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2

大头的陈小晶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行业会计老师备课教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illavilla

已采纳

写备课教案分几个步骤:1.教学目的2.教学目标3.教学方法(怎样突破重点,难点。)4.教具准备5.课时计划6.教学过程7.板书计划或设计8.课后反思 总之,备好一节课是一项很辛苦的事情,需要用心,用脑,还要课前了解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情况,还要有课后延伸等等。

行业会计老师备课教案

256 评论(9)

武汉徐东居佳伴

金融企业会计》课程的困境(一)课时安排不合理根据学校的要求,40学时总课时需要安排4学时的自学课时,实际老师讲授的理论学时只有28学时。学生对于行业会计的业务本来就不够熟悉,且大纲涉及三个会计主体的教学,最终只有28学时重点放在商业银行会计的讲解上,把证券会计和保险会计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业务的复杂性加之《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修订,28学时已经捉襟见肘;同时,证券会计、保险会计两大主体的核算业务客观而言是不可能在4学时学完的,只能客观上降低相应内容对学生的考核要求。(二)教材质量堪忧对比了市面上最新出版的面向本科的《金融企业会计》多本教材,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知识更新滞后,脱离实际。2011年2月21,财政部审议通过《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一批)的决定》中已明确废止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但仍有不少教材引用该制度的相关规定。金融工具准则修改后,贷款业务核算变得更复杂,但鲜有教材根据新准则调整贷款业务核算内容,或者避重就轻的略去金融工具准则的细节要求,只讲一级科目的简单核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孟艳琼主编的《金融企业会计》(第二版)在贷款业务核算上讲解比较清晰,但久未更新,最新版是2016年的,此后相关会计准则的变化未体现在教材中,比如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的区分,比如贷款逾期和减值的处理区别与联系等。跨系统联行往来资金汇划实务已经可以通过各类系统内部完成,还有不少教材仍然在讲跨系统联行往来的中转银行的选择。第二,会计核算账户体系混乱。不同的教材涉及同一业务的账户竟然各不相同,尤其是往来业务,有的教材使用“联行往来”,有的区分“联行往账”与“联行来账”,有的区分“清算资金往来”和“待清算票据款项”的用途,有的通用 “清算资金往来”等等。每位教材作者各执一词,教师在选择使用教材时无法有效对比区分。第三,教材重理论,轻案例,轻实务。不少教材在讲解核算原理时例题很少,只有理论罗列,不便于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对于具体业务相关的知识也缺少必要的案例资料。教材也较少配套习题,或者配套的习题未充分覆盖相关知识点。(三)缺少实训平台本身《金融企业会计》的核心是对业务的核算,而非侧重金融企业业务流程的具体实操。有的教材名为实训,实际也是单纯训练会计处理,未能体现金融企业的特色。因此安排学生实训票据业务,对于帮助学生掌握业务流程知识是有价值的。然而市面上可供比较选择实训平台较少。以智盛云智慧教育SaaS平台为例,该企业专门针对金融相关业务开发了大量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平台。疫情期间试用其银行票据业务实训平台的感受较好,不是单角色模拟银行票据业务,而是多角色全流程对票据进行实操,符合教学目标。然而该平台售价20余万,作为专业限选课,仅4学时的课内实践,面临学校有限的预算,短期内申请购买的可能性极低。今后没有平台,该项实训任务几乎无法开展。(四)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学校仅1人教授《金融企业会计》,且无金融相关行业的实践背景,纯靠自学后教授学生。但课程资源匮乏,各大公开课程网站上仅搜索到一门金融企业会计,还是SPOC性质。缺少教学团队支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答,最终影响教学效果。锦绣·下旬2020年10期

84 评论(12)

童鞋哈哈

网上有很多教案与课件,你在百度搜索出输入:某年级某课教案或课件,注意下面的相关搜索及更多相关搜索,你就会看到很多的,下几个下来后自己在编辑一下就可以应付了

297 评论(13)

三万英尺001

我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说说备课的问题:原创 塔客学院塔主 崔冕我从两个方面说 —— 原则 + 实际操作。原则篇好老师永远从学生身上反映出自己的能力。我们暂且只讨论线下课程。如果在一个口语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只是记笔记、根本没张嘴,这就是失败的口语课。在一个阅读老师的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背单词记语法规则,根本没读懂什么意义,没有通过转换视觉信息获得真正的交流,这也是失败的阅读课。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上课的时候,学生在干什么?实际操作如今我的备课方法如下,供大家参考。1 要先看人数。20人以下的班级,20-50人的班级,以及50人以上的班级,各不相同。线上跟线下也不同。如果20人以下,相当cozy。老师讲述、学生练习、学生之间互动的时间基本是1:1:1.20-50人是最头疼的人数,要看他们的水平。老师讲述和学生活动时间比基本是2:1。当熟悉了学生水平之后,再做调整。50人以上,除非非常熟悉,一般使用公共演讲方式;也要看教学目标,可以最后试试分组。线上课程完全打乱以上逻辑,以后找时间再说。中心思想: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想想他们会练习到什么?他们会学到什么?他们走出教室之后,还会记得什么?2 看教学目标。凡事都要有目的。常有人问我“语法怎么教”,我一般会反问“你为什么教语法?” —— 对方往往是一脸“我没想过”的表情。对,请想一想,你教的东西是干什么的。“从用入手”就是教学目标。你回想一下,从小到大我们学了多少没有“用”的东西。你教了学生他们“用”不到的东西。这些知识并非是废品,只是老师没把他们和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看不到前途。举个例子:你心想要教过去时,你就这样问自己:过去时用来做什么?——描述过去的事情。我们什么时候要描述过去?—— 叙述经历、讲故事、分享经验。—— 这就是用处。所以这堂课的逻辑如下:我们今天来学学怎么给别人讲故事,讲故事需要什么语法结构呢?过去时。好,我们来讲讲过去式。你甚至还可以加个场景,例如到警察局报案、写自己的简历、在面试时自我介绍…… 这都是更加实用的用处。你这样教,学生就可以看到知识的前途 —— “从用入手”。3 教学架构成熟的老师通常有自己得心应手的教学架构,有人钟情TBLT;有人爱玩PPP。每一种教学架构都有自己固定的程式,只要了解了这些教学基本方法,一切都是套路。我会按照学生的水平来选择教学架构,如果并不熟悉学生,而且估计今天学新内容可能会吃力,通常会用PPP。如果今天是一节built on the past的进阶课程,而且已经比较熟悉学生了,会用TBLT来做些有趣的练习。4 教学资源我给很多老师的建议通常是花点时间找资源。(中文长难句)找资源是英文素质仅为平均水平且未能熟练玩转课堂活动的老师们出奇制胜的捷径。说白了,就是找一找authentic material,翻个墙吧,找找学生没看过的东西吧。但是水平要适中,要合学生的胃口和能力。这一招真的很管用。5 教学游戏工具箱手里一定要存很多好用的游戏和课堂活动。在塔客学院里,我们生猛粗暴地讲了300多个课堂游戏,听说读写、按场景分类、按用途分类。这其实就是我自己的备课方法,平时只要看到了有趣的游戏,或者自己上课改装过、好用,就赶快存起来。以后教什么课都随手拈来。有个工具箱,神马都不用愁,要啥拿啥。

305 评论(10)

沧桑小脸

给你举个例子吧,看下面1、 导入主题,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周围有很多树木,你都见过哪些树?除此之外,你都知道哪些树?2、 感性认识树木课件演示各种树木,停留在松树,柳树,杨树画面上。复习树的结构的知识:师:想一想,我们以前讲过,树木分为哪几部分?3、 通过观察与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不同树木的特点师:不同的树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a观察课件中松树的照片,引导学生发现松树特点。师:你们看一看这是什么树? 它的树冠从远处看是什么形状的?观察另外一棵松树,找到与前一棵不同之处。b观察课件中柳树照片和录像片段,引导学生发现柳树特点。师:我们再看一看,这是一棵什么树? 它的枝条是什么样子的? 当刮风的时候,柳树的枝条是什么形态? 同学们可以用手做一做柳树枝条在风中的样子。c观看课件中杨树的照片,小组讨论问题,发现杨树的一般特点。问题:照片中杨树的树干什么样子?(高矮、粗细) 照片中杨树树冠什么样子的?4、 从具象树木中抽象出树木的图案 课件依次演示松树、柳树、杨树从具象抽象成图案的过程,同时,老师讲解绘画的技巧,通过教师讲述,让学生了解绘画的顺序和方法。教师总结:我们画松树时,一般都是先画树冠,再画树干,因为松树的树冠比较复杂;我们再画柳树时,一般先把树干画出来,画出一个粗壮的树干,再在树干上添加柔软的枝条,还可以画出枝条的动作——随风飘舞;画杨树也可以先画出又长又高的树干,再画出树冠部分。5、 从个别到一般,学生自行绘画,在实操中体会不同数目的画法。课件演示其他各种各样的树木,让学生观察,画这样的树木,可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跟同桌讨论讨论,说一说。6、 布置本节课主题任务,学生练习与完成作品过程 师:下面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还有哪些常见的树木是你熟悉的,用绘画的方法把它们表现出来,画在你的本上,建造一座属于自己树林。并给你的作品填涂漂亮的颜色。(涂色不作过多指导,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以往经验,或是自己的喜好进行绘画,对于用色偏于阴暗的学生要适当引导,以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学生自主绘画,教师行间指导。7、 作品讲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一次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其他同学说一说作品有哪些是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教师同时作适当引导,知道学生可以评价作品的颜色、线条、布局、图案的大小。8、 教师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画各种树木,而且还发挥想象,建造了一座属于自己的树林,老师非常高兴,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描绘了自己心中的森林。同学们这么喜欢树木,希望在生活中也要爱护我们的树木,让树木为我们做更多的贡献,也让我们的画笔描绘出更美好的生活。还要写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

34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