加强了会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锻炼,能够熟悉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如用友、金碟),并能熟练操作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和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如word、excel)。

在思想道德上,我能够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生活很简单,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你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这是我的信条,因此,在我遇到困难时,老师同学们都给予我一些帮助。

我的性格:温和、谦虚、谨慎、开朗,缺乏冒险精神。由于性格特点,我不能是孤胆英雄,而是团队的小兵。我相信个人的力量远不如团队力量,一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在团队里,他才能发挥无限的潜能。

“逝者如斯夫”大学生活纵然是美好,但我的未来不在这。大学是我学业的一个终点,也是我人生的另一条起跑线,所以我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迎接更好的明天。

大学四年中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刻苦,认真,努力,不断充实自我,为我踏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校学习成绩虽然不是非常好,但我能够端正学习的态度,认真地对待学习。通过大学四年努力学习《会计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会计珠算》等各门课程,我熟悉掌握了本专业所必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加强了会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锻炼,能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用友软件,并能熟练操作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和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如word、excel)。

在思想品德上,我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尊敬师长,乐于助人。

在工作上,我时刻保持一颗热情的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做事尽心尽责,并能做到最好,事后认真总结。大学期间,我先后担心理委员、会计系宣传部部长等职务。任职期间,我认真开展班,系布置的各项工作并顺利完成。假期期间,我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这些锻炼使我的社会适应能力、管理、组织和协调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也让我在处理事情问题的方式方法更加灵活。

我的性格:亲和力强、谦虚、细心、开朗,由于性格特点,我不能是孤胆英雄,而是团队的小兵。我相信个人的力量远不如团队力量,一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在团队里,才能发挥无限的潜能。

以下是此次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会计工作在提高经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前者是根本的动力,它决定了对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本世纪中叶以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时代已经成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恰当写照。

(二)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里,无论是社会经济环境,还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会计上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后两者又起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

(三)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史上崭新的一页。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首先带来数据处理工具的改变,也带来了信息载体的变化,电算化会计后对传统会计方法、会计理论都将发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会计制度、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变革。会计电算化促进着会计的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促进着管理的现代化。

会计专业毕业的我,在一家国有企业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习工作。在此期间,我学到了很多学校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这些东西将会启发我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在这短暂的时间过去之前,我为这段时间的工作做了总结。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科学,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更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发重要。在xx单位财务部门实习的这段期间,我熟知各项准则,更加熟练操作各项财务软件及办公软件,主要负责单位日常费用报销过程中的单据审核、现金收入;管理银行支票和银行汇票的管理,登记银行往来调查表;对各种财会资料进行归档管理。同时,我了解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实习生涯几乎是每个学生踏入社会并接触社会的重要一步,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视野打开了,见识增长了,在课堂上我们所接触不到的知识,在社会这一页我们学到并深深体会到了。这期间,我热爱工作,好学好问,细心、认真负责,与部门同事一起努力并圆满完成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多次获得上级领导的好评!我注意观察了前辈们是怎样与上级交往,怎样处理同事间的关系。

回顾我的实习生涯,不管是思想上还是能力上,我都发现自己进步不少。但是这些进步不会因此而停止,反而是我更加向上努力的催化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

35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