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84

一叶扁舟85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分期和会计主体的差别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康昱装饰

已采纳

会计主体假设是说空间范围,就是说你站在谁的立场,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做会计,你必须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计量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持续经营假设说的时间范围,说的是企业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就假设其会一直存续下去。会计分期假设来源于持续经营假设,既然假定公司可以持续经营下去,那么长的时间怎么来看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那,就需要人为划分期间。货币计量是把属于企业的各种资产统一成一种可以计量的方式,就是货币。比如,你开一家公司,有厂房,原料,你不能说公司有多少斤原料,几间房子,也没有可以性,而货币可以将不同属性的东西,统一起来。

会计分期和会计主体的差别

323 评论(12)

贪吃女王Grief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都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法人)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人)。 (1)会计主体可以是具备法人资格的:XX有限公司(包括母公司、子公司)、XX股份有限公司——一般是强制要求会计核算的; (2)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公司、集团、分厂、车间、事业部、办事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一般是根据内部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2、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现行会计处理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上的,否则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基础。 如,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计量,并按期(假如按5年)提折旧;否则,固定资产只能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并要把未提取的折旧在清算前全部分摊。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这里的会计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4、1、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在某些情况下,统一采用货币计量也有缺陷(结合会计定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即并非唯一计量单位)。 3、《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的会计核算要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可简单理解为记账时用的最基本的货币单位)。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某种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这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但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财务会计报告时,也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30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