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36

极夜北极光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基础会计怎么填写利润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无锡捞王

已采纳

各类费用的借方发生额表示实际发生,贷方为转出,所以各类费用应该按借方发生额填列。但各类费用月末都要结转到本年利润中,期末余额为零,所以各类费用的借方发生额最终与贷方发生额相等,所以两边都是一样的。

编制步骤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帐及明细账,并进行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及账证核对。

2、保证所有会计业务均入账的前提下,编制试算平衡表,检查会计账户的正确性,为编制会计报表作准备。

3、依据试算平衡表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结合有关明细账户的发生额,计算并填列利润表的各项目。

4、计算营业利润。是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损益)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5、计算利润总额。是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6、计算净利润(或净亏损)。是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

7、检验利润表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包括表头部分的填制是否齐全、各项目的填列是否正确、各种利润的计算是否正确。

8、有关人员签字盖章。

编制方法

计算利润时,企业应以收入为起点,计算出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的形成的计算步骤为:

1、以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计算主营业务利润,目的是考核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上述公式的特点是: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主营业务直接有关,先从主营业务收入中直接扣除,计算出主营业务利润。

2、从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中减去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计算出企业的营业利润,目的是考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会计报表

百度百科-编制会计报表

百度百科-利润表

基础会计怎么填写利润

216 评论(9)

吕鹤是谁

利润表分为本期金额栏和上期金额栏的填写。本期金额栏一般应根据损益类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有关科目的发生额填列,上期金额栏应根据上年该期利润表本期金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100 评论(8)

小木每木每

各类费用的借方发生额表示实际发生,贷方为转出,所以各类费用应该按借方发生额填列。但各类费用月末都要结转到本年利润中,期末余额为零,所以各类费用的借方发生额最终与贷方发生额相等,所以两边都是一样的

200 评论(12)

吃货终结者0416

1、利润表是根据当月结账后的余额表填制的;

2、本月数就填写当月结账后的余额,本年累计数=本月数+上月累计数;

3、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投资收益(-损失)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扩展资料:

利润表分项列显示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对外投资等所取得的各种收入以及与各种收入相对应的费用、损失并将收入与费用、损失加以对比结出当期的净利润。这一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损失进行对比,结出净利润的过程,会计上称为配比。

其目的是为了衡量企业在特定时期或特定业务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为取得这些成果所付出的代价,为考核经营效益和效果提供数据。

比如分别列示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并加以对比,得出主营业务利润,从而掌握一个企业主营业务活动的成果。配比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在利润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通常,利润表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发,减去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而发生的相关费用、税金后得出主营业务利润。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营业利润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其他业务利润,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得出。

(3)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减)投资收益(损失)、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后得出。

(4)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净利润(或净亏损)在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本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后得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润表

169 评论(9)

幽香雨草

利润表计算公式: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4、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5、如果.以上有亏损的为“-”。净利润=总账的本年利润,累计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数。6、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7、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8、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减:所得税 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318 评论(8)

我与食俱进

基础会计中利润表的每项计算公式都很难的,他需要懂行的会计师。

183 评论(11)

小红粉菲菲

利润表是根据当月结账后的余额表填制的;本月数就填写当月结账后的余额,本年累计数=本月数+上月累计数;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投资收益(-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84 评论(10)

apple13810

利润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一)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

其中: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二)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三)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二、营业外收支的会计处理

(一)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提示】(1)盘盈利得一般指的是现金盘盈;(2)企业接受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或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经济实质表明属于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将相关的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二)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三、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四、综合收益总额

净利润加上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为综合收益总额。

28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