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君的太阳Soo
毕马威是国际四大会记事务所中的其中一所,世界五百强之一,是一家很好的事务所。工作压力肯定很大。
一般而言,实习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审计组的其他成员完成审计工作。实习生的工作既包括最基本的复印,调整格式,打印工作底稿;也包括相对有难度的部分账户的审计工作。具体你的工作职责应该是随你所在的审计组而不同。
对于实习生,审计组通常不会对你要求过于严格。只需你把交代的事情在规定的时间做完做好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态度非常重要。该核对的数字,该检查的文件一定要都认真核对和检查,并在工作底稿中记录清楚。不懂的就虚心向同事请教,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耐心给予解答。
至于着装方面,毕马威对着装的要求比较严格。建议深色西服套装(裙)。
扩展资料:
事务所裁员减薪
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外部需求减少,内部增长放缓双重影响。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调整的影响已经从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逐步向服务业等各个领域蔓延。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对服务业中颇具代表性的会计师行业做了采访了解。记者发现,这一曾经风光无限的会计师行业同样面临着市场无情的考验,裁员、降薪事实上已经在这一行业拉开了帷幕。
一边扩招,一边减员
记者了解到,目前,由于业务急遽缩减,曾经一度为加班而苦的“四大”员工们已经面临无班可加的局面。不过,各大会计师事务所即将进入传统意义上Peak Season(忙季),而作为该行业翘楚的“四大”的裁员降薪的确让很多人费解和意外。
“四大”(Big4)是市场对国际四大会计师行的简称,即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安永这四家会计师事务所,“四大”在经过几十年行业重组兼并淘汰之后成为了幸存者,伴随着近年来在中国的发展,招聘大户的“四大”的招工情况也成为每年校园招聘的风向标。
“四大”在面向2009年毕业生招聘时仍显示出十分的热情,并纷纷呈现出“扩招”的态势,例如毕马威2009年的校园招聘计划比2008年的1800人增加2000人,普华永道的校园招聘人数也在2000人左右,而德勤的校园招聘人数为1500人。
然而,进入11月份之后,有传闻称,“四大”已经延迟本年度校园招聘的进度,并已经缩减了原本的招聘规模,其后又遭到“四大”相关公关部门的否认,因而越发变得有些“罗生门”,这也引发了外界对于“四大”是否还将大幅度扩招问题的关切。
有分析人士认为,表面的扩招只是为了声誉,不扩招会给外界留下不好的印象,会给人感觉人员没有扩张,公司没有成长。
然而,一些事实却越来越明晰。全球资本市场逐步趋冷,流动性紧缩导致IPO项目受到了直接冲击,能够上市成功的项目变得越来越少,而排队等候或放弃项目的企业则越来越多,而这直接冲击着“四大”的生意、侵蚀着利润。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某合伙人就曾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去年形势好的时候,人手不够,女人只能当男人用,男人只能当牲口用,然而,目前的资本市场如此低迷,裁员已经是早晚的事。”
有业内人士透露说,普华永道、德勤等所已经开始过一轮小范围的“精兵简政”了。普华永道、德勤的主要的裁员方式为“劝退”,即以“工作不适任”为由,要求员工签署辞职信。不过由于规模不大,且并未采取集中高密度裁员的方式因而未引起外界注意。
一位内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会计事务所之所以对于“裁员”两个字很敏感,是由于事务所员工人数众多,公司如果作出裁员或者降薪决定,容易影响到其国际声誉和未来承接项目,因此四大公共事务部门经常会以员工正常流动、员工不适任为由向媒体解释,而不会承认由于业务萎缩而出现了裁员的情况。
普华永道全球首席执行官沈德培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仍表示:“今明两年,普华永道在中国的业务将保持增长,因而不会考虑裁员。”但沈德培也坦言:“中国企业未来的增长速度与普华永道的业绩联系紧密,中国经济倘若放缓,普华永道的增长同样会受到影响。”
业内人士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进一步下滑,让一些服务业企业选择了大幅度的裁员来度过冬天,其中也包括了“四大”。
据了解,面对寒冬,四大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却是不同的,安永、毕马威已经从11月份开始有了裁员举动。而普华永道、德勤将会采取降薪的方式来尽量避免出现大规模裁员的情况。
开始裁员
“公司开始渐渐安静,除了几个经理之外,几乎没有说话的声音。同事一个个开始谨言慎行,每个人都知道有什么等待在前面,但是大家都希望离等待着自己的东西远些,更远些。”在某论坛里一位“四大”的员工如此写到。
据了解,在此轮“四大”裁员风波中,一直宣扬“以人为本”(PeopleFirst)的安永在裁员问题上的方式方法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在危机之下的裁员,被一些员工视为卸磨杀驴。
一位安永会计事务所的员工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安永在北京、上海等所的裁员幅度已经到达了5%-10%。我们一些员工普遍对公司裁员但还不承认的做法感到愤慨。而安永怎么能一边对媒体说我们很人性我们不裁员,一边又一次次让员工迅速收拾东西走人。”
据了解,安永的此次裁员涉及各个层级的员工,涉及试用期的新人、助理经理、经理、高级经理。而方法主要以“劝退”为主。安永内部员工告诉记者,一些员工原本还在企业现场做审计,被一个电话要求回公司见合伙人,在谈妥离职事宜之后,立刻就被封电脑、封帐号、取消电话分机号、并被要求交还钥匙和员工卡。
据知情人士分析,安永如此裁员与这几年的高速扩张不无关系。2004年到2006年,安永连续三年营收增长超过35%和每年增开2家以上分所的亮眼业绩,成为四大在中国发展最为迅猛的一家。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里,安永中国的人数已经从3000-4000人,扩展到至今的9000人左右。
事实上,此前三年,包括安永在内的“四大”多年的高速扩张均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欣欣向荣。虽然“四大”的业务主要是审计、税务、咨询三大业务板块,但审计这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审计业务主要包括公司公开上市招股(IPO)的审计以及每年一季度对公司的年审。
与安永相比,毕马威也有了裁员举动。目前毕马威审计各部和税务的劝退实际情况,基本集中在去年表现为4分的员工(毕马威用5分制,1高5低),级别囊括了高级经理、经理、助理经理和入职一两年甚至试用期刚结束的员工。
或将降薪
2002年与2003年,德勤和普华永道都曾经历过有关裁员的危机公关,面对安永、毕马威的裁员作为并没有“紧随其后”,而是选择了“降薪”。
一位在普华永道的内部员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公司各个Office的合伙人已经开会协商如何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经济危机,如果情况不能有所好转的话,可能首先会采取降薪的办法来处理。”
目前,普华永道国内各所正在进行员工表现评估,目的就是为了给员工进行重新的评分,如若启动了降薪措施,将以此来判断降薪人员和幅度。
另据德勤内部人士透露,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卢伯卿在近期经理以上级人士会议上表示,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就算其他几家开始有裁员行为,公司上下也要团结应对。因而公司很可能采取自动降薪,或者尽量不动或少动新员工的方式来解决。
一位德勤的员工告诉记者,德勤之所以选择降薪是因为德勤的成本结构较为合理,外籍合伙人较少,而外籍合伙人往往收入较高。另外,德勤近年来的扩张速度并不及安永迅猛,因而通过“降薪”仍然能够拿出过得去的业绩。
而在普华永道全球首席执行官沈德培看来,随着形势的好转,未来6个月至12个月,全球市场的IPO可能会重启。不过,一位普华永道内部资深员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公司尚未大规模裁员可能考虑了各方面原因,但如果形势进一步恶化,裁员仍将是选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毕马威
洋葱没有心77
毕马威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870年,威廉·巴克莱·匹特在伦敦创立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1877年,汤姆森·麦克林托克会计师事务所在格拉斯哥开办了一家分所。在1911年,威廉·巴克莱·匹特公司和马威克·密卓尔公司合并成为后来为人熟知的毕马威(Peat Marwick)。与此同时,在1917年,皮特·克里恩菲德在阿姆斯特丹创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会计师事务所,而且后来收购了克拉恩霍夫的公司。 1979年,汤姆森·麦克林托克公司改组为KMG,由一家只在本国开展业务的公司,变革为一家开展国际业务的跨国企业。随后在1987年,KMG与毕马威在美国合并成为了现在的KPMG,而在英国,合并后的公司叫做毕马威-麦克林托克公司[5]。1990年,这两个分公司统一名称为“KPMG-毕马威-麦克林托克”;但在1991年,他们又更名为“KPMG-毕马威”;最终在1995年,该公司正式定名为“KPMG”。1997年,毕马威和安永曾经共同宣布他们将合并,此举意在对抗普华和永道的合并。然而最后,普华永道的合并得到了批准,而毕马威和安永的合并则不了了之。 2001年,毕马威通过IPO剥离了自己旗下的咨询公司,也就是后来为人所知的毕博公司(BearingPoint)。而英国和荷兰的咨询部门则在2002年出售给了源讯(Atos Origin)。2003年,毕马威又剥离了自己的法律部门,将他们出售给了FTI Consulting。2007年10月,毕马威合并了它在英国、德国、瑞士和列支敦士登的子公司。约翰·格里菲斯-琼斯与拉尔夫·诺能马歇尔成为了公司的共同主席。2008年12月,由毕马威负责审计的特里蒙特集团的基金在麦道夫策划的“庞氏骗局”当中损失至少23.7亿美元。因此毕马威遭到了投资者的集体诉讼。2009年1月14日,毕马威和德勤一起取代了普华永道,成为了印度IT厂商萨蒂扬电脑服务公司(Satyam Computer Services)的审计事务所。但是,印度特许会计师协会提出了异议,因为毕马威并未在该协会正式注册。
杰克贝老师
在中国大陆有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和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两个法律实体(前者将原经营的咨询业务分立成立了后者),按照税务总局文件(国税函[2004]1169号),对其各自实际取得的应税劳务收入征收营业税。毕马威中国在北京、沈阳、青岛、上海、南京、成都、杭州、广州、福州、深圳、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共设有十二家分公司(包括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专业人员超过8500名。此外,到2007年11月,毕马威在美国雇用了大约600名中国人。一九九二年,毕马威在中国内地成为首家获准合资开业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更早在一九四五年,在香港提供专业服务逾60年。在中国大陆提供的服务包括:审计、内部审计、信息风险管理、税务、财务咨询。 毕马威中国的业务可上溯至一九四五年。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香港沦陷时,汇丰银行总办事处被迫暂时迁往伦敦。该行当时的核数师之一 — 伦敦的 Peat Marwick Mitchell & Co 获委任协助该行编制账项。战争结束后,汇丰银行总办事处迁回香港。为了保持核数工作的连贯性及在该行的要求下,当时担任该行联合核数师的Peat Marwick Mitchell & Co.遂于香港设立办事处。一九四五年,Peat Marwick Mitchell & Co在香港的合伙业务正式成立。一九八三年,毕马威在国内设立了首家办事处。一九八七年,Peat Marwick Mitchell & Co 与 Klynveld Main Goerdeler 进行全球合并,组成了KPMG Peat Marwick。一九九二年,毕马威成为首家获准在国内合资开业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一九九八年,KPMG Peat Marwick更名为毕马威(KPMG)。 该事务所在大中华地区如香港、澳门、广州、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及北京均设有分所;越南办事处则有河内、胡志明市及金边等地区;台湾在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也有分所。另外,中国大陆的毕马威分所全称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该事务所大中华地区客户包括:香港电灯、欧尚、国泰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港铁公司、中国石化、海富通基金、国联安基金、九龙仓、会德丰地产、电讯盈科等企业。
好奇的小米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指世界上著名的四间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WC)、德勤(DTT)、毕马威(KPMG)、和安永(EY)会计师事务所(AccountingFirms)是指依法独立承担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是由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的会计师(如中国的注册会计师、美国的执业会计师、英国的特许会计师、日本的公认会计士等)组成的、受当事人委托承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组织。中国对从事证券相关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从过去的审计、代申报税金、公司登记、股票管理、公证、诉讼代理人、遗嘱执行人、破产清算人等,发展到全面提供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咨询服务,业务内容已大大超出会计范围。其中,一些较大的国际性合伙公司在中国已设立了常驻代表处或派驻了常驻代表。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