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爱小狐狸
不造汽车就屁事没有,他愁钱花么,乐视电视生态可是在2年之内就占据了国内大片市场,而且逐渐开始盈利,再加上他的影视公产业,你觉得他会缺钱么,就乐视电视本身来说是真的不错的,也说明乐视确实是在用心做事,乐视手机高配低价也是公认的,这样的良心企业家你觉得他是骗子?那么他到底骗了你什么呢?如果他有足够资金成为中国的马斯克乔布斯完全不是问题
灰灰poppy
【太平洋 汽车 网 行业频道】“下周回国”的贾跃亭这次终于能勇敢说出“回国”两个字了!
言语和眉目间都透露出贾老板的久违喜悦与自信,毕竟有了这笔救命钱,FF终于可以继续讲它的“量产故事”。
而贾老板也通过资产重组,将所持FF全部股权转让,以偿还债务,虽然花了7年造车造了寂寞,但总算有望成为自由身。
上市就破发?
FF翻身这事并不简单,美国资本市场首先给FF一顿打击。
FF上市首日开盘报16.8美元,较发行价上涨22%,但在开盘45分钟后便破发,此后便一直维持在发行价(13.78美元/股)的水平,收盘仅微涨1.5%。
与此对应的是,来自华尔街的投资机构多数并不看好FF,Guidehouse Insights首席分析师 Sam Abuelsamid认为FF要取得成功仍然存在重大障碍,比如仅有一款FF91样车,距离量产仍有一段较长时间,市场竞争远比2017年FF 91发布时更加激烈……
尽管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总爱瞎说大实话,贾跃亭还是满怀斗志,在他看来,资金是量产的唯一障碍,如今登陆纳斯达克后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募集资金超10亿美元。因此,FF91有望在12个月内实现量产。
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FF91目前已获得超过1.4万辆的订单,如果按照100万单车价格计算,交付完这批订单后,FF将获得140亿的销售额。
另据招股书预测,FF预计将在2022年售出2000辆车,2023年售出39000辆车,2024年售出113000辆车,2025年售出302000辆车,也就是说未来5年大约累计达到40万辆的量级。
显然,靠一台售价百万的FF 91难以实现年销十几万甚至数十万辆的目标,必须靠FF 81和FF 71这些相对亲民的产品来攻占市场。
其中,FF81 Futurist版将会在2023年第二季度推出,FF81普通版则在2023年第三季度推出;FF 71 Futurist版将会在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FF 71普通版则在2025年第二季度推出。
根据时间节点,可以简单推算2023年前基本靠FF 91单打独斗塑造品牌形象,2023年-2024年靠40万-70万元的FF 81吸纳基础用户,等到2025年推出30万-40万元级别的FF 71, 走向普罗大众。
这样从高端拔高品牌调性,再用中高端产品大量收割用户的方法,能从特斯拉、蔚来身上找到成功的影子。但这已经是后两者十几年前和几年前已经在做的事情,对于尚未拥有一台量产车,尚未真正获得一张入场券的FF来说,一切显得晚了些。
同时还有糟糕的财务状况:根据其招股书显示FF自成立以来,已经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0亿美元;2019年和2020年,其净亏损分别为1.42亿美元和1.47亿美元。
也难怪FF在资本市场表现并不惊艳,但又不可否认FF能站在纳斯达克上,已经是一个如获重生的新起点。尼采的名言”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非常适合送给贾老板和FF。
那些追随与信任贾跃亭的人
在过去几年里,贾跃亭的身上被贴上各种标签,诸如“贾会计”、“PPT造车之父”,不乏各种质疑声音。但即使如此,贾老板总能以个人魅力,吸引各路好友登上友谊的小船上一起造车。
首先是一群志向相投的前特斯拉高管和传统车企的人才。
与李斌、何小鹏、李想一样,贾跃亭都是在“触电”特斯拉后,萌芽了创造“下一个特斯拉”的梦想。不同的是,贾跃亭将目光放得更长远,2014年选择在美国加州成立了一家公司名为“LeTV ENV Inc.”电动车公司,同年更名为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
当时,贾跃亭从特斯拉高薪挖来了多名高管,包括曾经担任过特斯拉车辆和底盘开发主管尼克·桑普森(NickSampson),以及特斯拉前制造业务总监戴格·里克霍恩(Dag Reckhorn)、前人力资源总监艾伦·切里(Alan Cherry)、前采购总监汤姆·维斯纳(Tom Wessner)等,分别任职各个细分业务的副总裁。
之所以加入特斯拉,很大程度他们同样拥有一个颠覆传统甚至打败特斯拉的幻想,同样相信贾跃亭蓝图中关于 汽车 的“平台+内容+硬件+软件+应用”的生态系统。
作为研发高级副总裁、三大创始人之一的尼克·桑普森每逢公开场合就对媒体畅谈FF的美好愿意:“不同于传统 汽车 制造商,Faraday将拥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赚钱方式。这家公司计划向电动车提供联网和自动驾驶服务。”
有了这些猛将以及硅谷、传统车企的人才的加入,FF很快描绘出了雏形。
2015年,FF在美国CES展览中展出形似蝙蝠的 汽车 模型,并且表示真车已经在测试中。
2016年,FF在美国的员工就超过了1000人。
2017年,FF在CES电子展发布首款车型FF91,据说36小时内便完成了64000个预订。
但出道即巅峰,在2016年-2017年期间,贾跃亭的乐视系和法拉第未来逐渐暴露弊端,比如后者在2016年底开始拖欠建筑公司、内饰供应商的款项,以及租金、电费、广告费等,惹上一桩一桩官司。
再到后来,建厂计划被迫搁浅,资金链断裂,大批高管纷纷离职,贾跃亭成为了“光杆司令”。
此时的法拉第未来已经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
直到遇上恒大董事长许家印,FF再度回春。 2018年6月,恒大集团以67.46亿港元入主FF,这个故事大致可以理解为:力求从房地产转型也不缺钱的许家印遇上满脑概念但穷困潦倒的贾跃亭,两人一拍即合。
许家印还立即亲自飞赴美国FF总部,亲自现场考察,于是有了以下这场经典名场面的照片。可惜两人都是逐利的生意人,牵手造车4个月左右,便因为控制权等原因翻脸。
如现在所见,恒大自此自立门户,通过买买买技术造车,一口气发布6款新车,立誓年销500万辆,即使依然没有任何一台车量产,市值还一度超越了蔚来。虽然表面上,许家印与贾跃亭各自造车,但实际上还存在藕断丝连的关系,因为恒大还持有FF20%股份。
截至FF上市首日收盘,恒大持有股份市值约为9亿美元,若按恒大最终向FF投入约8亿美元计算,恒大稳赚了1亿美元。同时,FF的上市还带动了恒大 汽车 的股价波动。
在告别了恒大后,FF沉寂了约2年时间,大家都以为它无以为继时," 白衣骑士"李书福和珠海市政府出现了。
2021年1月,有传珠海国资委将向FF投资20亿元,FF在珠海成立法法 汽车 (珠海)有限公司。此外,李书福也带着约为3000-40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意向,缓缓走来,并探讨由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的可能性。
为什么在FF声誉败坏的情况下,珠海政府和李书福还要出手相救?对于珠海市而言,在新能源 汽车 大势下,投资新能源车企就如引入驱动当地经济高速发展的机器,与合肥造“新能源车之都”同理。
不过招股书公告显示,定投资FF的中国一线城市因外汇原因导致无法完成此次投资,这里所指的一线城市被多方确认正是珠海市。虽然最终没有入股FF,但如无意外珠海将会成为FF在中国的落脚点。
而对于李书福和吉利而言,与FF合作,意味着能在存在着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代工等相互 探索 ,比如让FF在日后加入到SEA浩瀚架构的大家庭等等,与吉利帮百度造车同理。
对于贾跃亭的帝国梦, 财经 作家吴晓波评论说:“ 这是一个扑朔迷离的创业故事,介乎梦想和骗局之间。谬误与真理一样,都需要时间来证明 。”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不断有人为FF和贾跃亭应援,或许是认可贾老板满脑子的想法,或许是欣赏炫酷的FF 91,总之就是站在了理想主义的一边。
必须回国的贾跃亭和FF
FF的造车梦始于美国,需践于中国。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蔚来、小鹏、理想都靠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 汽车 市场逆袭和发迹,FF也不例外。
落到实处关键还是看产品力,以FF唯一发布过的一款新车FF 91来看,就算是3年前的作品,放到现在也不过时,或者说FF 91预示了一些现在常见的技术卖点。
从三电系统来看,FF91搭载三电机,最高达到1050马力(783千瓦),百公里加速2.39秒,并且配备有130kWh电池容量的动力电池组,在NEDC的测试标准下,最大续航里程可达700km。
从功能来看,FF 91提供和应用了按摩可平躺的后排座椅、双开门设计、无钥匙进入、自动泊车、自动驾驶等,还超前配备了一般品牌最近才装车量产的激光雷达。
但就算功能再丰富,一看100多万人民币的售价还是劝退了99.99%的人,光预定金就高达5万元。剩下的0.01%人正是FF的目标群体,FF要做的是从迈巴赫、法拉利、宾利等高奢品牌手中掠夺客户,颠覆传统。
试问这小部分人又有多少会认同不断被贬的FF品牌价值?又是否能帮助FF在这一两年造血,支撑起其市值?
主打大众化市场的FF 81和FF 71才是FF真正的救命稻草,FF 81预计在9月公布最新消息,FF 71依然处在云概念阶段,离量产还有一大段距离,而现时还没触及智能电动 汽车 的拐点。
何小鹏曾认为2023年将会是智能电动车的第一个拐点, 2025年中国一线城市的智能电动 汽车 的新车占比将会是60%,留给FF的时间并不多。同时市场、需求、技术一直在变化的状态,高端品牌也开始发力电动化智能化,竞品在暴增,消费者需求在增多,技术在迭代。
试问FF如何立于不败之地?试问FF 81和FF 71如何碾压特斯拉、蔚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对于贾跃亭来说,首要任务是通过所持有的FF全部股权向债权人偿还29.6亿美元的债务。即使7年花了百亿造车,到头来造了个寂寞,但至少能脱掉“跑路王”的帽子,以自由人的身份继续造车,已是他目前最理想的前半集结局。(文:太平洋 汽车 网 曾惠君)
编辑推荐阅读:
PPT造车鼻祖寻求重生 恒大给FF带来什么?
不落的恺1994
贾跃亭回不回来?有人曝出贾跃亭在美国有五套豪宅,由此猜测他肯定不回国了。贾跃亭是创业失败还是涉嫌欺诈值得探究,最起码贾跃亭还欠A股股民一个重要承诺——“增持股票”还没有履行,监管和执法部门对此理应高度关注。
早有人质疑乐视网2014年年报造假,也有人质疑乐视宣传超级电视卖了几百万台,但实际出货量只有宣称的一半。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贾跃亭于2015年6月和10月减持套现近57亿元资金,其对这部分所得资金作出了重要承诺,目前看没有履行到位。
先看贾跃亭的承诺情况。2015年5月26日,乐视网公告称贾跃亭拟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约8%,减持目的是“为了缓解公司资金压力”。2015年6月1日至3日,贾跃亭减持乐视网套现约25亿元。2015年10月30日,乐视网公告称贾跃亭向鑫根基金转让1亿股,协议转让金额32亿元。贾跃亭承诺减持所得全部资金借给乐视网作为营运资金,免收利息,乐视网归还资金后在6个月内全部用于增持乐视网,减持与增持金额的差额将无偿赠予上市公司。
再看承诺履行情况。2015年6月乐视网公告与贾跃亭签署第一笔资金的《借款协议》,借款金额不少于25亿元。而据乐视网2016年报,2016年初贾跃亭无偿借予乐视网的余额约为20.71亿元,期末余额为260万元,贾跃芳(贾跃亭姐姐)无偿借予乐视网的期初余额约为14.02亿元,期末余额约为4.34亿元。也即2016年乐视网归还贾跃亭约20亿元,归还贾跃芳近10亿元。
2015年贾跃亭减持所得款合计57亿元,按承诺都应无偿借给乐视网,不过或许只借给乐视网20.71亿元,也即第一笔借款之后就无后文,贾跃亭可能并没有履行当初全部承诺,但在2016年报“承诺事项履行情况”一栏中,贾跃亭却声称遵守了当初许下的“协议转让给鑫根基金所得资金借给乐视网”等等承诺,或涉嫌虚假陈述。
另外,既然乐视网已经把钱还给了贾跃亭,按照当初承诺,在6个月内贾跃亭理应增持乐视网,且减持与增持差价应赠予上市公司。乐视网偿还贾跃亭资金最起码在2016年底之前,距今已超6个月,但至今没有听到贾跃亭增持乐视网的丝毫动静。
当初贾跃亭所提出的减持目的以及减持所作承诺,无疑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由此有些投资者觉得,即便高价买入乐视网,肉也是烂在锅里,这些钱最终是借给乐视网用于公司业务发展,况且乐视网将资金还给贾跃亭后,贾跃亭还要将这些资金用于增持,对股价形成直接支撑。但现实却是,贾跃亭没有完全履行承诺,甚至现在想逃避部分承诺,这对投资者也或有误导之嫌。
投资者被一些“假布斯”描绘的上市公司美好发展前景所忽悠,甚至成为上市公司忠实铁粉,掀起二级市场炒作,几张PPT就可募来几亿、几十亿资金,这些上市公司四处出击,疯狂烧钱,但除了烧钱铺摊子,别无所长,若要深究它到底拥有什么核心科技、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但正如骗子说皇帝穿了新衣服,你若说没有穿,可能被人说为无知,利用了这一点,骗子就可畅行无阻。
冤有头债有主,贾跃亭作出的承诺,需要他严格履行,但贾跃亭已将不少资金转移到美国购置豪宅等资产,其国内资产是否还有能力履行上述承诺不得而知。从道义上讲,贾跃亭一方面在美国挥金如土购置豪宅,另一方面却亏欠A股股民增持数十亿元股票的承诺,这显然说不过去,但要让股民去催促贾跃亭履行承诺,或许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大股东等违背承诺,监管部门仅将其记入诚信档案还不够,因为他有可能就此远走异国他乡,诚信档案对他来说没有约束力。由此这方面还需公权力介入,要敦促大股东将承诺履行到位,必要时上升到追赃追逃的高度,与有关国家开展合作,既然成熟市场国家高度推崇契约精神,那么各方都应敦促A股在外大股东回国履行承诺,遵守契约。
今天17号,贾跃亭是否回国还真成了一个迷!
敏宝环保科技
乐视危机暴发以来,对贾跃亭究竟是骗子还是创业家始终存在巨大分岐,挺贾的有公募基金经理、互联网大咖刘强东、产业基金老板曾强和各类所谓业内专家,倒贾的相对名气要差的多,大多是一些媒体,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刘姝威了吧。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了,挺贾的曾强本身就重度参与乐视系,属直接利益人;基金经理挺贾不如说是为自己投资失败辩护,而刘强东的京东2016年还亏了40亿,他们自然希望国内创业环境继续保持宽松。这就是屁股指挥脑呆,就像股吧里挺贾的不是专业股托就是持有乐视的股民,倒贾的大多都是像我这样的吃瓜群众。那说一下本人的判断吧,我觉得贾跃亭其人准确的说是一个喜欢冒险的投机份子,而其不善经营又贪大求全的毛病,加上没有担当的责任心一步步把他塑造成了一个事实上的骗子。一个人吹了太多的牛又实现不了,你们说这算不算骗子?贾会计历害的地方就是他不仅骗身边所有的人,他连自己都骗,这才是最高境界,就像乐视汽车发布会上他眼里闪烁的泪花般,我相信他此时是真心的被自己感动。另外,贾会计不是光说不炼,他铺摊子,搞产品,请大咖加盟,他为人豪爽,花钱如流水,单上市公司高管就敢开上亿的年薪,那些国际上知名职业经理呢,他前前后后请的大咖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一年内居然能开200场发布会,这要花多少钱啊(这里我不得不吐槽一下国内教育,贾居然还是会计出身,有你这样经营公司的吗?你这是在搞传销还差不多)。你身边如果有贾会计这样的老板或朋友,你能不说他好话吗,所以贾老板身边肯定不缺拍马屁和大量鼓吹手,因此就形成了一种循环,他越折腾的欢就越被吹捧,他肯定常常觉得自己无限接近成功,他真的会成为中国的贾布斯。敢冒险敢花钱,自然得要有钱,但不好意思的是乐视从来就没赚过钱,当初上市时国内排名150名之后的乐视网盈利就被置疑,但没关系,咱上头有人,乐视上市后令某的老鼠仓套现了3,4亿的资金,直到2014年令被立案,贾会计开始了人生第一次跑路,他害怕了,觉得赚再多的钱也不保险,因此有了之后一系列的海外投资,也为现在第二次跑路埋下了伏笔。之后贾会计“王者归来”,正赶上2014年底开始的大牛市,牛市需要故事,而说故事正是贾会计最拿手的,于是接下来的大家都知道,他大喊快速把股票做到100元完全是心理话,只要股价涨,钱就不是问题,钱可以套现,可以用股票抵押,可以装入个公司后继续减持,只要股价一直涨。。。。。。但这只是牛市幻觉,当初的德隆系也是这样想的,但他们的结局都一样。如果说2016年以前贾会计只是一个冒险家的话还勉强正确,但忽悠进孙老板之后就完全不是了。我说过贾会计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从他结过3次婚就可见一般,还有他说过无数的谎话,从不脸红,比如他说2016年他只领一元年薪,结果年报可查他拿了50万,连这么小的事他都不实践承诺,或许他说过的谎太多了吧。孙是实实在在投了150亿的资金,如果贾开源节流,怎么也不会在2,3个月内乐视系开始加速恶化,之后他继续挪用乐视影视,乐视体育,易到等等资金,而之后乐视系再无更大的投资,那这些钱去哪了呢?贾会计是个冒险家,但他不是傻子,最多只能说是人格分裂,贾会计跑路绝对是有预谋的,FF就是他预谋的一个退路(万一成功了呢),当然肯定不止这一个。说到这里,我实在不想再打字了,关于乐视和贾会计,我再打了1,2万字也不成问题,但说不定一发就被删了,所以省省力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