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邮政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第六条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其中的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在单位内部应加以分离的主要不相容职务有: ①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和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有权决定或审批材料采购的人员不能同时兼任采购员职务。 ②执行某些经济业务和审核这些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填写销货发票的人员不能兼任审核人员。 ③执行某项经济业务和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销货人员不能同时兼任会计记账工作。 ④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对其进行记录的职务要分离,如会计部门的出纳员与记账员要分离,不能兼任。 ⑤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核对实存数与账存数的职务要分离。 ⑥记录明细账和记录总账的职务要分离。 ⑦登记日记账和登记总账的职务要分离。 明显地,会计和报税人员不属于不相容职务,所以可以同为一人。
ddungmickey
申请一般纳税人会计人员,财务负责人,办税员可以是同一个人。1.一般纳税人是指纳税规模达到税法规定要求的水平,强制要求的一种企业纳税人资格的认定。一方面是企业自行申请;另一方面国税会根据企业的营业情况监督。2.办税人员,是指企业在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时,国税提供的“办税人员资格”培训和培训后考核合格的认定。3.法人、办税人员都需要培训和考核。会计、财务负责人的设置,是企业内部的岗位设置。4.一般纳税人资格申请时,会计人员,财务负责人,办税员可以是同一个人,只需要营业规模达到、或预计可达到,即可申请。拓展资料: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亦称"纳税主体"。指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与个人。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每一种税都规定有相应的纳税人。如产品税以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和进口应税产品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又如国营企业所得税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国营企业为纳税人;联营企业先分配所得的,以投资各方为纳税人等等。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每种税收都有各自的纳税人。纳税人究竟是谁,一般随课税对象的确定而确定。例如个人所得税法中工资、薪金所得,其纳税人是有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房产税的纳税人是产权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其纳税人是产权承受人。同一种税,纳税人可以是企业、单位和个人,如增值税,企业生产销售的产品,纳税人是企业;个人销售的产品,纳税人就是个人。同一种税在不同历史时期,纳税人也可能发生变化,如农业税,农业合作化前是个体农民,农业合作化后是农业生产合作杜和后来的生产大队,后来主要是农村乡村基本核算单位及承包人,全国取消了农业税。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国家公职人员才在国家财政里面领取工资,所以国家公职人员又称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