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V风月
正常情况下是每个自然月的最后一天,即每月的31日。有的企业内部要求是每个月的25日为扎账日。实际就是指的会计期间,会计期间是1-31日,或者26-次月25日,当然每个企业的要求不同,还是要依据本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扎账后就说明本月的业务已经全部入账,此后再发生的业务归入下个会计期间,在下个月入账。拓展资料:扎帐:是指每一会计期间结束时,对所有账务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也就是进行会计分期。在资产负债表日前的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记入报告当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业务放在报告后期。轧账:意思是核算查对账目。一般为定期或者企业需要时,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日记账是否一致,然后月末进行结账处理。(一)轧账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核算查对账目。会计科目流程之一,一般为定期或者企业需要时,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日记账是否一致,然后月末进行结账处理。一般ERP流程理论上,是财务管理流程先于银行对账,后于会计报表的一步。账务核对是账务处理的重要环节,是防止账务差错,保证核算正确和资金安全的重要措施。(二)扎帐是指每一会计期间结束时,对所有账务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也就是进行会计分期。在资产负债表日前的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记入报告当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业务放在报告后期。财务扎账时间,正常情况下是每个自然月的最后一天,即每月的31日。有的企业内部要求是每个月的25日为扎账日。扎账后就说明本月的业务已经全部入账,此后再发生的业务归入下个会计期间,在下个月入账。企业在持续经营期间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将其等距离划分为一定期间,定期确立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便结算账目,编制财务报表及对会计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如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其起讫的日期按公历日。(三)扎帐的具体要求:对本机构的各种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银行账户、有价证券和投资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本机构各项内部资金往来等账务进行全面核对,最终形成会计核算达到“六无”和“六相符”的质量。1、“六无”是指帐务无积压、结算无事故、计息无差错、计帐无串户、存款无透支、报表无虚假。2、“六相符”是指帐帐、帐款、帐据、帐实、帐表、内外帐全部相符。”以保证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相符。(四)方法:(1)账证核对,是根据各种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2)账账核对,是指对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数字进行核对。核对不同会计账簿记录是否相符。包括: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总账与日记账核对;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账核对等。(3)账实核对,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相互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包括: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各种材物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材物实存数额核对;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
暖暖烛光2016
会计每月月末要根据记账凭证记明细帐,总帐,根据总帐与明细帐做会计报表,做完会计报表后,需要将月末余额结转至下月。现在一般都是网上报税,抄税即将本单位的本期税务资料传出,到税务局读卡,然后根据本单位的税种进行网上申报。
mingmingsherry
呵呵,看你一问就有点外行了。第一、先把已发生的费用入账。第二、把损益类科目结转。第三、固定资产不是摊销,应该是提折旧费。第四、材料应该入账,如果发票没到,先暂估入账,等发票到时,再冲回,按发票金额入账。第五、要编制报表第六、依据报表去税务局报税…………
楠辉之恋
挂账是根据会计制度上的"权责发生制"而产生的,给你举个例子解释吧.例:五月一次性交了三个月(五六七三个月)的房租6000*3=18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在五月份记账的时候你能够将这18000全部作为费用列支吗?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你必须先通过"待摊费用"来进行账务处理:一.借:待摊费用--房租18000贷:银行存款18000然后分摊五月的房租费用:二.借:管理费用/营业费用6000贷:待摊费用--房租6000这样,待摊费用--房租的借方余额为12000,这12000就是挂地账上的数字,分别要在六月和七月的时候进行摊销,摊销就是所谓"杀账"的意思明白了吗?:-)
黄某某007luffy
正常情况下是每个自然月的最后一天,即每月的31日。有的企业内部要求是每个月的25日为扎账日。实际就是指的会计期间,会计期间是1-31日,或者26-次月25日,当然每个企业的要求不同,还是要依据本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扎账后就说明本月的业务已经全部入账,此后再发生的业务归入下个会计期间,在下个月入账。
柠檬朱古力
一、核算各类预提、待摊项目。
1、计提当月应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2、摊销当月应摊的无形资产和长短期待摊费用,如装修费用、房屋租金等;
3、摊销当月应摊销的低值易耗品;
4、计提当月应承担的借款利息、房屋租金、各项流转税金等;
5、计提职工薪酬福利等。
二、进行实物盘点,账实核对。
1、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
2、对银行存款进行核对;
3、如果企业规定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每月盘点的,也应当在结账前进行盘点。
通过以上盘点、核对,如出现差异,应当分清责任,按相关制度规定处理,并在结账前调整账项。
三、检查核对账项。
1、核对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是否与开据的发票与认证的发票相符,如有差异要查明原因,看是否合规,账务处理有无差错。
2、检查各科目的余额借贷方向是否异常?如有异常要查明原因,或进行调账,或待编制报表时进行重分类处理。
3、核对往来账款,与往来单位或个人核对,看往来款项是否一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要核对总账是否平衡,总账与明细账是否相符。对于手工记账的单位,以及有的财务软件在试算平衡方面存在缺陷的,这一点十分重要。
扩展资料:
如果是可以抵扣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按抵扣进项税后的金额计提折旧。会计中除了过渡性的科目外,月末都结转。财务费用(专指利息部分),坏帐损失、各类资产的减速值准备都需要计提。
现在的固定资产允许抵扣进项税税额了,那么进项税额不计算在固定资产的原值之内,扣除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要在投入使用的次月起开始计提折旧。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