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度灰
道德方面:要积极实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同时也要弘扬及实践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讲,高校是一个"立德树人"的地方,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沃土。因此青年大学生首先要"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德者,本也""德为才之帅"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所包涵的优秀德育精神资源为指导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品性纯朴、道德高尚、有良好情操的新时期好青年。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在"德"的指引下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法律方面:首先应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其次不消极地遵纪守法,而是要从私人领域走出来,迈向公共领域,合法合理地在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中维护公共利益。青年人正走向事业的开端,法律意识的强弱,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使自己的言行合法化做为一种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遵纪守法显的尤为重要。一个有志青年,就应该自觉的排除来自自身和外界的诸多干扰,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并善于总结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典范,奠定自己干大事、创大业的坚实基础。同时,积极做普法教育的带头人,为社会负责,为人民负责,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高度文明的人,才有希望登上事业的光辉顶点。
落落晓婷
作为大学生,要想做到德法兼修,我们要知道德法兼修的含义。“德法兼修”的素质要求既不会造就片面的泛道德化思维,也不会造就片面的法律万能主义。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在公民个体素质养成之中各有各的地位,要将二者统一起来,而不是相互背离。德,即道德,品德品行等等,是一个人对自我的高尚严格约束要求,制约着我们的一言一行,指导我们成为更加完美的人。法,即法度法制,是规范约束调整我们社会关系的准则。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曾说过: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伟大哲学家马克思曾表示: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因此,通过良好完备的法律,来维系调整我们人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至关重要。近年,我国法律建设取得辉煌成就,越来越进一步完善,如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等。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学子,也应与时俱进,努力学习相关法律条纹知识,与时俱进,推动社会公平公正程序正义完善,共建法制社会国家。
青年大学生要想做到“德法兼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仅供参考。
一、我们应充分坚持个人才识知识与修养品德同时建设增长。拒绝低素质修养学士,努力成为品行高尚,全面发展型人才。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道德修养,我们在追寻知识智慧之路上,也要保证不偏离自己的品德道德之路。要成为现代化人才,二者定缺一不可。
二、要避免落入形式主义,光喊口号不做事,浮于表面。我们应多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法律知识普及讲座、相关竞赛活动等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德法兼修活动中应端正态度,实事求是,做好每一项工作,完成每一项作业要求,不阳奉阴违,消极懈怠,把德法行为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应坚守德法信念不动摇,遇到事物具体分析对待处理,把信念贯穿到自己具体行动之中。努力学习德法知识,提升自己的境界,开阔自己的眼界以及心胸,格局宽广博大,成为祖国需要的国家建设型人才,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