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马桶去飞行
会计调整分录是会计学中的两个概念的合称。会计调整分录是会计处理的核心,一般将会计分录按简易程度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出纳人员在编制记账凭证的过程中,往往会因工作疏忽、业务不熟等原因发生工作失误,如记反会计账户借贷方向、使用会计科目不当、写错金额等等。发生上述错误后,如尚未登记账簿,应重新填制记账凭证,对原错误的记账凭证予以作废或撕毁;对于已登记人账的记账凭证,则应根据错误发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予以更正。更正错误的方法主要包括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
北京宇盛
三种错账更正方法:1、划线更正法,也称红线更正法。在结账以前,如果发现账簿记录中数字或文字错误,过账笔误或数字计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可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2、红字更正法,又叫红字冲账法,是指用红字冲销原有错误的账户记录或凭证记录,以更正或调整账簿记录的一种方法。3、补充登记法,又称补充更正法。在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账簿记录和原会计凭证中应借、应贷账户虽然没有错误,但所写金额小于正确的金额,可用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使用范围:【划线更正法】记账凭证填制正确,而账簿登记(数字、文字)错误。注意:错误数字要整笔划掉,不能只划去其中一个或几个记错的数字,并保持划去的字迹仍可清晰辨认。【红字更正法】记账凭证的会计科目错误、记账方向错误、金额多记,且已登记入账。【补充登记法】记账凭证的金额少记,且已登记入账。如果记账凭证填制错误,但尚未登记入账,那么记账凭证重新填制。
玉帝偶吧
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的纠正。因此,会计差错更正对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下面的内容就针对为大家展开阐述。 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 1.方法的分类 汇总各种法律规范的规定,更正会计差错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更正的技术方法,二是是否追溯的方法。 (1)更正会计差错的技术方法 更正会计差错的方法从技术角度看包括划线更正法、红字注销法、蓝字反方向更正法(蓝字更正法)、红蓝字更正法(综合调整法)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如果账簿记录发生错误,则应按照规定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以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编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据此规定,只更正账簿的方法则是划线更正法;调整记账凭证金额用红字则是红字注销法;调整记账凭证金额用蓝字则是蓝字更正法;对某错误同时使用红、蓝字则是综合调整法。红字表示注销或减少,醒目明了,红字过多则又让人眼花缭乱,反映的内容会不清晰;蓝字记录若与原分录方向相反则表示注销或减少,填制的补充分录则为增加。 (2)是否追溯的方法 会计差错更正按是否追溯到差错发生的当期或尽可能的早期,分为追溯重述法和未来适用法。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未来适用法,是指不追溯而视同当期差错一样更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追溯重述法与未来适用法相比,追溯重述法纠错针对性更强、更准确,但过程复杂,成本较大。 2.根据不同的差错类型选用不同的方法 为了正确使用差错更正方法,应先弄清差错的类型,然后对号入座。差错可按以下三个标准分类:一是差错的发现时间,可以分为当期即报告期内发现的差错和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即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差错;二是差错的所属期间,可以分为属于当期的差错和属于前期的差错;三是重要性,可以分为重要的会计差错和非重要的会计差错。重要的会计差错即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实务中对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具体的环境和会计职业判断,并且应从性质和金额两方面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差错金额越大、性质越严重,则差错越重要。为了便于选定差错更正方法,对以上差错类型可进行这样的组合,(1)当期发现属于当期的差错;(2)当期发现属于前期非重要的差错;(3)当期发现属于前期重要的差错;(4)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属于“当期”(报告期)的差错;(5)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属于前期非重要的差错;(6)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属于前期重要的差错。凡是归属于当期的差错,无须区分重要性,因为报表尚未报出,只要及时调整,无论重要与否均不会影响报表使用人的决策(注意:“当期”即为报告期,“前期”则为前一报告期)。 上面就是进行会计差错更正的几种方法,为了正确使用差错更正方法,应先弄清差错的类型,然后对号入座。所以,大家一定真正理解每种方法的含义。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