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1

天使之懿727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新编会计科目笑话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夹心大便

已采纳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科目变化为1.“现金”科目变为“库存现金”科目。2.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3.新准则取消了“应收补贴款”科目,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4.“物资采购”科目变为“材料采购”科目。5.“包装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6.新准则取消了“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教材第六章金融资产)7.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教材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8.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余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9.新准则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10.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11.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从“无形资产”科目分离出来,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12.原制度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企业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而新准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教材第五章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13.新准则取消了“应付短期债券”科目,而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核算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14.“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15.“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合并为“应交税费”科目。16.新准则中设置的“预计负债”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17.“盈余公积”科目取消了法定公益金有关的核算。18.新准则增设了“库存股”科目,核算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本公司股份金额。19.新准则增设了“研发支出”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20.新准则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21.“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变为“其他业务成本”科目。2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变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23.“营业费用”科目变为“销售费用”科目。24.新准则增设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25.“所得税”科目变为“所得税费用”科目。26.新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

新编会计科目笑话

96 评论(15)

fanfanwing

损益类包括收入和成本项目 你的科目汇总表不全 再找本基础会计的书来看看吧 最好找新版的

329 评论(13)

summaryzhen

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科目作出如下调整:1.“现金”科目改为“库存现金”科目。2.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了“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3.“物资采购”科目改为“材料采购”科目。4.“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科目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按新准则《应用指南》的讲解,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单设“包装物”科目、“低值易耗品”科目或“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科目。5.新准则取消了“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重新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6.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并存而持有的房地产。7.新准则增加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核算内容。核算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业务。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现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8.新准则调整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核算内容,权益法核算下,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9.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摊销无形资产时,借:管理费用或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摊销10.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从“无形资产”科目分离出来。11.新准则取消了“递延税款”科目,而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准则相比有所变化。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12.新准则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核算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13.新准则把“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14.新准则把“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科目合并为“应交税费”科目。15.新准则调整了“预计负债”科目。核算内容与原准则相比有所变化。16.“盈余公积”科目取消了法定公益金有关的核算。17.新准则增设了“库存股”科目,核算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本公司股份金额。18.新准则增设了“研发支出”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19.新准则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20.新准则把“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改为“其他业务成本”科目。21.新准则把“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22.新准则把“营业费用”科目改为“销售费用”科目。23.新准则增设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24.新准则把“所得税”科目改为“所得税费用”科目。25.新准则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

142 评论(13)

我是豆豆豆逗

会计科目只是管理信息的统计分类,管理人员可以依照管理上的需要增设会计科目。 有一个会计人员流传的笑话:某公司财务情况不是很好,到了年底,该发年经奖金时,会计提出一个金额,让老板去筹钱。老板指着资产负债表说:“我们账上不是有很多年终奖金准备吗,为什么不拿出来发年终奖金呢?”令会计哭笑不得。 其实“年终奖金准备”,是一个负债的会计科目,表示企业约欠员工多少年终奖金的金额,要发年终奖金,必须要看“银行存款”中有多少钱才行。这位老板不懂会计科目,才会闹这个笑话。 ·会计科目是管理信息的统计分类 会计科目对一般不懂会计的管理人员,常会有莫测高深的感觉,因此不仅不愿去看财务报表,更不敢对会计科目的订定有何意见。其实会计科目只不过是一个企业经营资科的统计分类而已,所以如果懂得会计科目的性质及结构系统,每一个管理人员不但能看得懂财务报表,而且还能设计会计科目,使会计资科成为很好的管理信息。 会计科目是会计人员作记录的基础,在结构上共分五大类:即(1)资产(2)负债(3)资本(4)收益(5)费用(成本)。分别说明如下: (1)资产:指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价资源,其中又可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其它资产等三小类。流动资产指现金及企业希望变成现金的资产。例如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不希望出售,而是长期使用的资产,如土地、房屋、机器等。其它资产是指无形资产、未分摊费用、保证金等。 (2)负债:是指企业的债务,其中又可分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及其它负债。流动负债是指一年以下的负债,长期负债是指一年以上的负债,而其它负债是指非财务性目的所发生的负债,如存入保证金、代收款及各项损失准备等。 (3)资本:又名股东权益,是企业中属于股东的部分,所以等于资产与负债之差。资本可分股本及盈余两类,股本是股东所投资的部分,盈余是企业所赚得的部分。 (4)收益:是指企业的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收入,可分营业收入及营业外收入两小类,营业收入是企业预定营业范围内的收入,而营业外收入是指预定营业范围外的收入,如非金融业的利息收入等。 (5)费用:是指因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其中又分四小类:即直接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费用。所谓直接成本是该项支出可直接归属于某项营业收入者,如销货成本、材料成本等。而销售费用是指为达成营业的目的而发生的支出,但无法直接归属于某项营业收入者,如广告费、营业人员薪资等。管理费用是指维持企业运作所必须支付的费用,如管理人员薪资、租金支出等。营业外费用是指财务费用及投资损失等非属达成营业收入而必要的支出。 以上所谓的收入及支出,并非仅限于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收支,在会计上是泛指债权及债务的发生都属之,即所谓“权责发生基础”。 ·会计科目间的恒等关系 上述五大类的会计科目,最后都会出现在财务报表上。资产、负债、资本三类构成资产负债表,表达企业经营的结果,故称为实账户。收益与费用构成损益表,表达企业理管的状况,最后变成企业损益,故又称之为虚账户。其关系如下: 收益-费用=损益 资产=负债+股本+损益 ·会计科目按使用目的之不同而分开: 比如:保险费→劳保费,火险,水险费交际费→营业交际费,管理交际费。间接人工→修缮费,交通费,保险费,交通车费用 以上这些会计科目的设立,其主要目的是让财务报表充分表达管理者所需信息,以利管理人员发现问题,采取行动,发挥重点管理的效果。 ·用子科目产出明细表 为了更进一步掌握明细信息,会计系统中还有子科目的设计,子科目通常会附属在资产、负债、资本三类会计科目之后,是更详细的分类。子科目与会计科目最大的不同是,子科目不会出现在财务报表上,只会以附表的方式附在财务报表后面“供查核或管理之用”。 总之,会计科目只是管理信息的统计分类,管理人员可以不必考虑会计的专业知识,只依照管理上的需要增设会计科目及子科目,可使会计信息有更大的管理功能。 故管理人员可以经由会计科目的订定,掌握所需的信息,并可由上面的公式查证损益的真实性。 会计科目是指在财务报表上会出现的统计分类,一般都有习惯上的设定(但管理人员也可以依管理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自己设定的科目),多数的会计科目,管理人员皆可望文知意。只有少许科目需要解释: (1)累计折旧:这个科目是为了表达固定资产因使用而折价的部分,折旧的金额通常按该资产之使用年限而分别订定,但由于只是一个估计的金额,所以只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下面表达应抵扣的金额,再将来资产报废时,将资产与累计折旧同时减少,也不会影响股东的权益。 (2)递延资产或负债:这是由于税法和会计对收入的确认或者对费用的扣除不太相同而导致的。 (3)各种准备:所谓准备是指企业之未来之支出,故是一种不确定的负债,例如退休金准备,土地增值税准备等,提拨这些准备的目的是告知管理人员,企业未来还有多少费用可能要支出,事实上这些钱并未准备好,所以稳健的企业常将准备金额真的存入银行专户,将来支付之时银行专户与准备科目同时扣除。 (4)各种公债:是企业盈余保留在企业内的金额,将来可以转为股本,故越多时财务体质越好。 。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要求一些特别的科目 如无特别的要求,会计人员通常会将会计科目订得相当简单,以利会计人员作业,但为了配合管理上的需要,管理人员应该懂得要求会计人员设定一些特别的科目: 例如为了掌握企业经营的重点,管理人员可以针对金额大的事项及弹性大的事项订定较详细的会计科目,也可以针对异常状况订定一些会计科目,更可以配合预算的管理而订定相对应的会计科目。下面是一些实例: (1)将金额大的事项,用会计科目作更详细的分类: 销货→ A类产品销货、B类产品销货¨→ 甲地区销货、乙地区品销货¨材料→ A类材料、B类材料、呆料¨应收账款→外销应收账款,内销应收账款、催收账款。 (2)将特殊成本与正常成本分开,以便异常管理。 材料成本→标准材料成本,废品,盘损直接人工→人工成本,无效人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项目费用 (3)费用与企业组织配合,以便预算管理。

13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