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47

Gemini9524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实务精简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海鸟2010

已采纳

既然没有基础,你最好报一个辅导班或者买课件听,如果你自学和理解能力强,你也可以自己先看教材。

中级会计实务精简

301 评论(12)

唯一201314

每年都有变化的部分,而变化的内容又是比较容易出题的地方,因此,学习掌握新知识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考生基础知识、最新信息把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新教材消化水平的要求都很高。

备考可以微信搜小程序:会计职称考试学习网  对你很有帮助~~

351 评论(10)

花花洒洒洒

我大概就是上年这个时候开始学习中级会计的,我这人就是什么考试不报完名,那心思都到不了学习上去,性格里就带着拖延症,连报名都是卡在最后一天,然后花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去买资料、网课、学习工具,当然每天都在给自己灌输一点儿努力认真学习的鸡汤。 等到中华《应试指南》的教材和网课南文文核心800题都备考了以后,我就开始学习了,从刚开始的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学习,增加到3个小时,从只看教材到结合南文文,一点点儿的进入学习状态,不断提升备考的进度。 因为整个备考过程是越走越顺的,本身《应试指南》的编写就很精简,很容易从众多的知识点当中获取重点范围,只是在学习之后,总是会存在一些知识点或者整个板块没有学习透彻,后来每天增加1个多小时的南文文网课的学习,就改善了这个情况。 正如考前我咨询很多学霸说的那样,要结合做题来学习,南文文课程中,老师在讲解习题的时候会很细致的把其中的知识点都帮助你分析清楚,这样就搞懂了整道题的来龙去脉,也知道考点想考察的是什么,这样再学习起老师教的做题方法和思路,就更容易了,上手特别快。 在自己想要进步发展的时候,什么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决心,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沉淀下来,就一定会达到自己目标。

311 评论(13)

另一种追逐

1、教材和考试大纲教材和考试大纲基本上明确了考试的范围甚至重点等,是大家备考的指导性备考资料,必须要重视起来。2、辅导书、题库辅导书以及题库可以让考生更好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巩固薄弱环节等作用。3、辅导课程虽然自学有一定的通过率,但是通过率极低,并且也需要具备十分扎实的基础。因此广大考生可报一个适合自己的辅导课程,帮助自己更好理解、掌握考试相关知识点和信息,提升通过考试概率。4、自制力备考过程当中,考生自制力也十分重要。否则很容易出现学习途中一会儿想去干点这,一会儿干点那的,很难保证效率,甚至于事倍功半。5、充分利用时间很多考生总是说没时间,但其实很多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比如晚上睡觉前在脑海当中对当天所学知识再过一遍,上班途中等都可以利用起来。6、下一个辅导软件现在很多考生为了方便都会下载一个学习软件,这样就不用时时刻刻捧着本教材书,还可以随时刷题,但是软件那么多,如何选择?这里我就说一下我所熟悉的一款——来学宝典APP,里面的题库很多,且都是紧扣考试大纲的,能够很好的辅助备考。

171 评论(13)

诠释0525

想要成功拿下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考前还要做这些!离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还剩3天,很多考生觉得自己复习地已经差不多了,但是想要顺利通关,以下小编整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位。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1. 基础知识重新梳理一遍,笔记精简

考前密押课、思维导图、学霸笔记等都要有效利用起来,中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的重点章节要重点看,其他不重要的章节可以适当略过。现阶段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的,遇到不熟悉的重点要对照教材和辅导资料重点复习。很多考生在前面几个阶段笔记和错题整理的量都很大,最后冲刺阶段,考生应该精简笔记内容,只抓重点和高频考点。因为考试不会把全书的内容都考到,为了避免看多了混淆,考生只记笔记中的重点更高效。

2. 先理解再记忆

考生在记忆的时候,可以结合笔记重新梳理,在笔记的基础上再添砖加瓦,让知识点能够完全融进自己的脑海中。考前几天形成了的是短期记忆,需要每天重复,多看几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效果会更好。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320 评论(11)

john123kong

不难考。总的来说,中级题目难度不大,但强调的实践性,考试越来越不注重纯粹的理论了,越来越偏向实践的东西。看似简单的题目,却容易做错的那种。首先说一下《中级会计实务》,书不厚,300页多点点,大概是注册会计师的一半,注册会计师的《会计》是586页,26章,平均每章25页不到。中级的教材章节,平均每章就更少了,平均每章就15页的样子。注意,中级的中级会计实务,书上的例题肯定是没法用的,考试是拔高的,书上的例题太简单了。尤其是《中级会计实务》这本书,长期股权投资问题,短短20页的样子,压根不够学,尤其是成本法权益法之间互相转换,是个难点(我这里没用重点这个词)。书上的例题压根就不行了,这里有条件的话,还是报个网校详细上上课,不要不要用MP3课件,那是对自己不负责的做法,因为你看看不到老师怎么列的和步骤问题。第一章,总论一半就是财务会计,功能,价值,还有一些什么性什么性之类的,注意,中级会计职称是考概念的,不是考定义的,不是考书上原文,而是考你的判断能力,你比如给你一个案例,然后要你说明会计的什么性之类的。尤其是注意“及时性”,注册会计师今年出过这么一道题,是会计准则的原文,我当时晕倒了,书上压根就找不到。接下来应该是金融资产,金融资产这里涉及到的知识需要有,财务管理的资金时间价值的知识,注意内插法,中级会计实务是不会讲的,而是假设你会算利率的情况下。注意:1.交易性金融资产(直接指定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和贷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因为顺序是按照定义,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或者减值这么的顺序。注意初始计量的成本,是计入成本还是计入投资收益,后续计量是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还是计入资本公积,处置的投资收益。注意这个有时候不单独考的,可能会结合财务报表一起考的,尤其注意要你算投资收益,不单单要看卖出价和入账成本,还要看年限。举例:07年2月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100万股,包括手续费在内的所支付的价格是860万,其中手续费是4万,每股包含已宣告但未发放的股利0.16元,07年12月以960万卖出,问计入利润表中投资收益是多少。大部分人肯定的第一个做法是首先算出成本为860-4-0.16*100=840,然后用960-844=120万元。注意是,07年2月买入,07年12月卖出的,那么那4万也是算到投资收益,正确的是做法是120-4=116.然后注意相互之间的转换,注意只有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互相转换后续计量。其他的都不可以。这个题2010年的考试考过。最后注意减值,摊余成本是个麻烦的地方。2.书上涉及到的摊余成本的地方,我建议你在学熟之后,放在一起学,都要算利率,都要算财务费用或者成本的问题。收入会涉及到的,因为中级会计实务没有租赁这个章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放一起学。这么做的原因是,初始计量都类似,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特殊,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涉及到折旧或者摊销。处置类似,投资性房地产有些特殊。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也涉及到这就。可以说投资性房地产,你可以看成是投资+房地产,就会有成本法和权益法,如果是权益法算,你就看成投资,就会有公允价值变动。如果是成本法,你就看做固定资产,自然要提折旧,注意转换问题。没什么难点。但是解题会有绕口的,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改建扩建的问题,还有自建固定资产的问题,这里都没有初级说得详细。存货,收入,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放在一起学。当然存货或者收入可以分开学,存货注意一个减值问题,会涉及到销售合同,收入也会涉及到销售的问题,销售的问题又会涉及到日后事项的问题,就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问题。会有相同的地方。题目可能会这么出,一项销售合同,到底是算预计负债,还是算到存货减值准备里面,切记要注意联系,不能单独的去理解。

会计学堂优势

授课特色:签约名师授课,理论加实操,会计学堂斥资数百万打造在线实操系统,从建账、记账、过账、报表到报税的全套流程实操模拟,各行各业实操联系,名师在线答疑,极速解惑,服务会计学堂广大会员,各类真题

教学特色:会计学堂脱离了纯理论方式,坚持学会就可以上岗的教学理念,所有讲课老师都是第一线的财务经理、财务总监。会计学堂拒绝大学理论派,以实操为主导。博采众长导师团队,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授课老师团队技能类别全面,专业把控精准,国内外各知名企业财税高管团队悉心为你传道授业解惑。

税务实操:开票、报税实操无缝对接工作,零基础也能快速上手。500名资深老会计、财务经理:均是行业精英,拥有10年以上的财会经理经验。

196 评论(8)

心海若冰

考中级会计,也就三大步:准备、学习、复习,在这三个环节的基础上严格对时间进行控制,本身备考学习的时间就有限,平时除去工作、生活,不就算上临时状况和其他七七八八的小事儿,每天能学的就那两三个小时,所以,一定不能拖拉! 学习之前用一个5天的时间把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买教材资料和网课,学习用具(不同颜色的中性笔、记号笔、笔记本*2、便签),调整好自己要投入学习的状态,我当时在买完《轻一》讲义教材和网课南文文核心800题以后,因为要等轻一寄到手里才能开始学习,那两天我每天都会按照给自己晚上定的学习闹钟坐在书桌前翻看南文文的习题讲义,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的时候就是集中精力,《轻一》相对比较精简,对知识点的重点把握的也比较好,学习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进行标注,重点划出来,边学边整理基础知识的笔记,然后再跟着南文文网课学习,学前也可以先做做讲义上的题,后面听课的同时及时整理做题,把习题当中讲到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对考点的分析和做题的方法和思路结合理解记笔记,课程结束以后可以适当的再回顾基础知识,这样就非常透彻了。 考前复习要有针对性,如果时间剩的不算多的情况下,就直接把之前整理的南文文的笔记好好一遍,自己的错题在跟着课程学一遍,复习的时候要注重考点,考点!不然考试的时候遇到了类似考题不会做,那就真的亏了! 以上备考方法帮助我顺利一年考三科,也希望能帮助到你~

19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