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J80430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一、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三、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的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
四、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扩展资料:
意义: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在财务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财务会计信息是一种定量化信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都要经过计量才能在财务会计中得到反映。
因此,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会计学界逐渐流行这样一种观点:“会计就是一个计量过程。”事实上,财务会计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要涉及会计的计量问题。
FASB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确认和计量》提出了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公允价值5种计量属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计量属性
雨田里得麦圈
新准则规定的计量属性有五个,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要素计量是指企业计量中确定会计要素数额的依据。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1、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是指为取得或制造某一财产而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2、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称流动成本,是指根据当前市场情况,重新获得同一资产所需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数量。 3、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预计的销售价格减去正常经营过程中的进一步加工成本、预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4、现值:现值是指未来现金流以适当的折现率折现的价值。它是一种考虑金钱时间价值的度量属性。 5、公允价值:指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一般贸易性金融资产、贸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将按公允价值计量。会计要素: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会计要素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其中:前三个要素直接关系到资产负债表中财务状况的确认。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后三个要素,和损益表对经营业绩的确认计量,从动态的角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拓展资料会计计量是通过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记录在账簿上并在财务报表中报告来确定其数量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应的金额。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在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财务会计信息是一种定量信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个会计要素,必须进行计量,才能在财务会计中得到体现。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